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端,从“孤岛”到“产业森林”

在中国汽车业界,但凡谈到改革开放、引进技术、合资合作,甚至是国产化……大众是不可绕过的“开端”。2024年,是上汽大众成立4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上,我们回望历史,是为了在新合资时代,不忘初心,阔步前行。
开端,起源于1978年冬天一次计划外的登门拜访。在得到中央“轿车可以合资”的批示后,我国积极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可以开展合资经营的汽车公司。然而,当时中国汽车工业“一穷二白”,许多国外车企都提出了苛刻的合作条件。直到在欧洲考察的中国代表团,无意间看到了满大街的“VW”车标,打听之后前往狼堡,并遇到了当时在大众集团总部负责销售的大众董事施密特博士。
作为当时唯一愿意为中国提供新产品、新技术,又愿意投入资金的跨国汽车公司,大众集团是当时我国轿车合资项目的最理想对象。但中国法律法规等各方面的空白与缺失,让彼此的“双向奔赴”历经曲折。
历经30次,历时6年的谈判之后,1984年10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海厅,饶斌和哈恩郑重地在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合营合同上签字。至此,我国当时机械工业领域最大的一个中外合资项目诞生。两天后,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签约奠基仪式顺利举办。
时任大众汽车集团董事长哈恩后来在回忆这一段历史时说:“当时的中国虽然以十分惊人的速度迈向市场经济,但它不可避免地缺少这方面的经验,同时也缺少相应的法律和行政条件。既没有专利法,也没有保护投资的法律,更谈不上一个正常运转的银行系统。”因此,合作中每行进一步,都会触碰到新的法律盲点。
例如中国当时没有严谨细致的合资法规,使得双方谈判陷入无法可依的瓶颈,又例如大众汽车虽然一口气给了中方16个专利,请中方代表认可,但是多个月都没有得到反馈,原因是当时我国没有专利法、也没有专利保护机构。
我国吸收了中德谈判代表的意见,快速起草并细化法条,诞生了中国第一部《合资法》,同时在德方的支持与帮助下,通过了我国第一部专利法。
然而,签约之后刚要起步的上汽大众又遇到了另外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大众汽车将在一个孤岛上生产,并且这里几乎没有任何配件供应商。中国车间里的葫芦吊、长板凳、橡皮榔头,都是我爷爷辈的生产方式。”这是在上汽大众成立初期,德国《明镜》周刊的一位记者在实地考察中国汽车厂房后写下的句子。
但也正是在这样一座一无所有的“孤岛”上,上汽大众排除万难,迅速建起了一片茂密的“技术森林”。1988年,105家零部件配套企业、6所高校、7家科研院所的成员共同成立了“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共同体”,这被视为我国零部件成长的“摇篮”。40年来,由中德合作伙伴共同建立的400多家高质量零部件企业,不仅成为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体系的核心,也成为了国际汽车产业供应链的重要力量。今天的福耀玻璃、扬州亚普、宁波华翔、宁波均胜都受益于桑塔纳共同体全方位的支持,包括订单支持、技术支持、资金支持。
与此同时,上汽大众为了保证桑塔纳的质量,牵头引进了德国汽车工业协会 VDA6.3 等质量标准和流程制度,并对配套厂进行培训和考核,这使得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始接触和遵循国际先进的质量标准,推动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高了零部件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
可以说,上汽大众为中国轿车工业成功开辟了一块“试验田”,蹚出了一条先行道路。此后,世界汽车纷纷涌进中国,中国汽车合资自此迎来了第一轮热潮。




图片:来自企业

文章:汽车纵横

排版:汽车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