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沈听雨
什么行业可以3年做到500亿元,2027年市场规模预计破千亿元?答案是微短剧。
近年来,微短剧热度“狂飙”,成为影视风口。中国网络视听协会日前发布的《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显示,微短剧行业已进入转型升级期,正式迈入2.0时代,行业体量稳步增长,用户规模、市场规模、从业机构数量及内容供给量均创下新高,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同时,关于微短剧的政策也在加码。不久前,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发布《管理提示(加强微短剧片名审核)》的监管提示,重点强调“由平台负责自审的‘其他微短剧’”存在“片名哗众取宠、低俗庸俗的顽疾”现象,要求微短剧片名必须摒弃低俗、恶搞和不符合社会伦理的内容。
微短剧发展至今,精品化已是大势所趋。12月26日至27日,“微光汇聚 剧映未来——杭州短剧内容创作培训班”在余杭举办,正是旨在通过专业培训与交流,提升杭州短剧创作者的创新能力和作品质量,推动微短剧行业繁荣发展。
为期两天的培训班吸引了来自浙江130多名影视创作者、编剧、导演、制片人等从业人员,以及网络视听平台代表、相关产业链企业代表和网络作家参加,还邀请了资深行业专家、一线创作者授课。课程紧扣当前微短剧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量身定制了系统性、针对性强的培训内容。
培训班现场,主办方供图
“今年,精品化已成为短剧创作的抓手。”容量短剧精品内容主编杨传婷表示,国家广电总局发布“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央视频平台上新“微短剧”页面、各地纷纷推出相关微短剧扶持计划、爱优腾等平台也在鼓励短剧精品内容生态等等,可以看到,监管方、平台方、参与方都在共同推动短剧行业精品化发展。
在杨传婷看来,要实现微短剧创作精品化,就要从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等中汲取灵感,从个体生活和微观视角中提炼时代内涵和时代精神。比如,去年《逃出大英博物馆》取得巨大的传播影响,正在于其聚焦流失海外文物的回归问题,触动了人们的集体记忆和家国情感。
中广联合会微短剧委员会会长、高级编辑阚平对此表示赞同。她认为,微短剧的精品化创作必须坚持以正能量引导大流量,“讲述各行各业普通人的鲜活故事,才能打造以移动互联网为载体的人民文艺。”
随着微短剧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又该如何从千篇一律中脱颖而出?对此,青年导演编剧苏悦年提供了实用的短剧创作技巧。她表示,前期策划选题时可以先明确三个要素,即市场的稀缺性、题材的受众性和策划的独特性。“大家可以多看短剧榜单,寻找那些出圈作品让人眼前一亮的规则,并对比市场同类型题材作品,找其中的不同之处。”她还指出,共情人物是成功的关键,要在创作中让剧中人物的真实情感和观众建立深层连接。
培训班现场,主办方供图
此外,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教授吕茹围绕“创新发展 深耕内容”,解析了短剧的类型、特征及发展趋势;余杭区文创发展中心科长吕律深入解读余杭区微短剧行业趋势与政策,提供了政策导向和市场分析;晟喜华视工作室总监黄玉根、华策影视导演王昊等业界大咖分享了精品短剧的创作心得和制片经验;前优酷运营总监、实地投资集团COO金月芳剖析了短剧的国际化传播策略,指出出海短剧市场增长迅速,未来具有百亿级别的市场规模;阙桥文化苔花编剧工作室高级编剧诸逸文通过行业定制短剧编剧案例解析,提供了实战案例参考。
现场,学员们表示,此次培训内容实用,填补了业务盲区、知识短板,也提升了创作能力、拓宽了视野和思路。
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培训会为杭州市微短剧产业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以此为契机,杭州将深化微短剧内容创作与培训工作,积极挖掘杭州本土故事,精准把握创作方向,力求打造一系列反映时代变迁、颂扬人民创新精神、彰显杭州魅力的佳作。
本次培训班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微短剧专业委员会指导,由杭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余杭区文创产业发展中心联合主办,杭州市电影电视家协会、杭州市网络作家协会及浙江华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承办。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