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堵住非法猎捕售卖野生猕猴的漏洞?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

“案子破了,我们却高兴不起来。”12月25日,达州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队副支队长李文燕对记者说。此前,达州、甘孜、阿坝警方联手,成功侦破一起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扣押涉案猕猴1104只,涉案价值1.36亿元,挽回10个濒临灭绝的猕猴野外种群(本报此前曾报道)。

复盘这起公安部督办案的侦办全过程,李文燕多次提及“反思”一词。在她看来,案件背后暴露出诸多问题亟须破解,珍稀野生动物保护,依然任重道远。

问题一:谁在大量收购猕猴?

四川警方侦破非法捕猎售卖野生猕猴案,斩断了一条从西部延伸至东部沿海的黑色利益链。这条利益链条,末端伸向了哪里?

“猕猴末端收购者,主要是高校实验室、医药企业和一些科研机构。”办案民警介绍,合法收购猕猴需齐全的手续,同时须接受多个职能部门监管。上述案件中,具备合法养殖猕猴资质的重庆城口某养殖场,是非法售卖野生猕猴的关键一环。

经查,2022年以来,涉案犯罪团伙先后30次以每只2万元价格,非法收购野生猕猴467只。而后,以正规繁殖猕猴的名义,以每只13.5万元的价格出售到山东、重庆等地,非法获利2400万元。

记者注意到,2022年,国内多家知名生物医药公司疯狂“囤猴”,实验用猴身价大增,一只成年猕猴最高可卖到16万元。

问题二:野生猕猴如何“洗白”?

据《金融投资报》报道,在2020年,国内实验猴内需为4万只,超过国内实验猴每年出栏约3万只的生产能力。

“市场需求大,成交价格高,是一些人铤而走险的诱因。”李文燕举例说,上述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之一、养殖场老板赖某伟,2020年以前养殖场收入都在1000万元以下,到了2021年、2022年,养殖场收入猛增到7500万元,究其原因,就是非法收购了野生猕猴。

经查,赖某伟等人长期大量从甘孜、阿坝等地非法收购野生猕猴,与合法驯养繁殖的猕猴混合出售。在养殖场内,犯罪团伙通过伪造猴牌、伪造繁殖档案等手段,“洗白”野生猕猴身份后,再披着所谓合法外衣,堂而皇之地出售。

问题三:监管漏洞出在哪里?

跨省作案、多次作案,是上述案件中犯罪团伙的显著特征。为犯罪行为提供掩护的养殖场,在整个非法贩卖猕猴利益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合法养殖的猕猴,必须有‘猴牌’,相当于是猕猴的身份证,可以追根溯源。”李文燕介绍,民警在侦办案件过程中发现,养殖场在“洗白”野生猕猴身份时,大多数工作都是由场内兽医一人完成,说明监管存在不到位的问题,或者特殊养殖行业监管机制上还存在漏洞。

李文燕认为,类似案件的预防、查处,仍需要在部门协作方面加强合作。只有多个部门和公检法等形成了监管合力,才能真正堵住漏洞。同时,还要加大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让大家有所为、有所不为,让全社会参与进来。

问题四:行刑衔接能否破题?

在上述案件中,被公安机关扣押的1104只猕猴,因长时间被人工圈养,失去了野外生存能力,不再适合放归山林。

办案民警调查发现,涉案的猎捕人员虽然分布在省内不同的地方,但他们常常认定一个有猕猴种群的山头,然后长时间不停地捕猎,有些种群损失野生猕猴数超过100只。

“林业、自然资源等行业部门,监管力度要加大,执法部门的‘行刑衔接’机制落地、落实,也需要加大力度。”李文燕认为,无论是哪个部门,只要有职责在肩,都应从类似案件中进行反思,不断改进工作。尤其是,要防止以罚代刑、有罪不究、降格处理等现象发生。

李文燕表示,下一步,他们将积极探索“行刑衔接”机制在达州落地生根,与各级检察机关一道,探索与行政执法机关、行政监察机关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及时将行政执法中查办的涉嫌犯罪的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努力破解野生动物保护难题。

来源:华西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