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人民的城市,回顾上海解放之初的峥嵘岁月

人民网记者葛俊俊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10月2日,上海第一面五星红旗在江西中路215号升起……这里是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的上海老市府大楼,这里留下了新中国上海第一任市长陈毅同志的工作身影。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上海解放75周年,黄浦区推出了“红色露天博物馆”纪念专题展线,陈毅市长办公地旧址(老市府大楼)就是5处红色地标中的关键一环。

2024年9月,建设人民的城市——陈毅市长办公地旧址主题展在老市府大楼内落成。该展览是黄浦区依托城市更新项目发掘保护利用红色资源的具体体现,见证了陈毅市长等中国共产党人浴血奋战、历经艰难,解放上海、接管上海、建设上海的历程,这里将成为黄浦区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截至目前,主题展共接待参观人数15611人,参观场次818场。

图片

陈毅市长办公地旧址主题展落成

“展览所处的百年大楼作为市级文保建筑,一砖一瓦本就是弥足珍贵的展品。”跟随着讲解员的讲述,上海解放之初的峥嵘岁月逐步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图片

市府大楼升起上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巨幅照片。人民网记者葛俊俊摄

迎面而来的便是一张巨幅照片——这是1949年10月2日,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市府大楼升起上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场景。图片通过科技扫描、AI修复,成为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图中可见群情振奋的宏大场面。

图片

陈毅市长亲笔题词的纪念碑。人民网记者葛俊俊摄

拾级而上,回廊正中区域是由陈毅市长亲笔题词的纪念碑,也是本次展览的镇馆之宝,它曾经是“工部局一战阵亡雇员”纪念碑,1950年5月,为了纪念上海解放一周年,陈毅市长写下了“上海人民按自己的意志建设人民的新上海”,纪念碑覆盖了曾经的租界纪念碑,成为这座回到人民手中的百年大楼的“压舱石”。

“建设人民的新上海”也契合了当下“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成为本次展览的主题。

图片

展览现场

本次主展览区“建设人民的城市”通过四个篇章——“完整保全上海”“建立新生政权”“应对各种挑战”以及“建设人民城市”,以珍贵的历史照片回溯解放之初上海“万千改天换地手,遂使沧海变桑田”的历史,定制的六角道具台展示百年大楼的模型和留存的老物件,感受历史建筑“重现风貌、重塑功能”的新生;另一主展览区为陈毅市长办公室旧址场景复原,让参观者穿越时空,赓续精神,致敬缅怀老市长。

图片

陈毅市长办公室。人民网记者葛俊俊摄

一篇一段历史,一年一个变样,一步一个脚印。走进陈毅市长的办公室,这里十分简朴。一张办公桌,几把木椅,一个书柜。据悉,为了真实重现历史,提升场景的原真感、年代感,这张陈毅市长曾经使用的双面书桌和书柜重新从市机管局调拨至此放置。

“办公桌上摆放着两部电话,一部对内,一部对外;从陈毅就任上海市长的第一天起,电话就一直响个不停,为了百废待兴的解放后的上海,他马不停蹄。”讲解员解说道,桌上的文房四宝,见证着陈毅市长在案前审阅文件、签发布告的日日夜夜。他在这个房间内度过了5个春秋,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呕心沥血,为了城市的美好未来殚精竭虑。

图片

上海老市府大楼

上海老市府大楼(原工部局大楼),始建于1914年,竣工于1922年,是上海解放后上海市人民政府首个所在地。1989年被列为市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和市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

百年大楼整体合围

放眼望去,工部局大楼整体构架气势磅礴,外形庄重,迅速成为上海城市的地标,但由于资金不足等问题,最终整个大楼呈C字型,共有400个房间,成为上海公共租界的权力中枢。直到2014年,黄浦区人民政府和上海地产集团签订《黄浦区160街坊保护性开发合作协议》,正式启动原工部局大楼的保护性综合改造,实现了百年大楼的整体合围。

一幢见证近代上海百年更迭的大楼、一个勤政为民的市长、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深厚人文品格的城市,带来了丰厚的记忆和启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也激励大家共同谱写城市文明进步、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除标注外,均为黄浦区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