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街道:挖掘“新老”潜能 共筑治理基石

图片

北部湾西路社区党委举办“党聚新心 温暖同行”主题活动。海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近年来,北海市海城区海角街道强化党建引领,创新平台载体,充分挖掘调动社会力量,推动离退休党员干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等“新老人员”积极投身社区建设,参与城市基层治理,努力构建共治共建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老书记“复出” 助力群众问题在家门口解决

今年10月,海角街道独树根东社区土产宿舍因用电密集,导致杂物房电线路频频短路,严重影响了居民家中用电和电动车的正常充电,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严重困扰。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挖掘地下线槽并更换电线。社区立即将情况上报给海角街道办,协调联系专业电工师傅进行排查和检修。

得知情况后,社区“老书记”庞小梅主动帮忙。她一方面积极与电工师傅协商更换电线的具体时间和范围,一方面入户进行沟通,提醒居民配合施工。在街道社区的努力和庞小梅的协助下,电工师傅成功为杂物房更换了500余米的新电线,确保了线路的稳定运行,保障了居民的用电安全。

海城街道依托“老书记工作室”这一载体,发挥社区内一批离退休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他们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广大的群众基础,积极参与社区基层治理服务、普法宣传、矛盾调解等工作,帮助群众解决身边的实事难题。如今,“老书记工作室”已成为服务群众、联系群众的前沿阵地。

为进一步拓展“老书记工作室”的服务功能,海城街道将其与网格化管理相融合,聚焦“点面结合”,将“老书记工作室”分化成多个“老书记工作点”,将服务阵地前移到老书记的“家门口”。通过这些“小平台”,老书记收集“大民意”,助力协商处理网格内的大小事务,就地化解群众身边的矛盾纠纷问题,真正实现了群众问题在“家门口”得到解决。

目前,海角街道已创设13个“老书记工作点”,累计开展协商议事会23场,登记解决群众“三事”36件,群众满意率100%。

“新”力量加入 实现“暖心”与“治理”双向奔赴

走进海角街道北部湾西路社区“暖新驿站·骑手之家”,只见饮水机、桌椅、医药箱、卫生间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外卖骑手在工作间隙可以来到驿站短暂休息,享受饮水、歇脚充电、免费上网、报刊书籍阅读等贴心服务。

“驿站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方便舒适的休息场所和必要的物资,帮助他们解决饮水难、充电难、如厕难等问题。”海城区海角街道北部湾西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黄家丽说,社区党委还为骑手代表们颁发兼职网格员聘书,鼓励他们在享受社区服务的同时,主动参与社区治理。

海角街道积极做好“两企三新”工作,探索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服务+治理”工作模式,面向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设立“暖新驿站·骑手之家”,以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为新就业群体提供精准、贴心的暖“新”服务。

同时,海角街道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吸纳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成为社区兼职网格员,主动参与社会治理、志愿服务活动等工作,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从城市的“服务者”转变为社区的“共建者”,实现“暖心”与“治理”双向奔赴。

“我们把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引导他们充分利用‘走遍大街小巷、服务千家万户’的优势,发挥‘移动网格员’的作用,将各种风险隐患发现于初始、化解于萌芽,为群众安居乐业贡献一份力量。”海角街道党工委委员、组织委员刘秋萍说。

目前,海角街道已面向外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打造“暖心驿站·骑手之家”1家、暖新小店82家。(劳文静 王圣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