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有方 | “空心病”说病不是病,困扰住了多少人

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青少年对人生意义产生困惑是正常的,甚至可以说是积极的心理反应。这是人类个体成长应该经历的一个发展阶段。这说明我们的青少年不是盲从的,他们有自己的困惑,有自己的思考,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家校如何应对青少年的‘空心病’”


什么是“空心病”?

“空心病”严格来说并不是常规意义上的病,而是一种近年出现的现象。


这一说法起源于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曾经做过的一个调查:北大当年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部分学生厌恶学习,或认为学习无意义;还有部分学生认为生活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活着而已。徐凯文以“空心病”来形容这种现象。


朝气蓬勃的青少年有很多很多

“空心病”只是指代另外的一类现象

但这也值得我们去探讨

以及如何规避这种现象的出现


图片



留意“未完成事件”


广东12355心理咨询总督导、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杨凤定认为,根据徐凯文教授的分析,“空心病”主要是与学生们的价值观有关。


高中阶段正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阶段,但由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部分缺失,造成高中孩子对分数过分关注。


国际认证自我状态心理咨询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专职心理老师龙贵瑜认为,个人的“空心病”现象,先要从家庭角度来看,“在我看来,空心病这个定义其实不是特别准确。实际上是个体将他内心想要做的事情压抑了下去。所以我说这个空心病的实质不是‘空’,而是他内心的想法被压抑,他自己很难感知到生活的意义所在。在专业的完形心理治疗、完形心理咨询里面所提到的一个主要概念,就是未完成事件。这是我们在成长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


龙老师表示,只要不是特别出格的事情,家长和学校还是应该支持孩子们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要“唯分数论”。



“习得性无助”可以克服


大学生为什么会出现“空心病”现象呢?


杨凤定表示,一位高分考生曾这样说道:“我感觉自己在一个四分五裂的小岛上,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要得到什么样的东西,时不时感觉到恐惧。”


“青少年的自我价值感缺失,主要表现在自我否定,看不到自身的长处,甚至找不到人生的意义,这说明他们的内在匮乏、自我价值感缺失。正确的价值观对人有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一个人,知道自己是谁,知道做什么事情是对的,是好的,知道做什么事情能够让自己发自内心地感到喜悦和自我肯定,感到有价值,这才是支撑一个人向上的重要因素。”


“我们应该庆幸的是,绝大多数青少年并没有‘空心’,部分青少年表现出来的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等,在很大比例上是由于在其成长过程中,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走向了自我否定。”杨凤定补充说道。


杨凤定表示,在心理学中有个词来描述“空心”现象,叫做“习得性无助”。即认为“我是不行的、我是没有出路的、不明白自己为谁读书、为谁学习或工作”等等,感觉心里很空虚。


“在这样的时候,还是要坚持顺其自然地做自己该做的事。成功是在小处,如每天早晨起床后,感到今天有事做,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心里很高兴,那就是成功。”


人生的意义由自己确定


家长过于具体安排孩子的人生,

可能会适得其反。


龙贵瑜讲了一个例子,在大学校园中,他曾经跟一个学生讨论人生意义的问题。那名同学的感受就是:我不知道想要做什么,不知道做什么是有意义的。


“有一次我们就针对这个问题深入探讨。他说一直以来被灌输的观念就是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所以当时他爸爸从小给他报奥数班,去参加各种才艺兴趣班,那个时候他就觉得每天都在赶场,很没有意义,但是还是坚持下来了。”


“但是突然间有一天,他就突然间不想坚持了。有一次他爸爸强迫他去上一个补习班,在后面偷偷地尾随,看他到底有没有去。他发现后故意去到商场里,没有进补习班。从此他就一直在反抗。”


一段时间后,孩子就被诊断为“双向情感障碍”,其实是在通过“情绪的问题”去抵抗爸爸的控制。


“对于这名同学来说,被填满人生的事情并不是自己想做的,他认为人生的意义远远不止于父母一直要求他做的事情。”龙贵瑜说。


杨凤定认为,在孩子情绪并没有出现明显问题、只是对未来感到迷茫的情况下,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不论别人怎么定义人生的意义,我们每一个人可以为自己确立人生的意义。


“孩子现在不知道人生的意义怎么办?老师和家长可以如此建议:你们可以一边慢慢成长,一边寻找人生的意义。如果暂时找不到也没有关系,因为那说明你还不够成熟;等到你成熟,自然就会找到人生的意义了。要相信自己。”



家长同样要有“人生目标”


杨凤定认为,首先家长不要盲目打压孩子的人生目标。如有一位高三的男生,兴奋地向父母表示不想参加高考想创业。结果话还没有说完,就被父母劈头盖脸地一顿批评,孩子被批得灰心丧气。


其次,家长自己也要有人生目标。“人生不是短跑,而是马拉松。人生目标没有年龄限制,只要我们还健康地活着,都可以有自己的人生目标。沟通也非常重要,家长在适当的时机,也可以将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孩子沟通。可以告诉孩子,我也想加强学习,活到老,学到老,争取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哪怕做公益事业也行。身教重于言教。这会对孩子起到激励和榜样作用。假如孩子没有目标,我们要帮他找到人生的目标。如果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不代表他对其他方面也不感兴趣,只要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也就会找到向上的动力。”


龙贵瑜认为,家长自己要慢下来,也要勇于让孩子“慢下来”。“家长直接或间接给孩子施加压力,这个行为他们不一定意识到了。所以家长要慢下来,能够去意识到他正在做这个事情。此外,要多多正向地引导孩子、鼓励孩子、不要吝惜对孩子的表扬。第一次当父母,出错是无法避免的,重要的是在发现问题之后,真正理解和认可孩子,明白孩子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在家长慢下来后,也要勇于让孩子慢下来。不要将孩子的时间填满,只有从容下来,他才可能找到自己的目标和意义。



来源:广州日报·新花城

编辑:许兴尧

校对:孙轶英

审核:胡普甜

复核:李思莹

签发:叶平生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