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欣伟:抓住闭店这一波流量

每逢年底,总逃不脱盘点这个常规动作,今天来谈谈那些离我们而去的商场。

但本文重点不在商场,而是关注“闭店”这个过程(或者说环节);

也不想关联城市更新,到值得想想其和房地产尾盘销售有无借鉴。

美人的眼泪、鳄鱼的眼泪,都是真实的眼泪,为什么结果和定性截然不同?

图片

一、真关门和假跳楼,受众的免疫力截然不同

随便板板手指,这两年上海宣告关闭的商场就有(但不限)梅龙镇广场、星游城、太平洋百货徐汇店和上海置地广场等多个耳熟能详的品牌。

关闭的理由就不展开了,明的、暗的、能摆上台面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等等,但至少从上述四个分别位于南京西路“梅泰恒”、徐家汇CBD、南京东路“中华第一街”的各自地段背书来看,李超人的地段说不是屡试不爽的救心丸。

闭店,总是出于商家不得不承认&不得不做出的决策,对于消费者而言,心里也往往不是滋味,不仅是因为曾经陪伴的情怀,也可能出于兔死狐悲的我自犹怜,还可能毁损了心中的图腾不再,按照网络的说法叫做人设坍塌之后的一地鸡毛。

当年有多风光,今天就有多落寞,那些“看着TA起高楼、看着TA宴宾客、看着TA楼塌了”的咏叹背后不仅是文艺范,更多是反射到自己的感怀。

所以,不管出于何种内心触动,一俟闭店的消息传出,市民百忙之中都要再去光顾的愿望反而会强烈,甚至强烈到非去不可“送一程”的地步,彼时曾经自洽的懒惰理由都烟消云散,这是今天这个时代里仅存的强打精神。

图片

强打精神自然就会引发“强打消费”,虽然这款为消费而消费的动机有点非刚需,但至少通过实打实的埋单行为构成了营业额,到处都可见到诸如“闭店前一个月,人流量翻番多少,销售额大涨数倍”的因果关联,所以闭店能带来一波销售,这个观点没毛病吧?!

商场如此,那些规模不及商场的品牌店当然也会因为曾经的存续导致如今终止而引发感慨,从而带来“告别经济”,包括最后一次到店、最后一次聚会、最后一次拍照,当然也带来最后一次消费。

远的不说,仅2024年就信手拈来:(新天地)星巴克、唐宁书店、城市超市、天泰、宝燕壹号、赤坂亭、桃园眷村(仅剩一家)、(吴江路)小杨生煎、振鼎鸡(新乐路创始门店)、正豪大大鸡排以及其他小众不知名品牌,每到手机上刷到相关资讯配着视频,本能反应已经从一声叹息变成了“关门前争取再去一次”的提上来完成,毕竟用脚投票才是真爱。

但闭店经济一说,要剔除一块阴影面积,那就是套路了好久的假闭店:最早在上海闹市的福州路等文化产品销售地段,以“最后清仓”的名义长期售卖那些不清真假的“宝贝”,起初也不乏流量和销量,只是“最后几天”往往在模拟时间停摆,久而久之也就见怪不怪了,当然所谓的跳楼价也成为了智商税。

图片

二、情怀归情怀,(有无)狠折才是关键

好了,既然开店是一门生意,闭店不可否认也至少是一盘生意经。

别去相信什么“一件不留、清空为止、省却物流、不计成本”的口头逻辑,如果站在一个客观、冷静、理性甚至案例的角度来看,闭店——隶属于营销科目。

为什么要提前三个月甚至更长的提前量,来释放闭店消息?

闭店阶段的销售总是和打折、促销、特卖等专项脱不开关联!

为了应对闭店的客流,业主方往往会提前增加人手来参与营业。

所以,不同立场就有不同视角,更有不同结论:

——你以为的情怀,或许是商家的最后一波营销;

——你以为的悲切,可能是商家的最后一次收割;

——你以为的同情,往往是商家的最后一次套利。

当然无可厚非,毕竟:开不下去≠活不下去,更不等于“给钱就卖”。

在之前上述某知名商场的闭店营销中,就传出“因承诺全场三折蜂拥而去”的市内热搜,结果也传出“除了极少数,基本都是八折起”的意兴阑珊,闭店促销的业绩几何暂且不论,但其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对慕名而来粉丝们的情怀打击,也就被舆论大度地一笔带过了。

图片

一笔带过不代表从未发生,所以还是要还原闭店的全过程来客观推演闭店营销。

首先,情怀归情怀,不辅之以折扣的粗放收割,往往无法实现“爆发增长”;

其次,单一品牌的促销统筹相对容易,但单一品牌的闭店姿态往往“爱谁谁”;

再者,商场需要统筹品牌店,统一折扣并不容易,所以消费者误导其实是误解;

第四,这一波闭店流量中,恪守“折扣为主情怀为辅”的策略才可望有转化率;

最后,不因闭店而在品质、服务、商誉等可被降维原谅,“来都来了”未必有效。

所谓的善后工作其实并不容易,闭店与该商家彻底歇菜是两个概念,所以特别是在老客户平移、前期积分活动、充值卡余额等琐碎流程中,看似是“一段尾巴”但不能一断了之,否则毁损的就是品牌,那就是火势蔓延的结果不堪设想。

图片

三、地产的压轴巨献中,不能降价怎么卖?

闭店和房地产有什么关联?

看起来,两者貌似差别更大:

——闭店是尾盘销售,但折扣出清是标准套路;

——房地产也有尾盘销售,但房地产却要冲着“压轴巨献”而去的。

说到底,闭店是降价,(房地产)尾盘则要一分为二:

1、部分所谓的鸡头鸡脚,可以顺势而为地降价销售;

2、成批量的新房,往往因为“位置更好”和受制于“低开高走”而必须涨价。

再去追溯规划排布和定价策略没有价值,即使在房地产已经进入价格下跌的第三年,新拿地的房企或项目也依旧会抱着“时间换空间”的大方略来制定产品落位和定价策略,几乎没见过“先把楼王拿出来卖”的消极应对,倒是“先把楼王拿出来昭告天下用以掩护低价房源去化”的兵分两路时不时可见。

图片

至于尾盘降价,就算事先对未来市场走向并不乐观,但也绝不会&绝不敢前期就定下“未来降价”的基调,毕竟购房者接受不了、领导接受不了,连团队也会因为“灭自己威风”而接受不了。

所以,不管尾盘是真是假,降价两个字是断然不能说出口的,但市场又是前途未卜的不可确定,彼时“悲情”的两面性运用就显得必要,毕竟假作真时真亦假,营销者(操盘手)心里有数,一切根据售卖的商品而随行就市。

就像商场闭店的促销环节中,消费者往往会发现“好货不怎么打折”甚至“不参加商场活动”的高冷,尾盘销售中也只有靠变电站、垃圾站、高架、地铁等房源才会拿出一定折扣来换销量,楼王或真正的优质房源往往都是“不参加商场活动”的。

退一万步讲,就算真的到了“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地步,出于对老业主的反水忌惮,就算真的必须降价也会采用“赠送附加价值、提高渠道佣金、第三方返佣(给购房者)”的变相方式来守住价格高地,维护整盘信心。

图片

关门这件事,后缀到底该大吉还是大急,其实因人而异,而且事后才有定论。

但是对于关门这件事,事先要“敢想”才能提早纳入营销环节,以早作应对。

其实不仅是上海人热衷于“轧闹猛(凑热闹)”,天下的消费者及其人心都是趋同的,因为尾声而来的原始冲动里,感性驱动但理性消费,所以商家要敢于——降维换位思考,才能认清人性&理解人心,让最后的谢幕得以各取所需,毕竟眼泪也是有价值的。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