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李政,甘肃正宁人,庆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庆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张俊彪文学艺术研究会理事。有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高教研究》《华文月刊》《中国审计》《人民日报经济周刊》《陇东报》等报刊。曾获中国高教学会(国家级)、甘肃省教育厅及陇东学院等多项奖励。
王录情怀
李政
有人说,历史是一面镜子,既映照着曾经烟火弥漫的沧桑岁月,也折射着令人神往的梦想和未来。人类社会之所以绚丽多彩、历久而弥新,正是因为那一段段鲜活生动的历史事件、一个个影响深远的历史人物、一帧帧珍贵而凝重的历史留存,成就了璀璨而悠久的历史文化,谱写了人类崇尚文明、追求真理、期盼和平的新华章。
经过一场阵雨的漂洗与降温,夏日的陇东大地顿时变得更加云蒸霞蔚、清爽可人。沿着新开通的银百高速驱车前行,公路两侧处处呈现着万物竞秀、姹紫嫣红的勃勃生机。这是我第六次去正宁王录村进行学习与调研,我们此行的目的是,专门就庆阳市“农文旅融合百千万工程”进行学习考察与实地调研。
家乡正宁,是陕甘宁革命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30年代初,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发动群众、推进民主、建立政权、整训队伍、浴血播火,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红色革命遗迹和意义深远的中国革命精神。
赵彩霞 摄
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曾经发生了一段又一段令人难忘、值得永远铭记的革命故事。王录村以及由此产生的王录情怀,是与一代伟人邓小平紧密联系的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革命历史事件和经久流传的红色革命故事,它不仅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以及同人民群众鱼水相连的特殊感情,而且映照着一代伟人邓小平胸怀宽广、意志坚定、运筹帷幄、廉政亲民、公正无私、求真务实的崇高品格和光辉形象。时隔80多年,我们再次回望这段历史,观瞻这些历史留存,追忆这些革命故事,我们的胸膛依然那么温暖,我们还是那么心潮澎湃!
1937年2月,为了策应“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尽快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联合抗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奉命进驻正宁、宁县一带驻防整训。红一军团团部驻宫河镇北头大地窑,政治部驻宫河王录村,军团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住在王录村村民王度(王振元)家中,同时到达的还有杨成武、左权、萧华等到军团高层领导同志将领。4月17日至20日,中央委托杨尚昆、罗瑞卿和邓小平等3人负责,组织召开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及援西军、庆阳步兵学校(中国抗日红军教导师)团以上干部会议,代表党中央传达《中央政治局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议》,开展肃清张国焘错误影响的思想教育。邓小平在王录村居住期间,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决定,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政治主张,宣传抗日救国的革命道理。他教育部队,爱护群众,帮助群众,秋毫无犯,他多次重申军队纪律,不准损坏占用群众一草一木。同时,积极发动群众募捐抗日军粮,建立地方抗日救国会和党的地下组织,秘密发展党员。适时开展军事体育运动,为抗日救国和发展壮大革命事业做了许多务实有效的工作,把革命的火种和红军严明的纪律作风播撒在正宁大地上。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间发生的“一张借据”的故事,是邓小平等红一军团务实亲民、纪律严明的真实写照。当时距军团驻地王录临近的榆林子镇珍庄村村民穆平辉思想进步,深明大义,他为了支持红军募捐工作的积极推进,不顾家庭生活困难,变卖了自家十多亩土地,从集市上买回二十石粮食,加上从自家口粮中匀出的六石,总计二十六石全部捐给红军。在这期间,正宁县成立了筹粮委员会,按照筹粮办法,为捐献军粮的群众一一出具了捐粮借据,当时收到有邓小平和正宁县县长联合署名的借据后,穆平辉和他的家人将其作为支持红军十分珍贵的纪念信物秘密保存。直到1994年12月初,由于家中发生特殊困难,在家人的劝说下,穆平辉的长子穆长青才拿出了这张保存了57年的浸染着岁月痕迹的借据,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向正宁县政府申请兑现借粮款。县政府受理此事后,非常重视,认真调查核实,将情况逐级上报,最终由甘肃省财政厅向穆家支付借粮款本息总计80680.6元。这个借据虽然已时隔50多年,但为革命积极募捐的行为,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穆平辉的家人一分不少的收到了借粮款的本息,同时,党中央和国务院督促各级人民政府重视解决类似历史遗留问题。这件事情在西北大地上广为传颂,被写入西北革命史,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求真求实、诚实守信的举动赞叹不已,久久传颂。
赵彩霞 摄
据一些王录村民回忆,邓小平在王录村进驻近六个月期间,他除了忙于军团事务,还经常身着便服深入村民家中,了解情况,给村民讲述革命道理,帮助村民解决生活困难和思想问题,和村民一起栽树种菜,鼓励人民群众积极支持陕甘边苏维埃人民政府的工作。他在居住院子里栽植的两棵楸树,现在依然生长旺盛,枝繁叶茂。同时,他还向有文化有藏书的地方名贤借阅地方史志等书籍,虚心请教有关群众路线和募粮募捐等方面的问题,他注重调查研究、严于律己、平易近人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深受村民的爱戴与好评。
1937年8月上旬,红一军团在正宁、宁县一带驻扎整训近六个月之后奉命撤离,经过中央军委统一改编,奔赴抗日前线。
有一种爱叫博大,有一种信念叫坚定,有一种追求叫执着,有一种胸怀叫辽阔。
王录故事,是我多年来萦绕于心而又无比眷恋的特殊情感,更是正宁人民家喻户晓、引以为荣的革命情结。王录情怀,是历史遗留在正宁大地的一道靓丽的风景,它是一种崇高远大的家国情怀,一种不畏艰辛的革命情怀,一种公正无私的为民情怀,一种浓郁深厚的赤子情怀。“一个决定,一段休整,一张借据,一份承诺,一种使命,一缕情思。”它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红军部队的信任和希望,真实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纪律严明、一诺千金的优良作风,有力彰显了党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风雨同舟的鱼水深情。王录情怀映照着一代伟人邓小平顾全大局、高瞻远瞩、以身作则、勇挑重担的崇高品格和领袖风范,也铭刻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工农红军始终坚持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大公无私、胸怀天下的初心与使命。
如今,正宁宫河镇王录村的“红一军团邓小平旧居”,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文化基因传承示范点,它与王录村千百年来沿袭的优良村风以及新颖别致的香包刺绣、正宁民谣、民间秧歌、民俗小吃等非遗文化传承项目一道,成为人们学习、参观、体味正宁县农文旅发展的特色和亮点,正在焕发着新的生机与活力。
王录情怀,映照着历史,昭示着未来。王录情怀,彪炳史册,值得我们永远学习,永远铭记!
诵读者简介
投稿提示
作 者 | 李 政
音 频 | 王黎丽
发 布 | 徐 杨
核 发 | 禄永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