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杰出医师”王梅云:奋斗半生 推动我国神经影像学跻身国际前列

原标题:为有暗香来

河南日报记者 樊雪婧 师喆

人物名片

王梅云,河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医学影像研究所所长,河南省医学影像中心主任。中国放射学界首位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国内首位国际神经血管疾病学会主席、国际医学磁共振学会理事会理事及精神成像学组主席。

长期致力于医学影像新技术研发及在重大疾病诊疗中的转化。获得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原学者等荣誉称号。获得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4项、中国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一等奖及项目奖金奖、2023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佳女性发明奖等奖项。

12月下旬,地处中原的河南,尚未到梅花开放的时节。

而一株生长于河南的“梅”,却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又一波盛放。

经过层层筛选,上榜“国家杰出医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疾病智慧诊疗专项,均为河南省唯一;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2024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接受世界上最有名望的科学杂志之一《自然》(Nature)专访……

图片

这段时间,好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作为话题中心人物,河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王梅云却始终云淡风轻。阅片、会诊、研讨、带教,每一天,围绕医学影像诊疗与研究的工作千头万绪,在她这里井然有序。

对待科研,她像枝头的梅,坚韧不拔,傲骨铮铮;面对成就,她又像天边的云,飘逸淡然,宠辱不惊。

“我做的都是最普通的事。”王梅云从未停下努力前行的脚步。做临床、搞科研、带学生——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图片

王梅云(右二)为患者进行治疗。受访者供图

凌霜

身体不舒服,却又无法第一时间判断问题出在哪里,“拍个片子”就显得非常必要。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医学影像开启了崭新一页。如果说临床科室是与疾病战斗的一线战场,那么医学影像科医生就是侦察兵,为临床医生精确导航。

“精准医疗,影像先行,诊断正确是治疗疾病的关键。”作为医学影像领域专家,王梅云带领团队长期致力于重大疾病医学影像诊疗与研究工作,为重大神经疾病的精准诊疗提供新技术,推动我国神经影像学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然而,30多年前,王梅云还不了解影像学这个令她奋斗半生的专业。

1990年,18岁的王梅云填报的高考志愿全是医学院。

“我小时候,妈妈身体不好,一到冬天就犯哮喘,只能去村里的卫生所输液缓解。”王梅云说,看到妈妈每年冬天喘不过气来的痛苦样子,小小的她有个朴素的心愿:想学医,想把妈妈的病治好。

她成功考取南京铁道医学院(现为东南大学医学院),因为成绩优异,被从临床专业调剂到刚刚开设的医学影像专业,成为该专业首批学生之一。

“那时候对医学影像所知不多,只知道X射线,还担心有辐射。”一心向往临床医学的王梅云对医学影像专业“一百个不满意”。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和影像学的迅猛发展,她渐渐产生了兴趣,开始了对影像诊断技术的不懈追求。

影像医学是新设备、新技术高度集成的交叉学科,新技术不断涌现,疾病谱不断变化,必须不停地学习。王梅云认准医学影像专业一路苦读,在首都医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她申请到了去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的机会。

2008年,身处大洋彼岸的王梅云遇到了来自老家河南的访问团。是否接受家乡诚挚的邀请,成为摆在她面前的一道人生选择题。

那时的她已经在国际顶尖医学院做研究,同为河南人的丈夫在计算机领域也发展顺利,夫妻俩已经在美国站稳了脚跟。

但,想回家、想为家乡做点事儿的念头始终在王梅云脑海中盘桓。2008年年底,这朵漂泊在外的“云”,坚定地选择回归故乡。

“16年来,很多人问过我‘回来后不后悔’,我的答案始终是:能为家乡做点实事,我很高兴,从来没有后悔过。”她依旧柔声细语,但语气坚定。

绽放

12月9日,在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王梅云作为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坐在第一排,如凌霜之梅绽放,意气风发。

获奖的项目是脑疾病个体化磁共振精准引导无创治疗关键技术创建与应用。脑疾病、精准、无创,三个词放在一起,足以打动人心。

在医学科学研究中,大脑是科学家们所知甚少的“自然科学最后一块疆域”。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孤独症、抑郁症……全球超12亿人被脑疾病困扰,临床治疗的方法却十分有限。

王梅云记得,十多年前一名病患确诊了阿尔茨海默病,其老伴是脑梗后遗症偏瘫,只能靠一个女儿照顾。这一幕刺痛了也同为女儿的她。

经颅磁刺激是脑疾病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因治疗靶点定位依据传统模板来进行,难以精准定位,所以治疗效果不稳定。

一头是无法获得精准治疗的病患,一头是发明了几十年的脑功能成像技术难以做到个体化精准诊疗。

脑疾病大多是大脑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功能出了问题。比如,抑郁症是情绪环路出了问题,但让患者做常规核磁共振,却检查不出异常。大脑拥有上千亿个神经元,神经元之间有复杂的神经纤维连接,通过百万亿个连接点,形成神经网络和主导各种脑功能的神经环路。

无法知道具体哪里坏了,怎么修?

想要从中找到精准治疗的靶点,有人说不可能。王梅云不服气,暗暗和它较上了劲儿。

一边留心收集大量案例,从中寻求突破;一边与哈佛大学教授合作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10年间,王梅云仿若在一个巨大的迷宫中寻找一颗宝石,只能远远看得见光却摸不着,她走过弯路也碰过壁,影像学、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相关知识和处理手段都被用上了,屡试屡败、屡败屡试,摸索着、行进着,她硬是撑了下来。

抽丝剥茧般,那颗宝石找到了——个体化脑功能成像技术成功了!

“我们管它叫电子药,不用开颅,无需麻醉,在影像科就能把病人治好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那一刻,王梅云是高兴的,也是自豪的。

基于个体化脑功能成像技术,她与合作团队首创了经颅磁刺激个体化治疗靶点精准定位新方法,对每一位患者,精准定位出脑异常功能区。靶点准了,治疗效果也好了。这几年,王梅云团队开展了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孤独症等多种神经疾病和精神疾病的无创治疗,效果显著。

2019年,王梅云和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专家一起,完成国内首例帕金森病震颤“磁波刀”治疗。当“磁波刀”指向靶点,患者的手瞬时不抖了,现场专家都惊呼神奇。

她的多个首创成果,让磁共振引导下的无创治疗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国际医学影像领域发出了中国声音。

沁香

“小伙子,你的耳鸣有办法治了!”今年,王梅云团队联手耳鼻喉科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成功治疗一名患者的耳鸣,这也是在全球首次探索用磁共振个体成像技术治疗耳鸣。

说起来,事出偶然。一个平常的日子,耳鼻喉科专家和王梅云说起耳鸣患者增多,耳鸣机制复杂,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个体化成像能治耳鸣吗?”“没试过。”“理论上可用不?”“应该可以。”一项造福患者的耳鸣治疗在门诊走廊的邂逅中启动了。

实际上,偶然绝非偶然。让个体化成像技术等一系列科研成果应用到更多领域、造福更多患者,一直是她不变的初心。

“运气不错,一个月就找到了!”简单一句话,实则面临重重困难。关于耳鸣的靶点,全球都没有现成资料可供参考。王梅云便带着团队在听力神经环路中,挨个尝试。功夫不负有心人,靶点找到了,定位精准了,治疗效果也跟着提高了。

王梅云还将“磁波刀”应用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病症治疗,让治愈疾病和保留子宫不再陷入两难。

王梅云一直希望,以最小的伤害来治愈患者。相较于外科手术,尽管“磁波刀”被认为是无创的,非常安全,但她希望能做到100%的无创。

冲着这样的终极目标,王梅云将研究重点放在神经调控和开通血脑屏障方面,她坚信这两项技术有更为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9月3日,“王梅云中原学者工作站”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成立,王梅云把最新的影像技术也带去了哈密。此外,王梅云在全国牵头成立了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微无创诊疗专委会,并当选为首届主任委员。

专家、教授、临床医生、科学家、发明家……似乎很难只用一种身份来定义她。

让她自己来定义,她说,更喜欢“临床科学家”。

在她看来,科研的目的是治病救人,临床问题就是科研最好的切入点,这样的科研才能更好回归临床、服务临床。王梅云常给学生和前来培训进修的年轻医生说,在临床中,科研无处不在,每一个概念、每一项技术的革新是科研,每一个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发展也是科研,都会推动医学的进步。

对待学生,王梅云就像是对待自己的孩子或家人。她了解每个学生的长处,因材施教:对“科研型”的,她就提供系统化的科研培训;对“技术型”的,她就手把手教临床技术。

这两年,国内外不少机构向她发出邀请,她却坚定选择留在河南,“这里是我的家,能为家乡做些事,让家乡变得更好,何乐而不为呢!”

科学家寄语

以科学之力佑护生命

在医学影像领域,我们肩负着技术革新的使命——精准助力临床实践,护航生命的健康与尊严。特别是在脑功能诊断与治疗这一前沿阵地,每一次突破都是对未知世界的勇敢探索,是为守护人类健康作出的努力。

科研工作是一种崇高的责任,它不仅推动医学的进步,更承载着社会福祉的厚重期待。在这条布满荆棘的道路上,挑战无处不在。

对于年轻的科研工作者而言,我愿你们坚守初心,勇于创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探索真理为信仰,以服务人类为己任,不断攀登科学的高峰,让每一分努力成为推动医学进步的重要力量,每一个成果成为推动时代进步的坚实阶梯。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