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发改委召集交通、民航、工信、公安等部门召开相关会议,宣布低空经济司挂牌成立。此外,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低空经济等纳入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
低空经济打通资金与管理机制瓶颈,产业化有望加速推进。低空经济具较高的重资产属性,地方政府在低空经济产业化的发展中担当“出钱出力”的关键角色,即既要推动低空起降场、空管系统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也需探索建立低空空域、飞行器等的管理机制。12月25日两大重磅消息的发布标志着地方政府层面的两大难题将逐步得到解决。
资金方面:《意见》明确在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方面实行“正面清单”管理,将生物制造、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等纳入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此外,提出提高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的比例,以省份为单位,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专项债券规模上限由该省份用于项目建设专项债券规模的25%提高至30%。《意见》的出台有望助推地方政府加速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并更好撬动社会资本,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
管理机制方面:早在10月18日,《科创板日报》即报道国家相关部委拟成立低空经济专管司局,12月25日低空经济司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低空经济自上而下的管理机制正式开始打通。根据发改委,低空经济司主要解决低空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如空域管理、安全监管、技术标准等,规范行业发展秩序,保障低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低空经济司的成立有望形成全国统一的低空经济管理、监管、技术标准,地方也或有望成立对应部门,推进自上而下体制机制的打通。地方资金端与管理机制端问题的逐步解决有望推动低空经济加速走向产业化。
展望后市,继续关注低空经济政策完善、生态优化、试点推进、适航取证进程。政策完善方面,重点关注行业标准的完善与空域放开进程;生态优化方面,目前低空经济司已正式成立,后续重点关注地方性司局部门设立进程;试点推进方面,当前合肥、杭州、深圳、苏州、成都、重庆六大试点城市已初步确立,重点关注后续试点文件相关规划,本地产业链配套企业有望优先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