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2年春天,天津淮军募兵处热闹非凡。
一个正在登记报名的年轻人,引起了募兵主管郑谦的注意。
此人身材魁梧,膀阔腰圆,一看就是当兵的好料子。
“会拳脚吗?”郑谦问。
“报告长官,会一点”,男情人憨头憨脑的回答。
郑谦笑了,他一向不喜欢耍小聪明的人,小聪明的人一般在战场上搞不好就是逃兵,他对这个憨厚老实的年轻人产生了兴趣。
随后,他叫来旁边的卫兵,让他过去跟年轻人过几招。
两个回合下来,年轻人被撂倒。
卫兵说:“伸手不错,能接我几招,队里其他人怕是没人比得过你。”
年轻人不服,表示再来一次。
两人过了三个回合,年轻人一个猛扑,将大个子卫兵撂倒。
“好,这个青兵蛋子我要啦!”郑谦高声说到。
这个年轻人,就是曹锟。
曹锟生于1862年,天津大沽人,家中排行老三,12岁读私塾,16岁开始贩布,赔个精光,为了混口饭吃,20岁参加淮军。由于长相憨厚,被人叫做“曹三傻子”。俗话说“傻人有傻福”,从大头兵一路混到民国大总统,靠的就是这个“傻”。
曹锟虽然外表憨厚,但心思却很细致,他看得出来管带郑谦对他有好感,于是经常跑到郑谦府上干活,逢年过节就提上礼物上门拜访。
郑管带一高兴,就收他做了义子。
有了这一层关系,曹大头兵的命运也很快迎来转机。
1885年,李鸿章创办“北洋武备学堂”,首期学员只招收一百多人,而且还是以考试的形式,从淮军各营选拔招生。
这是一次鲤鱼跃龙门的机会,应者云集,不过有了郑管带这层关系,再加上曹锟没日没夜的钻研,一切倒也顺利。
1890年,武备学堂第一期学员毕业,在李鸿章呈报给朝廷的成绩名单中,曹锟名列第九!
排在他前边的八位,分别是:
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段芝贵、陆建章、王占元、雷震春、张怀芝、曹锟。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人一度左右了民国最初的历史进程。
毕业以后,曹锟被分配到淮军宋庆所率的毅军中当了一名哨官,然后又是五年的沉寂,比起他的师兄,这五年,曹锟没有得到任何升迁。
(天津)北洋武备学堂
机会来自于1895年.。
由于甲午战争的惨败,清廷任命36岁的袁世凯到天津编练新军,首批兵源从“北洋武备学堂”毕业生以及淮军旧部中招募。
曹锟揣上“武备学堂”的毕业证以及毅军的委任状,屁颠屁颠的找到袁世凯,被任命为步军左翼第一营帮带。
在清末的军队编制中,陆军管带,相当于营长,帮带,则相当于副营长。
然而此时的小站新军中,已经是人才济济,汇集了各路精英,“北洋三杰”已经脱颖而出,曹锟的这个帮带,属实不太突出。
训练中的北洋炮兵
为了引起老袁的注意,曹锟在天津找到了一个退役清军将领曹克忠。
曹克忠,人称“曹大帅”,曾任北洋水师提督,在历史上的名气并不大,但是他有个把兄弟,叫袁甲三。
袁甲三,是袁世凯的叔祖父,曾官至一品总督,整个袁家的命运,都是靠他拉起来的。
曹克忠姓曹,曹锟也姓曹,这本家,八九不离十了。
曹克忠不太喜欢投机钻营之辈,但或许是被曹锟的憨厚本相打动,于是一番刁难之后,倒也是认下了这个本家。
于是,曹锟从郑管带的“义子”,又成了曹大帅的“族孙”。
为什么是“族孙”呢?因为人家袁世凯也得管曹大帅叫一声“爷爷”,要是叫“义子”什么的,岂不是高袁世凯一头?
有了这一层关系,再加上老袁经常到曹大帅家走动,一来二去,曹锟就引起了袁世凯的注意。
1899年12月,袁世凯就任山东巡抚,调集小站新军镇压义和团,曹锟被任命为曹州镇守使。
1901年袁世凯升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曹锟被任命为步兵第十一营管带。
1905年,北洋六镇编练成军,曹锟升任第一镇第一混成协协统(相当于旅长),一夜之间连升三级。
此后不久,袁世凯被清廷猜忌,交出北洋六镇中的第一、第三、第五、第六。其中第三镇为袁世凯把兄弟徐世昌带领,以稳定东北为名调往东北,驻防吉林。
第三镇,是北洋精锐中的精锐,备受袁世凯重视,此前段祺瑞和袁世凯的义子段芝贵都担任过第三镇统制。在袁世凯的授意下,曹锟被徐世昌任命为第三镇统制(相当于师长)。
从此一干就是九年,第三镇,也因此逐渐成为曹锟的嫡系部队,一直到他下野告别政治舞台。
不过眼下,就连曹锟自己,也是别人的嫡系。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第三镇从长春调回保定,10月29日,陕西宣布独立,第三镇被调去镇压,这是曹锟接受第三者以后的第一次出战。
居然差点翻车!
第三镇第一个军事目标,是抢占井陉关,拿下山西革命军占领的娘子关。
为了尽快抢占井陉关,曹锟抵达石家庄以后,派第三镇第一协炮兵第三标先行乘火车出发,前往井陉布置炮兵阵地。
问题就出在这里:
按照行军惯例,排在这辆火车前部的,应该是第三标第一营,然而在出发的时候,第三标的刘标统却临时更改了乘车顺序:
由刘标统在前,第一营在中间,火车最后端的,是压阵的第一协协同卢永祥。
原因也很简单,刘标统本人倾向革命,事前已经跟山西革命军取得联系,火车路过井陉关不停,直接驶入革命军控制的娘子关车站,由革命军对清军缴械!
不过这个临时调整,引起了第一营管带的警惕,此人一路不敢闭眼,紧盯着窗外,直到写有“井陉”的车站牌子从窗外闪过,而火车依旧没有减速的时候,他才终于明白问题所在。
于是他赶紧叫醒士兵,带人前往车头查看情况,却不想刚好看到刘标统正带士兵更换革命军服装。
营长当机立断,立刻率部冲进车厢,不待刘标统分说,很快将这一车厢的人拿下。随即命令司机立刻倒车后退。
此时火车距离娘子关只有十余里。
我之所以用如此大量篇幅介绍这件事,不仅是因为它差点终结曹锟的政治生涯,更是因为,在这起事件中,正是扭转曹锟命运的这位营长,成为后来曹锟纵横北洋的铁杆盟友,可以说曹锟后来的“成就”,全靠此人所得。
他的名字,叫吴佩孚。
事后,曹锟万分感激地对吴佩孚说:“你拯救了北洋三镇,制止了烧到北京城的战火,连紫禁城里的皇帝都要感谢你!”
吴佩孚也因此荣升第三标标统(团长)。
镇压山西革命军,是曹锟为袁世凯立下的第一件功劳,更重要的还在后边。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以宣统皇帝的名义颁发退位诏书,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退出历史舞台。2月15日,袁世凯被选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然而老袁当上大总统之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却是要在哪里就任的问题。
按照南北议和的内容,民国的首都为南京,大总统当然应该在南京就任。
南京,那可是南方革命军的地盘,老袁如果去了那里,岂不是任人拿捏?
2月25日,南方派教育总长蔡元培为专使,携另外八名专员抵达北京,迎接袁世凯南下就任!
2月29日,京城枪声大作,炮声四起,专使们下塔的政法学堂外,枪声越来越近,人声嘈杂,有人大喊:
“袁宫保要走了,我们要解散了,趁早反了吧!”
随即枪声进入院子,专使们只好翻墙而逃,躲入附近的洋教堂,第二天转移到东交民巷使馆区。
导演这一幕的,是袁世凯儿子袁克定,负责演出的,是曹锟的得力干将吴佩孚。
几天以后,南方做出让步,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民国代总统。
我们说曹锟“人傻”,并不是对他进行人身攻击,因为此人的政治觉悟确实要慢半拍。
闹剧的第二天,曹锟屁颠屁颠的跑到袁世凯府上邀功,此时恰逢唐绍仪在场,曹锟毫不避讳,当场回报:
“报告大总统,昨晚兵变之事,已奉命完全办妥!”
然而唐绍仪虽然是袁世凯密友,对昨晚的事情却丝毫不知。
袁世凯气的大骂曹锟:
“胡说!给我滚出去!”
曹锟赌气回了天津老家,索性撂挑子不干。
袁世凯后来为了哄好他,派人送了他十二尊大金佛,又把他从天津请回来。
然而不比不知道,当初和曹锟一起并列北洋武备学堂优秀毕业生的师兄们,现在已经成为民国栋梁。
冯国璋,辛亥革命时任第一军军统(相当于军长),袁世凯当总统以后,就任总统府军事处处长,不久兼任直隶都督。
段祺瑞,辛亥革命时任第二军军统,出兵湖北,现在是民国陆军总长。
且都是陆军一级上将。
而曹锟,居然还只是个第三师师长(原第三镇)。
我曾尝试去换位思考了解老袁的想法,或许他是想通过曹锟,在当初的亲信都撒出去成为地方大员以后,控制一支为数不多的嫡系部队,来为自己撑腰打气。
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曹锟授命出师湖南,镇压革命,湖南的谭延闿被迫取消独立。
让曹锟大跌眼镜的是,新任湖南督军,是袁世凯另一亲信汤芗铭,而曹锟,只是驻守岳阳,为汤芗铭看守门户。
也就是说,自打1907年曹锟出任第三镇统制以后,截止到1913年10月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曹锟的职务基本没变过。
1914年,袁世凯为了补偿曹锟,更多的是为了监视南方势力,于当年4月任命曹锟为“长江上游警备司令”,不久又授予“将军”称号,仍驻守岳州。
“长江上游警备司令”,只是负有协调职能,相比于各省督军,仍然是个虚职。
曹锟气的大发牢骚:
“我曹三人憨,脑子不憨!”
然而骂完环顾四周,身边居然无一人可用。
就在这时,汤芗铭向他委婉的提了一个要求,没别的,要人。
被汤芗铭看上的人才,正是吴佩孚。
当初吴佩孚帮他平定第三标哗变,曹锟确实也注意到此人,顺道还提拔他做了第三标标统,但是曹锟的眼力劲确实差点,此后又提拔吴佩孚为第三师副官长。
官衔虽然更高,却也是个虚职,不带兵。
如果不是汤芗铭这次要人,吴佩孚恐怕真要被曹锟给埋没了。
婉拒汤芗铭以后,曹锟立刻找到吴佩孚,一番热血交谈以后,马上升吴佩孚为第六旅少将旅长。
吴佩孚激动万分,当场表示:“今后子玉当竭力辅佐,誓死追随,以报知遇之恩。”
吴佩孚并没有食言,不论后来两人发生过多少龃龉,至少在曹锟下台之前,吴佩孚从没有放弃过对曹锟的效忠。
吴佩孚给主公的建议,总结下来就俩字:
蛰伏,练兵!(是不是有点熟悉?)
有了军队,未来一切可期。
1916年初,护国战争爆发,老袁再一次想到了这位老部下,此时的曹锟,被袁世凯丢在湖南已经一年半。
袁世凯称帝以后,封曹锟为“一等伯爵”,同时任命曹锟为行军总司令,督师出兵四川,迎战护国军。
说来也是滑稽,就在冯国璋为袁世凯给他的“一等公爵”不以为意的时候,曹锟却为这个低一等的“一等伯爵”受宠若惊。
对于老袁的复辟,冯国璋通电反对,段祺瑞装病请假,王士珍装聋作哑,曹锟虽然不是地方督军,连个“联名劝进”的资格都没有,最后居然搞出个“直隶公民劝进”的名义,请袁世凯“速正帝位”。
于是,第三师马上开进四川,镇压护国军!
大败!再大败!
北洋军南下各部军心涣散,战事不利,曹锟得不到支援,再搞下去,恐怕第三师都要搭进去。
曹锟挠头皮之际,吴佩孚给他出了个主意:
“老袁的命令,不可不顾,也不能全顾,不如虚与委蛇,背后跟南方各省联络。”
这是当下的一个两全之计,如果未来老袁失败,曹锟可以洗脱赞成帝制的嫌疑,如果护国军失败,也能维持跟老袁的关系。
3月下旬,曹锟开始于蔡锷联系,前线开始熄火。
然而事情的发展之迅速,远远超出了曹锟的预料,老袁不仅复辟失败,短短两个月后,居然一命呜呼!
曹锟暗自庆幸,没有为老袁搭上全部家当,自从1895年追随袁世凯,至1916年前后历经21年,虽然没能从老袁那里混个地方大员,却也获得了第三师这支北洋精锐。
如果第三师再赔进去,曹锟恐怕会一无所有。
需要注意的是,北洋政府成立以来,北洋军进行了多次扩编,但北洋军真正的战斗力,还是集中在最初的北洋六镇中。
曹锟手握第三镇,自然也成为袁世凯之后的北洋军阀的拉拢对象。
1916年9月16日,曹锟段祺瑞被任命为直隶督军。
民国开国六年,各省督军有头有脸的,前后出了几十个,对曹锟而言,这是他混了二十多年以来的第一个督军!
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曹锟喜笑颜开,拉着部队一路北上,接管直隶。
“军师”吴佩孚又一次给他出主意:
说主公啊,咱们之所以能被段祺瑞重用,完全是因为咱手上这 第三师啊,但是跟徐州的张勋、南京的冯国璋比起来,咱们这实力还是不行。
不如趁着现在战事消弭,刚好咱们还有直隶这个兵源大省,抓紧时间练兵!
曹锟对吴佩孚已经是言听计从,于是开始在直隶大举募兵,一口气扩编了9个混成旅,麾下总兵力六万。
某种意义上来说,曹锟此刻的实力,已经可以跟张勋、冯国璋不相上下。
这也让曹锟在接下来的军阀内斗中,成为各方不可忽视的一股强大势力。
但他依然选择了蛰伏,以至于在后来的黎、段“府院之争”以及“张勋复辟”中,常常被忽略掉,他的名字,常常是跟各省督军一起出现,或者干脆不见。
黎元洪赶走段祺瑞,各省督军宣布独立,他跟着宣布独立,回头又跑到黎元洪府上叙旧。
张勋召开徐州会议,联络各省督军搞复辟,他表态支持。
段祺瑞组织讨逆军,他还是支持,不仅支持,讨逆军的主力就是他的部队。
张勋复辟失败,冯国璋成了大总统,段祺瑞复任内阁总理,他还是支持。
反正是两不得罪。
然后1917年11月的一封通电,却把他拉近了内斗的漩涡。
起因还是冯国璋和段祺瑞的内斗。
段祺瑞要“武力统一”,冯国璋要“南北和谈”,为了支持冯国璋,以李纯为首的直系“长江三督”准备发一封和平通电,给段祺瑞施压,为了增强威慑力,李纯找到了曹锟,请他一起署名。
曹锟蹲久了,估计腿有点麻,没说不可以,也没说可以。
然后这个名字就出现在“和平通电”上,长江三督忽然就变成了“直系四督”。
段祺瑞深受打击,决定辞职,曹锟这才知道自己无形之中成了“帮凶”。
为了不得罪段祺瑞,他又联络段祺瑞,表示对通电并非本意。
段祺瑞意识到曹锟可以拉拢,于是派“军师”徐树铮找到曹锟,许诺如果曹锟支持“武力统一”,新一届国会将会选举他为“民国副总统”。
曹锟出身卑微,父亲是木工,自己是小贩,几十年才混到督军地位,如果能当上“副总统”,岂不是人生巅峰。
答应,必须要答应!
原本中立的曹锟,就这样被拉入了皖系阵营,成为皖系排挤直系的一名打手!
资深打手!
论资历,曹锟跟冯国璋、段祺瑞不相上下,虽然眼下只是个督军,却也是各省最强督军。
1917年12月2日,曹锟以盟主身份,在天津召集有九省三区督军参加的督军会议,号召北洋“武力统一”。
不仅如此,会议结束以后,直隶军队以吴佩孚为总司令,直接南下湖南,一举扭转前线局势,力压护法军。
上一次来湖南,还是受袁世凯之命,南下镇压“二次革命”,这一次是主动请战。
但算计却如出一辙。
上一次曹锟赶走湖南督军谭延闿,袁世凯以汤芗铭代之。
这一次还是赶走谭延闿,新督军叫张敬尧,皖系。
不等曹锟震怒,老家也被人端了:
段祺瑞计划用徐树铮取代曹锟的直隶督军,将直隶控制在皖系手中。
这不是曹锟第一次被段祺瑞戏弄。
得知老家要被端以后,曹锟立刻北上,同时命吴佩孚前线停战,段祺瑞和徐树铮为了安抚曹锟,先后抵达汉口,保证承诺有效。
然而就在曹锟信以为真之际,皖系又拉来了奉系。
1918年,段祺瑞在天津召开军事会议,表示副总统之职,将留给对护法军作战有功之人。
原本是留给曹锟的位置,现在成了各方公平竞争。
简直是欺人太甚!
曹锟一气之下,回了大本营保定。
1918年10月,受皖系控制的“安福系国会”成立,选举徐世昌为大总统,前总统冯国璋下台,在徐世昌的反对下,曹锟的“副总统梦”终成泡影。
也正因为被戏弄,曹锟的新直系和冯国璋的旧直系,简直是无缝对接。
冯国璋下台以后,原直系督军纷纷投靠曹锟,形成一股新的反皖势力。
这一次的直系,要远比冯国璋的直系更加强大。
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皖系战败倒台。
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直系击败奉系,独控北洋政府。
从大头兵开始,曹锟第一次成为北洋政府的幕后最强大佬,别说副总统了,就连总统,似乎也不过是囊中之物。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顺利吗?我们下一篇继续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