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不到40平方米的屋子,中间用一道帘子隔开,一半堆放着很多鞋和各类修鞋工具,另一半则放了一张小床和锅碗瓢盆——这些就是孙靖的全部家当。
今年是孙靖在西安的第9个年头。他在碑林区人和巷开了一家修鞋店,每天从早上九点忙活到深夜十一二点,雷打不动,为的就是偿还给儿子治病所欠下的“人情债”。
采访中,孙靖依然舍不得放下手中的活计,生怕耽误了与顾客约好的时间。
被困在亲人去世的悲恸中
12月21日冬至这天,邻居徐铭送来了一盘饺子,却勾起了孙靖的伤心往事。
孙靖之前在山东烟台做海鲜生意,与家人过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2004年,正读初一的儿子孙海栋被查出患有白血病。得知消息的那一刻,孙靖只觉得“天塌了”。多年积蓄很快花完,后续高昂的费用让他陷入绝望。2005年6月,他服安眠药自杀,希望用捐献器官的方式筹钱。所幸发现及时,被救了回来。
这位自杀救子的父亲感动了许多人,社会各界共为其捐款100多万元。2005年10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救助白血病儿童的专项基金——小天使基金,海栋成为第一位受益人并接受了骨髓移植手术。遗憾的是,海栋因排异反应于次年1月离开人世。孙靖决定将儿子的遗体捐献出去,供白血病医学研究。
讲到这里,孙靖转过身,从手边的架子上拿下一张印着儿子照片的海报,轻轻摩挲着。“你看,这是我的孩子。多好的孩子……要是还在……肯定读大学了……”他擦了擦眼泪,哽咽着说。
孙靖告诉记者,他年轻时读完了四大名著,还算得一笔好账。遭受儿子离世的打击后,他甚至理不清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海鲜生意就难以继续维持下去。此后几年,他辗转于湖北、内蒙古等地,打起了零工。2010年,命运又给了他一记重拳——与他相依为命、携手患难的妻子也因病辞世了。
近二十年来,孙靖似乎一直被困在了亲人去世的悲恸中。“我不期盼任何一个节日,别人团团圆圆,我是一个人。”他说,2025年1月28日是除夕,1月26日却是海栋的忌日。
欠下的“人情债”必须还
“在那么多好心人的帮助下,海栋多陪了我八个月,这是弥足珍贵的,我一定要还这笔‘人情债’。”孙靖说。
打零工的那几年,除了留点生活费,他将一天所赚的钱都直接送到了医院,有时是50元,有时是80元。“对患者家庭来说,每一分钱都很重要,我只恨自己掏不出更多的钱,帮不上大忙。”孙靖说。
2013年2月,在得知“四川女孩朱飞燕因急性白血病复发直播生命最后旅程”的消息后,孙靖把身上仅有的400元钱都捐给了她。
学会修鞋后,孙靖的收入稳定了许多。2015年,他来到西安,开了一家修鞋店。
孙靖的好手艺很快赢得了周边市民的认可,他的修鞋店也慢慢有了名气。记者采访的几个小时里,小店里就有八九位顾客光临。住在雁塔区的王先生说:“我的皮带就是孙师傅修的,系了三年了,牢固得很,这不又大老远来找他修琴盒了。”
“孙师傅,我的鞋好了吧,这次多少收点钱行不?”采访中,一位环卫工取鞋时提出要付钱,但被孙靖拒绝了。原来,他的修鞋店对学生、残疾人、环卫工人、家庭困难的人全部免费。一些随手就能解决的小问题,他也不收顾客的钱。问及原因,他说:“我不是在做好事,我是在‘还爱’。”
省吃俭用,是一种深深烙在孙靖灵魂深处的生活方式。
“我穿的衣服是好心人送的,吃的也简单,一把面条几棵青菜足矣,一天有10块钱就够。”孙靖告诉记者,修鞋店每年的收入约2万元,他全部捐了出去。孙靖有个包,里面放了厚厚一沓捐款收据。但这些年来究竟捐了多少钱,他也没算过。
修鞋店成了爱心中转站
孙靖在鞋店门口设立了一个免费摊位,摆满了衣物、书籍、玩具等,有需要的人可以拿走任何一件物品。旁边的牌子上写着这样一段话:如果您有闲置的东西,就拿到这里,我们会把这份善意送到边远山区。
“爱心捐赠的想法始于2018年。”孙靖说。有一天,一位常来店里洗鞋的退伍军人询问有没有不要的鞋,他想收集起来捐给特殊学校的孩子。“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孙靖一边从废品收购站回收质量较好的鞋,一边收集顾客不要的鞋子,经过整理修补后都捐了出去。
爱出者爱返。孙靖的故事在自媒体平台上“火”了之后,各地网友纷纷寄来各种物品,委托他转送给有需要的人。记者采访当日,孙靖收到了江苏一位网友寄来的包裹,里面装着2条毛毯和2件毛衣。尝试联系寄件人未果后,他将快递单剪了下来,放在一个袋子里。而这些物品经分类整理后,会由公益组织和爱心志愿者捐给山区的孩子。
就这样,修鞋店成了爱心中转站,很多人不知道捐款的渠道,就把钱拿到这里,委托孙靖捐赠。12月18日,西安市民袁先生送来3大包衣物,并留下了500元钱。孙靖以袁先生的名义,将这笔钱捐给了西安市慈善会,用于扶贫济困、安老扶孤。
中央文明办为孙靖颁发的证书。
记者在鞋店的架子上看到了一大摞慈善捐赠证书,有区级的、市级的,还有中国红十字会颁发的。2020年,在中央文明办组织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孙靖当选为“中国好人”。
挣更多的钱,帮更多的人——采访中,这句话被孙靖说了很多次。“我今年73岁了,只要还能动,我就要力所能及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一点一点偿还这些宝贵的人情。”
(陕西工人报全媒体记者 张代棣 文/图)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