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育管理学家霍伊有一条关于制度的铁律:没有一条制度是绝对有效的。如果说好的学校制度是一架梯子,可以引领、激励和帮助学生;那么坏的学校制度则是一条绳索,会捆绑、束缚和损害学生。制度对于一所学校的良性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当某种不合理的学校制度以恐吓、胁迫或人为权威的方式出现时,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学会甄别和选择,要看得见教育制度背后的“人”,用自己的睿智与担当,为学生撑起一片充满人性与温暖的天空。
站在“人”的立场坚守教育常识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这首先是人学。”很多时候,无论是学校管理者还是教师,往往容易忽视“人”的存在,其根源就在于学校的一些不合理制度遮蔽了“人”。
例如,前不久发生的“奇葩”校园事件:某地一高中生因在晚上11点后上厕所,被学校处以严重警告处分,并要求该生自费打印“自我认识”1000份,分发至各班、各宿舍及各处室。还比如一些常见的“奇葩”校规:检查卫生时垃圾桶里不能有垃圾,宿舍的床上不能坐人,下课期间不允许嬉笑打闹,在食堂吃饭时不能说话,等等。站在学校便于管理的角度,这些规定看起来好像问题不大,但如果站在“人”的立场考量,就显得匪夷所思。
学校制度本是为学生服务的,不是冰冷的命令、虚假的形式,更不是居高临下的审判,而是一种促进学生健康学习成长的生活方式。特级教师吴非说:“我半生做教师,越来越感到,我们日常工作中所做的一切,不过是遵守常识。当然,即使是常识,也需要学习,也需要发现,也需要维护。”作为教师,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坚守最基本的教育常识,避免让自己成为某些不合理学校制度的“帮凶”。
在今天,随便走进一所学校,我们都会发现教学楼和宣传栏里贴满了各种各样有关教育常识的标语,如“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等。现实情况是,这些最基本的教育常识并没有真正转化为学校的具体行动,部分学校甚至每天都在上演和这些教育常识相违背的荒唐事件。
坚守教育常识需要勇气,甚至付出代价。当教师能够敢于运用自己的理性与智慧同不合理校规制度进行抗争时,教育常识才得以被坚守;当学校涌现出越来越多维护教育常识的教师时,不合理的制度才能被消解,学生才能免受其害。作为教师,我们确实难以改变学校大环境,但任何环境或体制都难以剥夺教师群体的相对自由,从自己能改变的地方入手,体现的是一个教师最基本的教育良知。
站在学生的角度创新管理方法
部分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认为制度主要是用来管控和约束学生的,从而忽视了制度的另一项作用——激励和引领学生。设置制度不是为了驯服学生,教育的目的也不是为了管住学生,而是为了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我所任教的中职学校,为了方便管理学生,专门编制了一本《学生成长手册》,分为教育、管理、考核、安全四个篇章,其中考核篇规定了37条学生违纪处分办法。学校的这套学生管理制度主要是以惩罚性的机制来规范和约束学生行为,看似周密细致,实则忽视了学生的内驱力和能动性,导致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规训和命令,而不是主动地自我改变和成长。
基于学校这些管理制度,在能力范围内,我积极进行优化和创新。为了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我在班级内实施学生自主管理,将班级工作承包给每位学生,确保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为了激发学生自信心,我设立夸夸条、表扬信、心愿卡等激励措施,让学生体会到通过个人努力所获得的成就感和尊严感;为了营造良好的师生氛围,我开展师生共写班级日记、评选感动班级人物、班级为你过生日、吐槽班主任大会等创意活动,站在学生的角度,力求带给学生真挚的温暖和感动。
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我在班级管理中十分注重观察学生的情感需要。当发现学生的烦恼无处诉说,情绪无法发泄,甚至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时,我在班级内开设“心理树洞”信箱,让学生把自己的困惑诉诸文字,并及时收集学生信件予以回复;当学生取得学业进步时,我会通过网络小程序设计幸运大抽奖活动,在奖项中设置免作业、换座位、小零食、专属书签等特色奖励;当学生违反学校规定时,我不会当场发火,更不会在班级内公开批评,而是把学生叫到办公室,心平气和地与学生沟通事情的来龙去脉,并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
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具有无限潜能,好的学校制度应为学生提供自由且和谐的成长环境。教师站在学生立场,关注学生情感与需求,发自内心地热爱学生,就会主动进行制度的调整、设计与创新,改进不合理内容,让制度充满人文关怀,守护学生的个性与人格,教师的管理工作也会随之焕发活力。
站在人性的高度关注每一处细节
云南丑小鸭中学的詹大年校长,曾写过一篇参观帕夫雷什中学的文章,文章里有这样一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帕夫雷什中学的教室门口上贴着一个向日葵形状的标语:进教室之前可以带着笑容,带着愉快,带着爱心;可以学习,可以犯错,可以开玩笑,可以思考。可见,帕夫雷什中学的纪律是可以……可以……可以……,而不是不准……不准……不准……从“可以”到“不准”到“禁止”,用语的变化所反映的是教育观念的不同。一个学校的管理当然需要制度,有了公平、公正、合理的制度,才能保障每一位师生最基本的权利和自由。可当学校制定的规则或制度违背教育规律,违反学生成长规律,甚至突破最基本的教育常识时,制度就会侵害学生。
作为教师,我们在执行学校各种规章制度时如果忽略教育细节,就很容易不经意间带给学生一些或大或小的伤害。比如教师正在上课,学生趴在桌子上睡着了,这时该怎样做?是大声呵斥让学生站起来,还是轻轻拍他一下让他醒来,抑或是让同桌帮他披一件衣服。再比如学生上课迟到,是怒气冲冲地让他站在门口,还是不过多责备让他悄悄进来。面对教育过程中的日常小事,教师在处理时所展现的教育细节,反映的是教育能力的高低。重视细节的教师,能清醒地看见学生的真实需求,意识到即使是微小行为也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影响。教师的品质决定着教育的品质,教育的品质则关乎学生的未来。把班级管理问题变成教育的契机,教师才能利用制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在如今教育过度内卷的现实下,应试主义的功利化驱动让很多学校迷失了办学方向,以至于各种“奇葩”的管理制度层出不穷。作为教师,我们虽不能左右制度,但却可以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坚守教育的“一厘米主权”,即在执行某些不合理的命令或规定时,把面向学生的“枪口”抬高一厘米。小小的“一厘米”,看起来微不足道,体现出的却是对基本教育常识的坚守,是教师教育良知与理想的折射,更是“人性”旗帜的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