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方涛 通讯员 郑秋明
暴雨中的湖面上荷叶点点,狂风中一条柳枝入镜;宝石山大石头上,晨练的人作展翅欲飞的剪影;湖边一个倒立的人;一只猫跳跃过岸边和泊船之间的水面……
12月22日,在西湖边宝石山腰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摄影展览——“那么西湖”傅拥军摄影作品展开展。著名摄影家傅拥军携其获奖无数的作品亮相,此次活动由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纯真年代书吧承办,旨在通过镜头语言展现西湖的独特魅力,带领观众深入领略西湖的四季变换及其背后的人文故事。活动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文化学者以及普通市民参加,共同分享了对这片美丽土地的理解与热爱,成为一次促进公众对本地文化和自然景观认知的重要契机。
“那么西湖”傅拥军摄影作品展
西湖一直没变,是人在变
《那么西湖》是摄影家傅拥军的主题画册,主要讲述了发生在西湖边的种种……这是一本关于西湖的视觉随笔,是著名摄影家傅拥军拍摄西湖10年的首次作品结集,收录60多幅经典作品,其中包括荷赛获奖作品《西湖边的一棵树》。以全书以人文视角,表达西湖和生命之美,深入思考人与西湖的关系。
讲座中,傅拥军回顾了自己与西湖结缘的经历,从著名的《西湖边的一棵树》讲起,对西湖长达十几年的深情记录,令他对西湖的凝视和思索不断深入,生发变化。
“日出、日落、宝石流霞,鸟,拍过的人太多了,我要拍一个跟人家不一样的西湖。西湖人文底蕴深厚,千年以来文人墨客各种讴歌,并不只写西湖的漂亮,而是把他们的家国情怀借西湖表现出来。我希望以自己的理解,拍到有生命力的有灵气的西湖。”傅拥军说道。
十年如一日拍摄西湖边的一颗桃树,从三千多张照片中选出九张,这个系列获得了“荷赛奖”。但傅拥军说,他不只是拍树,由桃树引发的他对桃子寿命的研究、260万年前昆明桃桃核化石、奉化水蜜桃产区卖桃人王朝亮的故事、关于桃子的文学作品梳理等等,这颗桃树成为了他的一个朋友,到成为他的一个西湖会客厅,每每在这里采访与树结缘的人和故事,为许多人做了口述历史的记录……他希望围绕西湖边的一棵树,做成从西湖生长出来的趣味人类学研究,一本关于桃树的前传。
“西湖一直没变,是我们人在变”,傅拥军谈及对西湖的理解。“断桥就好像中国的时尚T台,一旦时代新鲜事物出现,断桥上可以同步的。”十多年坚持不懈拍西湖,傅拥军说就是用不仅拍西湖边的一棵树,断桥,拍西湖用最笨的办法,就是多拍,以“空间 人物 时间”为体系,大量拍摄白堤、西冷桥、柳树、孤山、宝石山,西湖边的生活、西湖小动物、西湖的雾,西湖十景,夜西湖,西湖边的寺庙,一天的西湖,西湖的雕塑等等,还有对宝石山偶遇的老爷爷,引发对如何以全新的角度审视熟识的题材的思考,不断探索新的视角和技术手段,力求呈现出最真实的西湖面貌,丰富多彩的西湖画卷。
从“那么西湖”到“那么中国”
从早期的《西湖边的一棵树》到后来的《那么西湖》,再到延伸至全国乃至全球视野下的《那么中国》,傅拥军将镜头的半径扩大,从西湖出发,到达中国的更多城市、乡村、山野中、小巷里,捕捉触动他的深厚的人文故事。
“自从我拍了《西湖的一棵树》获世界新闻荷赛奖,传播非常广,见到人,都说我是只会拍树的那个摄影师。事实上我不仅是拍树的摄影师,我还是拍人的一个摄影师。”讲座中,傅拥军讲述那些以人文目光深刻关注的人像摄影图片背后的故事,拍摄眼光放眼中国,那些让他感动不已的瞬间:获多个奖项的《对话幸存者》,是上海观看911幸存者影像展览时拍的;《编个号码回老家》记录2002年的温州火车站,春运来临,农民工排队买火车票,站方为防止黄牛倒票,给每位排队者手背上编写一个号码,此照片见报引起铁道部重视而取消;《钱塘江捞铁人》,赤裸身体背对镜头的捞铁人,潜水到江底打捞造桥遗留的废钢铁,拿去换钱,不穿衣服潜水最快;《秋千上的日子》,2004年拍摄的一个孤儿,妈妈离家出走,爸爸生病去世,他唯一玩具就是一只小板凳。这个故事见报后反响很大,当时傅拥军所在的《都市快报》共募集百万帮助家庭贫困的孩子;《我觉得你应该道歉》,2004年的复兴路,自来水管爆裂路面大水,一辆车冲过去水花把一位过路大姐扑倒,见报后车主司机致电报社道歉,但因为传播广泛被第一次中国大规模人肉搜索,该事件也恰逢中国刚刚进入汽车时代引起汽车文明大讨论,体现了摄影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白堤上下雪时分,无意抓拍到几位在茶馆工作的玩雪女孩,见报后女孩过年回不了家,用报纸给家人报平安;还有留守儿童,金融危机下的办公室等等一一入镜……
活动现场
打造不同以往的新乡土志
“人总是要有一点目标的,我们中国发生变化特别大,我想凭自己的能力拍更多的东西,有些长期项目,二十多年一直在坚持。”记录当下中国的方方面面,傅拥军在摄影中游走,思考,北京的前门胡同,上海滩,喀什老城,重庆十八梯,香港的叮当车,那么三峡,三亚海滩……傅拥军的镜头语言聚焦独特表达,致力于将最有特点的瞬间拍出来。
除此之外,傅拥军摄影的一个持续发力点在乡村。“我是龙游乡下长大的孩子,在城市工作,就喜欢到乡下跑,拍了大量乡村照片,比如留守儿童,沿着他们父辈一代农民工这个脉络,跟踪拍摄他们长大后的状态,他们的村庄。这个过程,让我意识到中国的农村正在消亡,作为摄影师,能不能用我们的方法留存。有了这样一个契机,我就想有体系的去做,一步步往更深入去走。每个省份都拍,贫困的、发达的、学术的村庄,还对费孝通《乡土中国》《江村经济》笔下的村子进行持续关注,值得去做出一个有体系的样本。”基于这样朴素而深刻的留驻乡村时光影像的初衷,一个机缘,傅拥军在自己老家龙游小村“黄泥圩”,改造一座江边废弃的水电站,成为“泥美术馆”。以此为基地,进行中国乡村影像创作研究,一年时间发起《我的一张乡村照片》征集,展出他收藏的解海龙、阮义忠、黑明、陆元敏、焦波等十余名著名摄影师拍摄的乡村题材代表作,举办“倾听乡亲们的故事”、“乡村的肖像”、“100个乡村影像档案”,“乡集计划”等,落地“七条小巷”等各种乡土艺术展览,落地“七条小巷”多个在地艺术项目,邀请吸引来自上海北京大城市的年轻人来看展打卡,孵化带领摄影教学研究团队,利用乡村废弃的水电站作乡村微观史的展示,真实地反映了中国乡村的生活,与村庄融合,与村民融合,注入傅拥军对于乡村、生命和未来的思考,打造不同以往的新乡土志。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