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2024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谨以此文,记述深入挖掘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持续推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一群人、一座城。
柳孜文化园生态风光美。万善朝摄
世界名片
柳孜村位于濉溪县百善镇,交通要道宿永公路穿境而过。
“故老相传,连片的农田下面,曾经是波光荡漾、绿树成荫的大运河。”今年9月5日,晌午时分的柳孜村,蝉鸣声不绝于耳,空气中弥漫着热浪,一处寻常农家小院就是今年83岁的村民陈钦凡的住处。
陈钦凡说,1999年之前,这里经常挖出各种石材,有的是未加工的毛石,有的刻着各种图案。村民有的说地下深埋着巍峨的宫殿,有的猜是连片的营房、寺庙,莫衷一是。
直到大家见证了不寻常的时刻,谜底才水落石出:1999年初,在拓宽改建宿永公路柳孜段时,陆续发现一些唐宋时期的文物,引起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立即向省文物局、国家文物局报告。同年5月,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省考古所与淮北市博物馆、濉溪县文管所组成联合发掘队。经过6个月的考古发掘,出土8艘唐代木船,一座北宋时期的石筑台体,还有隋唐宋时期我国南北方20多个窑口的4000余件陶瓷器,被评为“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其中,1号沉船的拖舵,结构形式为中国古船考古的首次发现,验证了拖舵的使用是中国造船技术的一项发明。发掘者把这种拖舵命名为“淮北舵”。
柳孜隋唐大运河遗址考古发掘现场。任启仲摄
2000年4月,时任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郑欣淼在柳孜实地考察后说:“柳孜隋唐大运河遗址的考古发掘是中国运河考古的重大成果,证明了大运河的流经路线,填补了中国运河考古的空白。”
2007年12月,全国政协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考察团来淮考察。作为隋唐大运河的重要节点,淮北市引起海内外的高度关注。
2013年9月,世界遗产中心专家前往柳孜运河遗址现场考察评估。
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被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淮北有了第一张世界名片。
立传运河
作为隋唐宋时期帝国的生命线,大运河枢纽天下,临制四海。柳孜,因隋炀帝开掘的大运河之通济渠段穿镇而过而逐渐繁荣,成为唐宋时期淮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重镇,“运漕商旅,往来不绝”。据《宿州志》记载:“柳孜为巨镇,有庙宇99座,井百眼。”
沧海桑田,瞬息万变。南宋光宗五年(公元1194年),黄河泛滥,洪水夺淮入海,通济渠从此淤塞,繁华和辉煌湮灭,柳孜这座昔日重镇逐渐被世人遗忘。
“柳孜原名柳江口,为纪念春秋时期的首领柳展雄而得名。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老在这里,对大运河、对柳孜,有着特殊的情结。”陈钦凡说道。
为了编撰当地村志,助后人重拾乡愁记忆,曾经担任过中小学代课教师的他,数十年间先后走访知情人士50多名,写下的30余万字素材,其中多半和大运河有关。
为大运河行走,在淮北,不止陈钦凡一人。
“有句话叫‘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行走时我已不再年轻。人到暮年,我认为我又迎来了第二个春天,还能为社会做些有益的事情。”回忆起当年行走大运河的壮怀激烈,张秉政的双目闪烁着深情而坚定的光芒。
张秉政,1947年7月出生,宿州市人,淮北师范大学教授、原学报主编,在运河文化领域研究多年。2013年9月,时年66岁的他,组织文化学者、民俗专家、摄影家、新闻记者,发起隋唐大运河历史文化考察活动。
“运河行走八千里,胜读史书两千年。”3年的时间里,张秉政等途经30余个市县,以隋唐大运河遗址本体为线路,以洛阳为中心,以通济渠(从洛阳到扬州)、永济渠(从洛阳到北京通州)为半径进行实地考察,初步摸清了隋唐大运河历史文化家底。同时,以实际考察获取的大量考古资料和影像资料、访谈录等作为依据,撰写约60万字的《运河·中国:隋唐大运河文化考察》,2019年由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发行,被运河专家誉为“隋唐大运河纸上博物馆”,入选中国大运河书香榜单。
临水茶香
晨曦中的临涣古镇,古色古香,安逸祥和。一排排当地特有的“老虎灶”上,一壶壶沸水“咕嘟”作响,茶香很快飘散开来。茶客们陆续落座,听着淮北大鼓,喝着“棒棒茶”,悠然自得。
临涣镇古称铚城,因毗邻淮河支流涣水得名,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镇、远近闻名的“古茶镇”,当地群众有着饮茶习俗和在茶馆摆龙门阵、调解纠纷的传统。
“古镇的饮茶习俗,是顺着大运河‘淌’来的。”经常在茶馆为游客进行讲解的临涣古镇文化研究会会长何维军介绍,古镇紧邻大运河,南来北往的商贾云集,需要歇脚、洽谈的场所,久而久之,茶馆林立,饮茶成风。
北有“一杯茶”,调解暖人心。万善朝摄
年过六旬的王士宏,是土生土长的临涣人,自学成才从事基层法律工作,30多年来一直义务调解矛盾纠纷、宣讲党的政策,是当地人公认的法律“活字典”、理论“土专家”。他常年深入十里八村,“泡”在各家茶馆,观察世间百态,记录风土人情。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深化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就是给咱老百姓吃下定心丸,消除后顾之忧……”和往常一样,王士宏从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情侃侃而谈,将复杂的政策解读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大白话”,让大家感受到改革的温度与力量。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多年来,王士宏等当地群众深入挖掘运河文化、非遗、茶文化的时代价值,积极探索传统文化在宣讲工作中的灵活运用,为更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丰厚滋养。
结合宣讲方法技巧,王士宏还摸索出以茶暖人心、以茶说人生、以茶述纷争、以茶找“支点”、以茶“拆”面子、以茶置“梯子”、以茶达协议的“一杯茶调解法”,让双方当事人放下矛盾、解开心结、握手言和,累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600余件,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还入选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创造了安徽“南有‘六尺巷’,北有‘一杯茶’”的佳话。
古韵新声
运河不仅“淌”来饮茶习俗,还“淌”来了文化传承。
今年5至6月,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之际,淮北市委宣传部、市传媒中心组织精干采编力量,赴江苏省淮安市、河南省开封市开展“运河在说话”主题采访活动,用报纸、电视、短视频、网络直播等全媒体传播方式,宣传推介大运河沿线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提升公众对大运河文化及其保护工作的认知与关注,让城与城在时代的波光里传递古韵新声,奏响协同发展的“共鸣曲”。
淮北市博物馆,又称隋唐大运河博物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祁康教授结合煤文化与隋唐运河文化主持设计,造型如同一艘航船,象征着淮北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奔向光明。馆藏1万余件文物中,70%以上为柳孜遗址出土的文物,通过文物展示、遗址复原以及雕塑、绘画、动画等多种形式,再现了隋唐大运河的繁华盛景和开放包容。
淮北市博物馆仿佛一艘航船,扬帆远航。淮北市委宣传部 供图
今年11月,淮海经济区大运河文化特展在淮北市博物馆举行。徐州的隋代青瓷碗、唐代陶女俑,商丘的唐代黄釉陶镇墓兽、宋代说唱陶俑……淮海经济区10座城市博物馆让文物“活起来”,串联起大运河的“前世今生”,集中展示近年来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成果。
拍摄纪录片《千里通波——大运河文化特展》,编排舞剧《运河情》,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淮北段)、柳江口景区、柳孜文化园、隋堤景区等文旅景点,隋唐运河古镇景区接连获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长三角夜间文化和消费样板街区”……步入新时代,淮北将运河文化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绽放出新的光彩。
通江达海
水运具有运量大、运距长、运价低、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投资省等优点,在转运区域货物、建设沿线经济带、改善居住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运河因运而建,因运成河,为沿岸城乡的经济繁荣、人文景观的对外宣传、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持续赋能。
12月23日,在淮北港浍河港区孙疃作业综合码头,抬眼望去,碧波荡漾的浍河航道,挂着全国各地牌照的航船,有序装卸煤炭、建材、粮食等货物,并行不悖、往来如梭。
“千吨级的货船,可通过浍河、淮河、京杭大运河、江淮运河航道,以及沿线各省的内河干支流航道,与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各地水路运输无缝对接,实现通江达海。”港口生产经营部负责人韩浩迪介绍,依托浍河航道经济便捷的水路运输条件,码头建设5个500吨兼顾1000吨级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572万吨、年吞吐量540万吨,2023年9月竣工投用以来,为淮北乃至皖北经济社会的发展输入强劲动力。
孙疃码头加快建设智慧港口,激发水运活力。万善朝摄
顺应绿色低碳智能的发展趋势,大力推进绿色智能航运发展。作为淮北地区投资规模最大、功能平台最齐全的综合型码头、铁水联运码头,孙疃码头通过广泛运用智能化设备,装卸效率可达1600吨/小时,在改善工作环境的同时大幅提高作业效能,利用仓库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及综合能效管理项目,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全力打造“内河环保示范港”。
淮北市海事中心航道科负责人王敏说,淮北区位优势明显,规划较为完善,航道条件良好,水运发展前景广阔。现有浍河、沱河、萧濉新河、界宿新河4条规划航道,规划航道总里程169.24公里。目前临涣闸下35.72公里浍河航道已通航,现状等级四级,可通行2000吨船舶。浍河沿岸建成南坪码头、孙疃码头,正在建设韩村综合码头,韩村危化品码头计划2025年1月开工。临涣船闸于今年10月交工验收,已具备船舶过闸功能,船舶可到达临涣古镇水域。上到河南界30公里航道整治工程正在进行,预计2027年完工。
在加强港航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现代港航产业体系的同时,淮北市还因地制宜发展船舶修造产业,扶持水运企业做大做强,不断培育壮大航运新质生产力,基本形成“河湖相通、干支成网、内联外通”的水运格局。
古今共融,向新图强。站在新起点,运河故里淮北推动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不断取得新进展,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乘风而行,满帆奋进!(肖干 陈万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