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秩芳华启新程 西安火车站迎来了“她”的90岁生日

“旅客们,您已经到达古城西安了,您旅途辛苦了。”西安火车站南广场前响起80年代广播,退休多年的广播员张燕燕的这段到站广播,陪伴无数旅人走过漫漫旅途,成为西安火车站发展历程中一道独特风景线和温暖印记。

2024年12月27日,西安火车站迎来了她的90岁生日。这座承载着无数旅客记忆与城市发展脉络的火车站,在90年的风雨历程中,历经沧桑巨变,从最初的建成经历了3次扩能改造,成为了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其发展历程也是一部铁路奋斗史与城市发展史的生动写照。

图片

经典建筑承载城市记忆

回溯到1934年12月27日,陇海铁路潼西段全线铺通至西安。1936年西安火车站站房建成,以其独特的唐代建筑风格的站房,在当时格外引人注目,《西京日报》曾盛赞其美观。作为一等站,它的建成意义深远,不仅推动了西安火车站附近工商业发展,改变了城市布局,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方便了人员流动,还为西北地区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抗日战争时期,尽管遭受日军空袭,西安火车站依然顽强挺立,在战火中坚守运输生命线,为抗战物资运输和人员往来提供重要支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安火车站踏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广场东西候车室,长椅都没有,行李房原来是设备简陋,特别是在西安火车站东头,交付行李的地方,地面都是坑坑洼洼的,旅客行李都拉不过来。”97岁的退休职工郝来珠回忆建国初期,西安火车站广场东西候车室设施简陋,运输条件艰苦,但即便如此,西安火车站依然承担起繁重的客货运输任务。

图片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人口流动激增。西安火车站承担起更加繁忙的旅客、货物运输任务,旅客发送量逐年走高,年发送旅客从1952年的148.81万人次增长至1978年的580.61万人次。1984年西安火车站启动第二次扩能改造,1985年12月15日,西安火车站新候车大楼竣工启用,成为西安新地标。而那座自动扶梯也成为了旅客拍照打卡点。

“当年西安火车站的主楼高大气派,全陕西就只有我们车站候车室有自动扶梯,好多市民专程跑来就是为了参观自动扶梯。”客运值班员谭仲元说。

小小车票便捷旅客出行

“不用熬夜排队了!这是我最直接的感受。”务工人员房建宁说,“以前从老家要提前一天到西安,连夜排队买票,现在当天到就可以。”

八十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南下务工流开始出现,为了购买车票,售票窗口前经常是排着长长的队伍。 1988年,第一代硬纸板火车票诞生,车票还是靠售票员从木箱子里一张张抽出,再手工扎日期、填座次。九十年代开始实行电子售票,“纸质票”被“软纸票”取代,淡粉色的车票上印有条形码。1996年,西安火车站成为全国首批微机售票试点火车站,让西安火车站售票业务从“做手工”到“敲键盘”,售票速度从几分钟压缩到几十秒。

“当时微机售票刚推行时,我带着大家一起一点点攻克、一点点学习,哪个同志学会了微机售票,经过考试合格就让他上岗。”时任站长韩秉钧积极争取试点机会,让西安市民购票更加便捷。

从2010年起,互联网购票功能进入大众视野,旅客可以通过12306网站进行车票购买;2011年下半年,部分地区车站已经可以刷身份证进站乘车,这也代表火车票开始进入“无纸化”时代;2020年全国普速铁路推广实施电子客票,西安火车站也实现了“无纸化”。

扩能改造打造城市地标

“小时候回巩义老家,我记得要7、8个小时,郑西高铁开通后俩小时我就能到家了。”赵女士想起在西安火车站坐的郑西高铁列车依然记忆犹新。

2010年,西安火车站迎来西安至郑州高速铁路,国产“和谐号”高速动车组从西安火车站出发,使西安到郑州的时间由原来6小时缩至2小时内。2023年,西安火车站首次接入进京G字头高速铁路动车组,西安与北京等地的时空距离被急速拉近。

2021年12月31日,西安火车站改扩建工程竣工。扩建后的西安火车站由原来6台11线增加到9台18线,设计年旅客发送量4800万人次,成为拥有高架候车室、南北双广场、双站房、双地铁接驳,多通道、立体化、零换乘的综合交通枢纽。

近年来,西安火车站致力于满足日益多样化的旅客出行需求,已经开行了赏花专列、研学专列、马拉松专列、球迷专列等多趟定制化旅客列车,并推出了一批精准、个性化的客运服务产品。下一步,西安火车站还将充分发挥铁路运力优势,整合资源,积极融入旅游市场,根据不同客户需求,进一步推出更多主题客运服务产品,为助力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运力保障。

图片

如今,俯瞰90年的西安火车站,600年前的明城墙和1000多年前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在物理空间上形成了独特的“站、宫、城”结构,展示着西安这座国际化现代大都市的独特魅力。北出逛大明宫、南出登古城墙,成为不少游客来到西安的新体验。

未来,西安火车站在新时代将继续前行,以创建一流品质客运大站为目标,融合历史文化遗产与现代交通功能,不断优化服务与运力调配,传承老一辈铁路人的奋斗精神,持续为旅客提供优质出行体验,助力城市与区域发展迈向新高度。

(本报记者 周生来)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