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中淘金|“土生土长”的仿真熊猫 年产值已超过2000万元

AI划重点 · 全文约1613字,阅读需5分钟

1.成都一家仿真熊猫制造企业“西柚熊猫”年产值已超过2000万元,产品远销海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

2.该企业制作的仿真熊猫外形特别像真熊猫,还能发出大熊猫声音,其中“花花”和“萌兰”两款毛绒玩偶销量最好。

3.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刘滔和团队在制作过程中严格把关,从毛皮手感、材料蓬松度等方面进行考究。

4.除此之外,刘滔还计划将仿真熊猫与四川成都的非遗技艺进行联动,如结合非遗竹编制作帽子等配件。

5.刘滔希望打造“属于中国人的高端大熊猫礼品品牌”,并建立“熊猫王国”博物馆,展示多元的大熊猫之美。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大熊猫都是黑白的、圆圆的,到底怎样一眼区分谁是谁?”面对网络上关于大熊猫的讨论层出不穷,在“西柚熊猫”总经理刘滔看来,每一只大熊猫都有自己独特的外貌特征,完全能够“一眼区分”。

“你看,‘花花’的嘴巴扁一点,‘萌兰’的鼻梁高一点。”刘滔手中拿着工厂里制作的仿真熊猫介绍起他眼中的熊猫特征,这两款毛绒玩偶也是目前销量最好的产品之一。这些外形特别像真熊猫,还能发出大熊猫声音的仿真熊猫,不仅火出成都,更是远销海外,已经累计定制仿真熊猫5万+,走向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参与仿真熊猫制作的手工艺人共计百余人,大熊猫玩偶年产值超过2000万元。

图片

如何用好熊猫元素,丰富成都熊猫文创产品打造?在熊猫玩偶制作中,还将结合哪些传统成都文化进行再创新?记者走进这家“土生土长”的仿真熊猫制造企业,了解他们与大熊猫的故事。

首创仿真熊猫

“花花”玩偶初次亮相就火了

2021年7月,大熊猫“花花”一周岁生日派对上,刘滔团队的原创产品“超仿真坐姿大熊猫花花”首次面世便引起轰动。现场粉丝惊叹“花花”跑出来了,与其合影的粉丝排起了长龙。

回家后,刘滔团队又拍了一个短视频,上传到国内外的短视频平台。这条视频“一下子爆了”。抖音浏览量超过1亿次,面向国外的短视频平台Tiktok的播放量也有1亿次。

仿真熊猫一炮而红,无数订单接踵而来。每一只仿真熊猫都需要进行缝纫、填充、修剪、造型等50多道工序才能制作完成,为保障品质,刘滔不敢大量接单。第一个月,刘滔和伙伴们只做出了40只大熊猫玩偶。

图片

“我们做一款这种仿真大熊猫,从毛皮的手感,到材料的蓬松度都有考究。但仅仅保持大熊猫的外形对我们来说还不够,必须要抓住大熊猫的神态。以眼睛为例,为了让大熊猫的眼睛更有神,我们试了很多种方式,比如调整眼距时,我们都是用尺子去量,一点点尝试出一个最满意的效果出来。”刘滔说。

图片

选材基本确定好后,刘滔和伙伴们全城广发“英雄帖”,四处寻找经验丰富的修剪手艺人,跑遍了大大小小的理发店,与一个又一个美发师交流,想找到经验丰富的师傅加入团队,但始终没有收获。最终刘滔和3个初创伙伴,带上理头发的推子,在房间里足足闭关了3个月,交付了首批生产预售的200只“花花”玩偶。

“第一只玩偶寄给了一个维和部队的官兵。对方此前看到我们的短视频,然后联系上了我,说自己短暂回国休假,在即将前往非洲执行维和任务前,想买一只‘西柚熊猫’的大熊猫玩偶,送给战友。”

首次联动非遗

还将完善文化IP产业链

随着生产走上正轨,刘滔也思考起如何将大熊猫形象与四川成都的非遗技艺进行联动。目前,已经开始尝试结合非遗竹编,给仿真熊猫制作帽子等配件,用蜀绣、蜀锦制作玩偶衣服。“想让我们的用户在使用或赠送玩偶过程中,理解和欣赏大熊猫文化的魅力,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成都,依托大熊猫超级IP进行产业资源转化的实践数不胜数。熊猫文化以其受欢迎程度无处不彰显其蕴藏的经济合作、科普传播等多重价值。不过,文创IP的现状也引起了刘滔的思考,在他看来,全球的超级文创IP动不动就是上亿的产值,其中大部分的变现是靠IP衍生品(IP商业授权产品)。因此,如果一个IP的形象和基因不太适合产品化的话,那就会失去超级IP的可能性。

图片

“目前,还没有全球影响力的大熊猫文创IP,我认为首先是缺乏成熟的文化IP产业链,其次缺乏时间和经验的积累,还有就是文创必须具备强有力的商业属性,产品背离基本商业逻辑的结局就是自嗨和库存。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努力和尝试的方向。”刘滔在接下来的目标是,希望打造“属于中国人的高端大熊猫礼品品牌”,并依托其开创系列子品牌,产出拟人化、体验化的可爱大熊猫潮玩和数字文创。其次,建立“熊猫王国”博物馆,将大熊猫与艺术、科技等结合,展示多元的大熊猫之美。

去年刘滔和小伙伴们率先发起并实行“Panda-ESG”,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原则应用于大熊猫文化传播、文创开发和生态保护的战略,刘滔也呼吁更多企业加入Panda-ESG行动中来。与此同时,刘滔也提及了版权问题对大熊猫IP产业链产生的影响。他期待,相关部门能够完善真实动物的版权保护机制,从知识产权的角度出发,推动企业进行IP的良性开发,避免无序的同质化竞争。“让更多熊猫相关企业能有序建立链接,扩展产品的功能性与实用性,让我们成都的大熊猫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李菲菲 供图 西柚熊猫 责任编辑 常莉娟 编辑 王钟婧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