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日报报道,南京初一学生孔弈涵从小就喜欢古生物化石,而非生物学专业的家长不仅不扫兴,还为孩子的爱好与梦想助兴。8年时间里,全家利用寒暑假,跋山涉水在全国各地“寻宝”,采集了近万枚化石;班主任得知孔同学有这个爱好,也没扫兴,还把他这些年收集到的古生物化石和生物标本办成了作品展。办展期间,孔同学班上的同学承担了志愿接待工作,全校师生都来参观,还影响了一些同学周末假期在本地“寻宝”。
如今,在教育领域流行做一个“不扫兴”的家长和老师,需要尊重与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最终给孩子形成良好的成长生态。不过“不扫兴”的教育方式并不是不干预,更不是一味迎合。尤其是青少年阶段,家长与学校对于孩子兴趣的评估与引导更为关键。
家长和老师不扫兴其前提是首先要分辨“兴”的价值,是否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是否能激发起孩子的求知欲,让孩子通过“兴”获得知识或情感等层面的正向激励。以孔同学为例,他对化石感兴趣,建立在喜欢通过阅读研究化石背后的科学知识,喜欢不断深入大自然的户外探寻,这样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兴”当然不该“扫”。
一旦确认好这样的“兴”值得去追求与探索,那么“不扫兴”是前提,更关键的是如何“助兴”。从孔同学的案例看,其家长陪伴着他一起去探索,学校为他组织展览,这都是值得点赞的“助兴”。
从报道来看,更好的“助兴”其实是教会孩子围绕着自己兴趣,更有条理与规划地去做事情。在孔同学家里的客厅小黑板上,妈妈写了三句“初一寄语”:吃好、喝好、睡好!规划好时间、管理好生活,养成一个好习惯。孔同学也深知必须提高学习效率,形成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这样才能挤出更多时间来研究自己的兴趣。
不是放纵式的“不扫兴”,更不是无条件的“助兴”,家长与老师的心态、认知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核心是让孩子为了自己的兴趣与梦想,而担负起的自我管理与规划的责任,形成良好的内驱力,为兴趣与好奇心而学,而生活。(范杰逊)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