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可以说是最具全国性的省级博物馆之一。除了八大艺术通史展以外,中国少数民族工艺馆也体现了上博藏品来源的广泛。上海并没有世居少数民族,但多年以来,上博收集了大量民族文物,以此为基础,在国内综合性艺术博物馆中首次开设了少数民族工艺馆,也是少数可以一次性见到全国各地少数民族艺术的展馆之一。
少数民族工艺馆位于上博人民广场馆4楼,分为6个单元,陈列藏品300多件。基本集齐了国内各个地区民族的特色工艺品,让观众可以足不出沪,感受多彩的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工艺馆也是有换展的,之前曾展出过各族民族乐器。
起源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区居民由于生态环境、生产方式、历史变迁等方面差异,形成各种族群,以及风格迥异、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民族工艺美术品是各族能工巧匠利用各种材质和技术创造的实用艺术品,也是民族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些种类繁多、色彩绚丽、技巧纷呈、生活气息浓郁的卓越创造,构成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中广袤、奇异、美妙、动人的图画。
服饰工艺
服饰是识别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中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民族服饰各异,同一民族因地域、支系差别,服饰也不同。民族服饰有毛皮和棉、麻、丝绸等不同质地,装饰工艺精致,有的还缀以银饰、玉石、珊瑚、玛瑙等。北方民族服饰质朴厚实,多宽袍长褂,配置皮帽统靴;南方民族服饰较轻巧,以短衣、裙裤为主。材质、样式各异的民族服饰展现了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
鄂伦春族镶边拼花女童皮服。生活在大小兴安岭一带原始森林里的鄂伦春族主要以狩猎为生,各种野生动植物成为他们生活用品的重要来源。“食肉寝皮”是鄂伦春人传统的生活方式;不同季节的狍皮可以制成不同衣着,男女老少都可穿。狍子皮除用来制作衣服之外,还可制作被褥和垫子,甚至用来搭盖遮风挡雨的小帐篷。
鄂伦春族服装以袍式为主,内穿皮袄、皮裤,外罩皮袍、皮套裤,还配皮手套、皮袜子、皮帽、皮靴等。狍皮帽是用完整的狍子头皮剥制而成,具有很强的迷惑性,为防止野外打猎时被同伴误伤,只在眼圈部位镶上黑皮,两个耳朵换成假的。这种狍皮服饰和用品不仅经久耐磨,而且防寒性能特好。
赫哲族鱼皮衣。赫哲族生活在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在俄国称为那乃人。历史上,赫哲人有“鱼皮部”之称,这得名于他们最具特色的鱼皮衣。鱼皮衣缝制衣袍多用鳇鱼、大马哈鱼、鲤鱼、鲇鱼、白鱼、鲢鱼等鱼皮;缝制裤子多用怀头、哲罗和狗鱼;缝制鞋多用怀头、哲罗、细鳞、狗鱼和鳇鱼等。
珞巴族毛织男服。珞巴族生活在藏南地区,主要从事农业和狩猎。珞巴族男子服饰多穿用羊毛织成的黑色套头坎肩,长及腹部。背上披一块野牛皮,用皮条系在肩膀上。充分体现出山林狩猎生活的特色。
蒙古族镶银嵌珊瑚珠头面。蒙古族服饰主要由首饰、袍子、腰带和靴子几个部分组成,色彩浓烈。因地域和支系不同,各地不尽相同,其中差别最大的要数妇女头饰。蒙古族妇女头饰非常讲究,历史上一套头饰往往价值好几群马或几百头骆驼。
此套头面属鄂尔多斯类型,体积大,分量重,装饰繁密,工艺精湛,由银嵌珊瑚和绿松石等珍贵材料制成,鲜艳夺目,为各盟之最。鄂尔多斯头面是蒙古族几个支系中最繁复的,价值昂贵,是财富的象征。
蒙古族头饰边上是一套蒙古象棋。其玩法接近国际象棋,但又有些区别,棋子造型精致,带有草原特色。
台湾泰雅人贝衣。这是台湾泰雅人首领的珠贝衣,由近10万颗精心打磨的细小贝珠串缀而成。先将不规则的珠片用线串好,在砂纸上来回摩擦,制成规则的贝珠,然后再缝到麻布上,制成衣服。贝衣耗时费力,工艺独特,虽款式简单,却是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黎族骨刻发簪。黎族骨雕生动、形象,且富有变化,给人一种寓意深刻的神秘感,其中最著名的是黎族女子头上的人形骨簪。骨簪用牛骨制成,刻工细腻。上部精雕戴冠人头形象,人物表情威严,据说是古代黎族民间崇拜的一位头领,下部则装饰横条纹图案,寓意吉祥。
染、织、绣工艺
染、织、绣是织物的不同加工和装饰方法,在各民族中广泛流传。印染有纸版单色和木版套色印染,另有用线缝扎成图案浸染的“扎染”以及蜡画浸染的“蜡染”。维吾尔族的彩色印花;白族的“扎染”;苗族、布依族的“蜡染”最有代表性。用彩色丝线和棉纱交织成的“织锦”很有特色,壮锦、傣锦、土家锦都久负盛名。刺绣中最常见的是平绣和十字绣,还有辫绣、轴绣、叠绣等多种绣法。苗族、侗族、维吾尔族等民族刺绣工艺尤为发达。
白族扎染石榴绣球围巾。扎染古称“绞缬”,是中国古老的纺织品染色技艺。白族扎染一般以棉白布或棉麻混纺白布为原料,染料主要为植物板兰草制备的靛蓝。扎染的主要步骤有:画刷图案、针缝线扎、反复浸染、晒干、拆线、漂洗等。技术关键是缝扎花纹的手法和染色工艺。白族扎染品种多样,图案多为自然形小纹样,分布均匀,题材寓意吉祥,是实用又美观的工艺美术品。
壮族织锦花鸟树纹桌毯。壮锦,与云锦(南京)、蜀锦(四川)、宋锦(杭州)并称中国四大名锦。质地厚重,色彩对比强烈,纹样多为菱形几何图案,结构严谨而富于变化,具有浓艳粗犷的艺术风格。壮锦纹饰多选自生活中可见之物,象征吉祥。此锦在淡黄色底线上织出彩色花鸟、花树等图案,再缘以几何纹、配上苹果绿边框、缀以粉红丝线,清雅古拙,色彩绚丽。
水族马尾绣背带。马尾绣是贵州三都一带水族的传统工艺,先将白丝线在马尾鬃上缠成弹簧式线,再用此线在底样上盘绕勾勒出相应的图案,然后用彩色丝线绣制图案的中空部分。马尾绣色彩绚丽,图案醒目,其主体纹饰多为蝴蝶或凤凰。这件作品采用“花中花”构图,在蝴蝶内外再绣蝴蝶、花果、寿字等纹饰,并缀以银泡(表示星星),缘以黄边,突出纹样。
金属工艺
金属工艺是体现民族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相关制作工艺有锤花、錾花、刻花、镂花、绞花以及鎏金银等。展品体现了各民族工匠独特的智慧和娴熟的技艺。维吾尔族铜器纹饰精细,华贵绮丽;藏族金属工艺主要表现在佛教密宗造像的精壮雄奇;傣族银器雕刻繁密,风格秀雅。
傣族锤花人物故事银罐。傣族擅长银器制作。这件银罐采用锤花工艺制成,纹饰古老,锤碟细致。罐上人物故事纹饰与傣族信仰的南传佛教有关。罐内原有三小盒,分装烟叶、槟榔和石灰。傣族传统文化认为嚼食槟榔可治疟疾类热带疾病,强身健体。
清代藏族尊胜佛母鎏金铜像。尊胜佛母的藏语为“措道那穆玛雅”,形象为坐势,三面八臂。三面分别代表三种不同事业,每面有三只眼。头梳高髻,戴花冠,端庄美丽。据说尊胜佛母十分慈悲,救世急切,能使人增长寿命、福德。尊胜佛母在藏传佛教寺院里常出现在“长寿三尊”(分别为中间长寿佛,左边白度母,右边尊胜佛母)的行列中。
清代藏族金刚密咒铜嘎巴拉碗。嘎巴拉碗是藏传佛教常用法器之一,也称内供颅器,由修行有成的喇嘛头盖骨依其生前遗愿制成,是无上瑜伽密部举行灌顶仪式的法器。“嘎巴拉”来自梵语,意为“护乐”,是大悲与空性的象征。碗由铜碗盖、头盖骨碗、铜碗托三部分组成。
维吾尔族刻花镂空提梁铜壶。洗手壶是穆斯林沐浴洁身的常用器物,被称作“圣水壶”。这件铜壶造型古朴优美,采用錾花、镂刻等工艺,花草、维文布满壶身,既是实用品,又不失为一件精美的工艺品。
景颇族长刀。景颇族居住在森林之中,日常生活离不开刀。景颇刀是景颇人的劳动生产工具,是战斗武器,是景颇男子的装饰品,也是景颇族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民族精神象征物。
雕刻工艺
雕刻工艺品主要有竹、木、牙、角、石、骨雕等,大多就地取材、因材施艺,分别用雕、凿、削、磨、压等工艺制作,装饰性强,应用广泛,分为日用品和艺术品,其中竹木雕刻最普及。台湾原住民木雕刚劲豪放,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彩绘木雕渔船更具特色;维吾尔族用整木凿制可折叠的书架独具匠心;苗族、侗族牛角雕刻品也相当精美。
台湾兰屿拼板舟。兰屿拼板舟是兰屿岛达悟人独特的传统捕鱼工具,又叫雅美舟。由于使用不同木头拼接组成,因而称拼板舟。兰屿拼板舟两头向上尖尖翘起,船身以黑、白、红三色彩绘传统图腾,使拼板舟看来精致优美。
清代白族雕花木帽架。白族木雕历史悠久,大理剑川木匠闻名遐迩。帽架采用透雕工艺,在三块木板上分别雕刻三条向上的游龙,龙头所向正是一颗宝珠。设计巧妙,图案生动,刀法娴熟。此帽架可折叠,轻巧美观。
苗族嵌银龙凤纹牛角杯。牛是苗族重要的耕种伙伴,牛角杯一般用水牛角制成。苗族人认为,用牛角杯盛酒敬客,是最盛情的款待。
云南傈僳族、景颇族刻花响篾、景颇族刻花竹梳。响篾即竹簧,是我国西南和西部各民族的一种综合奏体鸣乐器。
漆器与手编工艺
漆器与藤竹编制品都是质朴简洁的实用工艺品,具有典型的地方特征。漆器防水、轻便、观赏性强、经久耐用;藤竹编器物取材方便、制作简易、轻盈美观,是生活必需品。藏族描金彩绘漆器庄重华丽;彝族漆器古朴凝重;毛南族、畲族竹编斗笠纤巧精细,均极具民族特色。
清代彝族彩绘漆皮甲。凉山彝族的彩绘漆皮甲用牛皮制作,根据人体形状剪裁,造型类似唐代明光铠。其前胸和后背呈大的块状,下面各有四块较小的略呈长方形的甲片保护腹部和腰部,再往下则由三百小块牛皮密实组叠成六层护甲。黑、红、黄是彝族皮甲的基本色彩。彝族尚黑,寓意“高贵”;红色代表瑞兆,是勇敢、不怕死的象征;黄色则象征吉祥、美丽、光明。
这件皮甲大致有五种纹样:整片胸甲左右两边装饰了形如旋涡的图案,称之为“牛眼纹”;中间部位有一醒目冠状物,称作“鸡冠纹”;边缘装饰了星纹、菜籽纹、植物纹三种图案,这同彝族视牛、鸡为灵禽有关,寓意繁盛、吉祥。整件皮甲用皮绳缀合,式样古朴,质地厚重。
面具艺术
中国各族在宗教和文艺活动中,为展现与世俗生活相对的神圣世界,常使用造型夸张、色彩浓重面具,以表现精神生活的独特一面,民族特色鲜明。藏族面具分为悬挂面具、跳神面具和藏戏面具,其中夹纻胎彩漆面具制作精巧,以鬼神、兽面为主,是宗教活动中的跳神或悬挂面具。贵州土家族木雕傩戏面具有“正神”“凶神”“世俗人物”之分,形象生动,情趣盎然。
藏族彩漆牛头明王跳神面具。西藏面具中的跳神面具,用于宗教仪式,与挂在寺院中的面具比较接近,同藏戏面具差别较大。以苎麻做胎,外面上油漆,十分轻巧,历久弥新,可长期保存。牛头明王是一位护法神,来自藏传佛教格鲁派密宗,又称“大威德明王”,形象为一位头戴骷髅的庄严神祗,它的三眼造型受印度教湿婆神愤怒尊像影响,有两个牛角,角上装饰金色云纹,耳上挂有两个小铃,在表演舞动时可发出悦耳声响。
清代土家族傩戏面具。傩戏是历史、民俗、民间宗教和原始戏剧的综合体,广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地。土家族傩戏多在大型仪式庆典中举行。表演上既运用花灯的套子、圈子,又借用弹腔剧种表演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