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剪市镇:垃圾分类“落地有声”,乡村底色持续擦亮

华声在线讯(通讯员:简彬 杨舒宜)垃圾分类投放成习惯,乡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近年来,为了在广大群众中积极推广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剪市镇妇联组织巾帼志愿者广泛动员辖区群众参与垃圾分类,不断深化群众对生活垃圾分类的认识,持续构建绿色、和谐、美丽的家园。

图片

志愿者开展垃圾分类活动

12月26日清晨,走进狮子殿村,门庭整洁、绿影婆娑、景色宜人,使人不禁感叹环境的优美。在村中环绕了一圈,几乎家家户户的大门外墙边,垃圾桶都按照是否可回收的标准分别摆放着。

图片

现场指导垃圾分类

如今的乡村美景不是一蹴而就的。一人不成众,独木难成林。垃圾分类需要靠村民群众一起参与,齐心协力才有成效。为了让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巾帼志愿者们还通过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发放垃圾分类宣传页、进行垃圾分类互动答题游戏等形式使垃圾分类观念深入人心,发动各村(居)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党员志愿者入户宣传、召开屋场会、沿街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带动身边的人逐步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除积极宣传外,该镇还强化垃圾分类实践体验,激发居民参与热情。通过招募志愿者参与实地垃圾分类投放体验,村干部通过现场指导,帮助居民正确分类投放垃圾。同时引入季度“红黑榜”机制,对垃圾分类的优秀行为进行表彰和奖励,对不足之处进行提醒和纠正。在常态化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的过程中,重点寻找一批“绿色家庭”示范户,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镇广大家庭主动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实行生活垃圾减量分类,积极参与“最美家庭”“最美庭院”建设等主题活动,争创“绿色家庭”。

现在垃圾分类已经成为村民每天生活的一部分,每天清晨,村民自觉将垃圾按标准投放,一会儿工夫,便有环卫工人收集,快捷且整洁。

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它考验着每个人的耐心和决心。下一步,剪市镇将积极探索垃圾分类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通过常态化的志愿服务,引领广大妇女和家庭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活动,不断提升群众的自觉分类意识,让“绿色行动”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