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前草、龙葵、白花蛇舌草……在晋江市英林镇东埔村,今年75岁的乡村医生吴水木打造了一座“中药百草园”。
百草园占地130多平方米,40多种中草药生机勃勃,成为村民健康和文化传承的绿洲。他不仅为村民提供免费的中草药,还致力于传承中医药文化。日前,福建卫生报记者探访了吴水木的百草园。
“薄荷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与咽喉,是夏日解暑的佳品。”吴水木向记者介绍。他每天下班后都会来园内浇水,定期除草,精心培育每一株草药。
谈及建设百草园的初衷,吴水木表示:“为了服务村民。”三年前,他将原本的菜地改造成了中草药园,如今园内已有400余株中草药。每种草药都有专属标签,详细介绍其名称和用途。
“只要村民有需要,可以直接来采摘。”吴水木介绍,百草园的建成,不仅方便了村民使用中草药,还吸引了周边学校的关注。学生们在这里化身“小神农”,在老师的带领下认识药材,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吴水木拥有50多年的行医经验,1970年结识军医后开始学习中医理论,1986年取得执业资格。作为东埔村卫生所的驻点医生,他和另一位村医共同负责全村2000多名常住人口的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
晋江市英林中心卫生院负责人表示,吴水木以其热情、仁爱之心和精湛医术,深受村民认可。尽管没有先进的医疗设备,但吴水木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默默守护着村民的健康。
年过古稀的吴水木表示,他希望尽己所能,把百草园打理得更好,并将多年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为村民健康保驾护航。吴水木的“神农百草园”不仅是一个中草药园,更是一个传承中医药文化、服务社区的典范。
医共体助力
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吴水木搭建共享中草药园服务基层民众,只是近年来晋江市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福建医院)助推中医药下基层、开展分级诊疗的一个缩影。
作为晋江市医院(上海六院福建医院)医共体成员单位之一,2014年,晋江市英林镇中心卫生院中医馆正式投入使用,以其独特的中医药特色和优质服务,成为当地社区居民健康的守护者。2017—2022年间,上级主管部门拨款37万元,提升卫生院中医馆的内涵建设,中医馆成了卫生院的重点和特色科室。
去年12月,家住晋江英林镇的蔡女士因腰椎间盘突出导致活动受限,疼痛难忍,无法行走,由家人搀扶着来到卫生院中医馆就诊。接诊的中医骨伤科洪晓明医师为蔡女士细致检查,运用针灸、推拿治疗等中医康复特色疗法,仅三天,蔡女士的疼痛感消失,行走恢复正常。
今年4月中旬,蔡女士有事前往香港,因事务繁忙,突发颈椎病,疼痛难忍,且无法转动,蔡女士急忙从香港返回家乡卫生院中医馆就诊,经过两天左右治疗,疼痛僵硬等症状消失,效果显著。两次诊疗均获得良好疗效,蔡女士心中十分感激,特意送来锦旗表示感谢。蔡女士真诚地说:“真的是又惊喜又意外,原先动都动不了,现在行动自如,亲身体会到了中医治疗的神奇之处!”
在英林镇中心卫生院中医馆,像蔡女士这样受益的患者还有很多,中医馆开展6类10项以上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包括针灸、拔罐、艾灸等,充分发挥中医特色,深受患者好评。特别是近年来,总院国医馆康复医学科专家定期下沉支持卫生院中医馆建设,通过传帮带,明显提升基层医疗技术水平。中医骨伤科作为中医馆的特色,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发展,多途径综合治疗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等,疗效显著。
晋江市英林镇中心卫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医药技术在基层有很强的生命力,也有它发展的土壤,希望通过努力,让中医药技术在基层能够开花结果,能够让更多的群众接受适宜的中医药的诊疗,来达到去除病痛、救死扶伤的作用,能够更好地服务周边的群众。
(张鸿鹏 陈丹红)
来源:福建卫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