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塞上主播第一村”,凭啥?
半月谈记者 张曦 杨稳玺
30多年前,一批从宁夏南部山区来到中卫市中宁县大战场镇的移民,开荒种地、盖房娶妻,在这里扎下根来。其中就包括全网粉丝超过700万的宁夏网红牧飒的父辈。如今,大战场镇户籍人口5.4万,实际居住人口却高达9万。在空心化严重的农村,这样的繁荣景象并不多见。一个西北小镇为何能“逆势上扬”?
如果说,大战场镇的上半场发展得益于便利的交通和灌溉条件,那么下半场的发展,则是紧紧抓住了前所未有的互联网机遇,精心培育出一株以网络主播为主角的电商“大树”。大战场镇的元丰村,更是成为网络主播孵化的一方“高地”,被称为“塞上主播第一村”。
走进“塞上主播第一村”
今年8月,“塞上主播第一村”的大红招牌被挂在了元丰村村口。不同于北方农村建筑的单一色调,一些网络主播家的砖墙涂满彩绘,摄像头、手机等图案告诉人们,这是属于元丰村的“新农具”。今年十一长假,3万游客涌进元丰村举办的美食节,两天时间营业额达到20多万元。元丰村党支部书记李杏梅感慨,3年的变化,比过去10年都大。
元丰村街道 张曦 摄
3年前的秋天,25岁的牧飒从一线城市回到家乡元丰村,发布了几条自己拍摄的乡村生活视频后,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在这个以回族为主的村子里,村民之间多为亲属好友,加上疫情居家,牧飒大火后教了几个亲戚拍摄短视频的简单方法,揉面切菜、舀水添柴这些村民司空见惯的场景,瞬时击中了网友内心深处最柔软的乡情,牢牢握住了流量密码。
阿蛋哥是牧飒的兄弟,在大女儿出嫁当天,阿蛋哥拍了一段传统婚礼的视频,没上过学的阿蛋哥甚至连文字都敲不出来。牧飒的姐姐问他:“你拍了咋不发出来?一天涨1万粉丝呢!”就这样,他以“宁夏阿蛋哥”注册了短视频账号,发出了第一个视频。“那时候随便拍一拍,哪怕做个肚包肉都很受粉丝欢迎。2021年9月,记得那天玉米特别绿,我的粉丝涨到了9万,我特别高兴,走路去牧飒家报喜,300米路程,到他家发现粉丝已经涨到了12万。”说起当时的场景,全网已有100多万粉丝的阿蛋哥依然难以置信。
在此之前,阿蛋哥在工地打混凝土、搬砖挣钱,妻子在家喂羊种地,一年只有过年休息15天,6个娃娃都在上学,日子十分拮据。“收入提高了,现在1年花的钱比过去3年挣的钱还多。我到处选品直播卖货,飞机火车四处跑。”阿蛋哥说。
“我不认字,第一次直播卖宁夏苹果,我紧张得腿抖不停,一只手按住腿,另一只手展示货。弹幕滚滚而来,我也看不懂,我老婆念到二年级,看字写文案都是她来。第一次开播,直播间有2万多人,我卖了一天一夜卖了20万元。”或许是职业倒逼技能提升,昔日的文盲阿蛋哥在经过两年的直播带货生涯后,已经认识大部分汉字,也能够在手机上打字。
看到牧飒直播间最多时有20万人,村民只有羡慕没有嫉妒恨,掀起了拜师学艺的浪潮。“乡村阿瑞”的大学专业是影视制作,他从天津返回元丰村,开启了与阿蛋哥不一样的主播人生。相比于阿蛋哥靠运气火出圈,阿瑞冷静分析了涨粉机制和带货风险,在做了一段主播积攒了30多万粉丝后,决定开设胡麻油加工厂,逐步退到幕后。
主播不在多,在于走多远
互联网的风口,往往在不经意间出现,嗅觉灵敏的群体才能快速接住这泼天的富贵。“让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流量成为新农资”,写在元丰村里的大红字,道出了生产力的变革。
“摆拍?吵架?攻击?不存在的!认认真真做好每一顿家常菜、认真选品带货,让网友看到主播的真心和农村生活的真实面貌,是全村主播的共识,谁也不会破坏来之不易的成果。”阿蛋哥说。
“粉丝就是事业的基石,大战场镇的网络主播特别珍惜自己经营的账号,特别宠粉。拍视频剪片子从不含糊,实实在在搞内容。”中宁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晓辉说。
半月谈记者走进大战场镇元丰村“党建引领先锋助农主播孵化中心”,会议室里“元丰村数字乡村辅导会”的LED灯还没来得及熄灭。院落一侧,一个个助农直播间里,枸杞蜂蜜、枸杞原浆、胡麻油等样品摆满货架。“灯火通明直播卖货是常态,每个直播间都配好了专网和设备。”大战场镇党委书记苏军平说。
大战场镇元丰村“党建引领先锋助农主播”孵化中心 张曦 摄
在经过数天的直播培训后,43岁的回族妇女马赋雅,在“双11”当晚拿下元丰村电商直播培训班考试第一名。“我第一次进直播间,按住紧张到快要跳出来的心,面对老师的提示,先同粉丝打招呼说:‘大家好,欢迎来到我的直播间。’”她对记者回忆起几天前的直播“首秀”。“直播中,一个IP显示为新疆的粉丝,一口气下了10单帽子,给我开心坏了。”1小时直播结束后,售出30顶手工帽子,马赋雅又马不停蹄地赶到镇上发货。
类似的电商培训,元丰村此前已经举办了11场,每次利用3到5天请专家讲授拍摄技巧、直播技能,每场学员几十人。“有村民特别会拍内容,有村民特别会带货,镜头一开,他们就像换了个人。”李杏梅说,近3年,元丰村直播带货营业额累计超过1.9亿元,打下了扎实的电商基础。
党建引领,双向奔赴
面对越来越多的村民希望从事主播行业,元丰村实施了“电商新农人助力乡村振兴”的党建项目,建设了“党建引领先锋助农主播孵化中心”,在主播集中、设施完善、环境良好的巷道打造了主播文化一条街。这一条窄窄的村道,诞生了牧飒这一宁夏的抖音“乡村守护人”,盛满了全国网友的乡愁乡盼。
中宁县委网信办主任麻云兴说:“为了避免类似‘东北雨姐’的网红塌房事件,我们网信办联合商务和投资促进局,从2021年起每年举办网络主播培训班,每期50人以上,将互联网法律法规纳入培训课程。”
“有些网络主播文化水平不高,带货直播过程中出现订单纠纷,党支部都是第一时间协助联系法律援助。融入的最好方式就是成为其中一员,我们鼓励干部也注册账号,加入网络主播队伍,拍摄一些展示风土人情、积极向上的内容。今年,我们还发展了一名网络主播入党,可谓双向奔赴。”苏军平说。
李杏梅自己也是一名网络主播,有2.9万粉丝的她经常分享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宣讲时事方针政策。“过去一人外出打工带动全家外出打工,现在一人做网络主播带动全村做网络主播;过去吆喝声只能围着摊子,现在直播间带货吆喝一嗓子十几万人听,一场直播卖货十几万元,主播的劲头就是这么攒下来的。”
在李杏梅身后,是大战场镇近年来涌现的网络主播照片墙。牧飒、车车姐、牛莹莹、马瑞……“仅元丰村就有44户人家干主播,粉丝1万以上的主播有32人。”李杏梅说。
“我们的网红经济刚冒头的时候,个别网络主播出现了模仿炫富、斗嘴等不文明行为,现在这种现象已基本杜绝。可以说网络生态治理成效是非常大的,干部与主播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有些网络主播发布作品前,会主动让政府部门审阅提意见。”麻云兴说。
中宁县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局长于振凯表示:“政府的引导方向与网络主播的发展需求是一致的,那就是齐心协力,把宁夏的风土人情展示给更多人,把我们的特色产品卖到更多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