076首舰四川舰成功下水,双舰岛设计有什么特别之处?

一觉醒来,又变天了。12月27日,4万余吨的中国新军舰,在上海下水了,中央军委批准,076两栖攻击舰首舰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四川舰”,舷号为“51”。它是全球首款搭载电磁弹射器两栖攻击舰,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采取电磁弹射器的两攻舰艇。这样一来,中国海军现役舰艇总吨位直破300万吨,与美国海军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图片                          

此次四川舰有一大亮点,那就是双舰岛设计,其中一个舰岛负责飞控以及航空作战管理,比如舰载机的起降调度等;另一个则用来控制舰艇的航行、操控以及其他系统的管理。

这种设计明确的划分了战机飞行作业和舰艇的日常运行,这样就互不干扰,在有作战训练任务中,涉及到大量舰载机起飞以及调度任务时,双舰岛将极大发挥优势,会更加井然有序,大大提高了作战效率。减少因任务协调而可能出现的延误和混乱。

图片                          

一系列包括风洞测试在内的研究显示,双舰岛布局具备独特优势,能显著优化飞行甲板上方的气流环境,有效削减空气湍流。在舰载机起降阶段,稳定的气流条件不可或缺,它不仅能大幅降低飞行风险,还能切实提升起降作业的安全性与精准度,在复杂气象条件下,这种优势更是被成倍放大。

图片                          

相较于传统单一大舰岛设计,双舰岛布局在空间利用上更为精巧合理。其分散式的结构为飞行甲板释放出更多宝贵空间,既可以容纳更多数量的舰载机,又能为舰载机的调度、整备等关键作业开辟出更为宽敞、便捷的场地,航空作战能力由此获得显著跃升。

076舰的设计别出心裁,它不仅能够搭载常规固定翼舰载机,更将无人机作战系统作为重要的战力增长点。双舰岛设计恰恰契合了这种多元作战需求,能够依据不同类型舰载机的特性与操作规范,分别实施更为专业、精细的管控与保障,全方位确保各类舰载机在执行任务时都处于最优状态。

图片该舰配备了先进的电磁弹射系统与拦阻装置,肩负着弹射固定翼舰载机及重型无人机,并实现安全回收的重任。双舰岛布局与这些前沿装备的操作流程相得益彰,为舰载机的弹射与拦阻作业精心营造出更为有利的空间条件与指挥环境,为这些关键流程的高效、平稳运行筑牢根基。

双舰岛设计还为舰艇的战场生存能力带来质的飞跃。两个舰岛的存在使得舰艇的核心功能与关键设备得以分散布局,这意味着在遭受敌方攻击时,即便一处受损,也不至于引发整个舰艇关键系统的全面崩溃,舰艇在战场上的生存概率与持续作战能力将得到极大提升。

图片即便一个舰岛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另一个舰岛依然能够临危受命,接续承担起部分关键职能,维持舰艇的基本运行与作战能力,为后续的损管抢修工作争取宝贵的时间窗口与有利条件。

在现代海战中,电子设备与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双舰岛设计为舰艇上大量电子设备的布局优化提供了新思路,通过合理的分区与配置,能够有效降低不同系统间的电磁干扰,大幅提升舰艇的电磁兼容性,确保各类电子设备与作战系统始终稳定、可靠运行,全方位助力舰艇提升整体作战效能与信息化水平。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