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名臣李殿林:直道谋身终成一股清流

图片




图片

李殿林全身照。


图片

李殿林书《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行书立轴,大同市博物馆藏。


图片

李殿林墓志。

大同市博物馆

文博山西


晚清时期,山西大同出了一位德才兼备、名垂青史的清官——李殿林。
  

他的优待规格非比寻常:可骑马进入紫禁城,乘轿进入西苑门内,尽显皇家礼遇。然而,他秉持“清心治本,直道谋身”的信念,历任内阁学士、工部侍郎、兵部侍郎、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要职,地位显赫,却始终秉承清廉正直的为官原则,从政四十余载,以“两袖清风”终其一生,成为晚清政坛不可多得的一股清流,也终成一代楷模。
  

一、生平传略:仕途起落映清名
  

李殿林墓,位于大同市云州区许堡乡大王村南的山坡上,背倚恒山余脉六棱山。墓葬于“文革”期间惨遭破坏,墓志被遗弃,被后人收藏,近年捐赠给大同市博物馆
  

墓志共为两块,尺寸相同,长63厘米,宽40.4厘米,厚约5厘米。全文60行,共1426字,以行楷书写。
  

墓志保存状况较好,志文清晰可见。据墓志记载,李殿林,字荫墀,山西大同人,卒于民国六年(1917年)一月,享年74岁。由此推知,李殿林出生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
  

李殿林自幼稳重厚道,“风度闳伟”,被乡里长辈誉为“公辅之才”。20岁时,考取举人。同治四年(1865年),考取觉罗官学(清代专门教授皇族内觉罗子弟的官办学校)教习。同治五年,任内阁中书。同治十年(1871年)得中进士,成为为数不多的大同籍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经考试合格任翰林院编修一职,正式开始其仕宦生涯。他从翰林院编修起步,历任侍讲、侍读学士,为皇帝及太子讲解经史,并成为宣统皇帝的老师,在詹事府和翰林院任职迁转。
  

光绪十一年(1885年),李殿林被外放为广西学政,“端士习,甄人才”,注重从各少数民族中选拔人才,深为当地土司拥护。光绪十九年(1893年)晋升内阁学士,历署工、兵两部侍郎。后出任江苏学政,推进地方教育改革,政绩显著。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调任正黄旗汉军都统、署邮传部尚书。宣统元年(1909年),李殿林任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宣统三年(1911年)任典礼院掌院学士。当年,辛亥革命兴起,他辞官归乡,结束了其漫长的仕途。
  

二、江苏学政:变革教育,革故鼎新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李殿林就任江苏学政,负责全省教育事务,如墓志所说“三吴为人文渊薮,公提倡教育以中学为本,以西学为辅”。当时,江苏作为文化重镇,人才辈出。面对传统书院教育与西学并行的冲突,李殿林提出“中学为本、西学为辅”的主张。作为晚清教育改革的先驱,他在任内积极推动清廷新政,奏请朝廷变更学制,提倡裁撤武试、废除八股文,增设中外政治、历史、艺学等实用学科内容,改书院为学堂,开创江苏教育新风。
  

光绪二十七年,清政府下诏改革科举,开设新学堂。清廷谕示各省、府、直隶州及各州、县分别将书院改为大中小学堂。由于此举属草创,各地政府未有成例可遵,对此上谕多持观望态度。李殿林作为教育改革的先驱,克服经费不足等困难,力促一省教育改革之行。
  

南菁学堂的改制尤为代表性。李殿林将江阴县南菁书院成功改办为南菁学堂,成为清末教育改革的典范。他以讲求中西实学为要,且考虑到南菁书院的实际情况,不仅把县级书院改为大学堂,更对南菁学堂实行比袁世凯《山东学堂章程》更激进的主张,即以同时设立备斋、正斋、专斋的做法,取代袁氏章程先办备斋、正斋,后办专斋之举。其教育改革不仅展现了深受西学影响的开明思想,也为江苏地方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整顿吏治:清廉奉公,革除积弊
  

李殿林为官素以清廉正直著称。从翰林院编修开始步入政坛一直做到了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礼学掌院大学土之职,一生历仕同治、光绪、宣统三朝。虽然身居高位,却清正廉明。
  

李殿林严查贪腐,重整吏治,尤以署理邮传部尚书期间的作为广为人知。
  

邮传部因收入丰裕,历来积弊也多。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正月至四月,他短期署理邮传部尚书,在短短数月中,通过裁减冗员、查办贪污官员,整肃部门,使邮传部工作效率明显提升,上缴国库收入大幅增加。他不畏权贵,一日弹劾数十人,可见其整饬之决心和力度,以致“营私渎职者,望风引去”。而他个人却不取一文,“未尝位置一私人”,他的正气使邮传部焕然一新,为清廷的财政提供了重要保障。
  

继署邮传部尚书之后,李殿林成为清廷最后一任吏部尚书。任职吏部尚书期间,“慎守成法,问遗无所受,请寄无所听”。面对买官卖官、官府效率低下等积弊,屡次上奏改革方案,奏请“停捐纳,裁胥吏”,力图改革吏治,因清廷腐败终未被采纳,但其执政主张为时人所称道,对后世仍有启发意义。
  

李殿林居官慎守成法,做事廉洁奉公,居高位而能自警,握重权而不乱用,一切照章办理,处处循规谋事。
  

四、归隐乡里:诗书自娱,余韵悠长
  

1912年,辛亥革命后,李殿林辞官返乡,过起隐居生活。卸任时,按规定他本可以享受清廷老臣的待遇,可他却执意选择归隐山西大同家乡,过着恬淡的田园生活,享受平淡人生的惬意。
  

李殿林一生喜爱诗书,著有《周易别》《轩杂记》《铨政管见》《江左校士录》《识别例》等。其中《铨政管见》和《云中草堂诗文集》没有刻印行世,只留有手稿,这两部书稿和《江左校士录》的刊印本,现在收存于山西省图书馆,其余毁于战乱兵火。
  

此外,李殿林的书法作品亦广受推崇,有多幅行书立轴现藏于大同市博物馆,展现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如大同市博物馆有李殿林书欧阳修作《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行书立轴,其书法刚劲雄健,风格遒上,苍劲有力,正是其一生坚毅昂扬品行的体现。
  

1917年,“两代帝师、一品大员”的李殿林因病辞世,“身残之日,家无余资”。消息传到京城,已退位的末代皇帝溥仪深表哀悼,谥号“文僖”,追赠“相国”,拨付专款,为李殿林修葺墓地,建立牌楼。
  

李殿林一生以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为己任,其政绩与人格为晚清动荡岁月增添了一抹亮色。无论是教育改革、吏治整肃,还是归隐后的诗书传世,他都展现出一个清官的风范与气度。正如墓志所述:“清操尤为一时之冠”。




来源:文/张雁

图/李航

编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曹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