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大家都知道,袁隆平科研团队的杂交水稻研究是在洪江,在长沙,在三亚,怎么还会有靖州呢?其实,这段历史鲜为人知,是我们过去讲的太少啦。
1968年,在“文化大革命”动荡的年代,黔阳地委、行署要“杀出旧机关”,安江农校的校园是一个理想的去处,此时正好安江农校由省农业农村厅下放地区管理,于是黔阳地区68年8月作去决定,安江农校迁往靖州二凉亭,与设在那里的地区农科所合并,更名为黔阳地区农校。1969年元月,学校的教学仪器、图书、档案等暂时存放安江,全体教职员工开始搬迁。
黔阳县(后更名为洪江市)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这里相比,靖州地处湘西南,偏居一隅,搬迁到这里一个很大的好处是,地区农科所拥有的田土和果园不少,适宜于农业生产与科研。原来,早在抗战时期,这里曾设有一军垦农场,在雪峰山保卫战前线受伤的士兵被转移到后方的这里,一边休养恢复,一边从事农业生产,之后军垦农场撤销,地区农科所就在此基础上成立。
两个单位合并后,有正式职工323人,其中行政、教学、科研人员116人,农场工人207人。土地面积3368亩,其中水田1200亩,学校设有办事组、教育组、生产科研组、政工组,教育组以原有的安江农校教职员工为主,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生产科研组以原农科所的干部职工为主,重点开展农业科学研究。
袁隆平杂交水稻研究曾经的试验田(靖州县二凉亭园艺示范场内)。
今天我们再次来到这里,当年的实验田大部分还在,当年改造拉直的溪堤横卧在稻田中间,当年修建的小石拱桥依旧在使用。我们还能看见,石拱桥的桥栏正中镶嵌着一块石碑,镌刻着几行文字:“毛主席语录/农业学大寨/黔阳地区农校/一九七一年三月修建”。学校的其他设施,诸如宿舍、办公楼、教学楼则难觅踪迹,留存下来的,仅有一段围墙和一个厕所。
虽然已经看不到当年的样子,但学校档案还记载着当时的一些情况:从1969年到1972年这四年,学校将农科所猪舍改建为职工宿舍1栋,新建办公室2栋、教师2栋、职工宿舍2栋、学生宿舍2栋、实验室1栋,所有建筑均为平房,青、红砖结构。据退休老教师黄渊基他的回忆:“1969年春节刚过,我们十几位年轻的教职员工开往靖州筹备基建,那时基建没有请民工,都是我们青年人自己动手干,到县城的河边去买木材,我们自己把它抬上岸,再用板车拉到二凉亭,记得我们当时买草鞋都是几百双的买。”黄渊基,安江农校果59级学生,61年毕业留校工作,后担任过学校的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文革中学校已停止招生,教学工作不能正常开展,后期才逐步恢复。1970年至1972年,主要开展短期培训,先后招生过农作、果树、牧医、农机以及双季稻、植保等短训班,培训人数866人。1973年开始恢复中专招生,当年招生3个中专班120人以及一期大队书记培训班80人,1974年招生6个中专班238人以及机动喷雾器短训班一期。
(二)
安江农校在靖州办学的那几年,是杂交水稻研究最艰难的时候,也是最关键时期,并最终获得成功。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编撰的《湖南杂交水稻发展史》等书籍是这样记载的:1969年冬,袁隆平带领李必湖、尹华奇到云南元江南繁;1970年初,科研小组在元江召开会议总结,提出远缘杂交人工创造新的水稻雄性不孕材料选育三系的技术路线;1970年6月,袁隆平参加在常德召开的湖南省第二次农业科学实验经验交流会;1970年11月,李必湖在冯克珊的向导下,在三亚南红农场发现“野败”;1971年4月,袁隆平抽调到省农科院新成立的杂交水稻研究协作组工作;1972年,选育出中国第一个应用于生产的不育系“二九南一号A”;1973年元月,全省农业学大寨经验交流会召开,黔阳地区农校科研组及教师袁隆平,分别被评为先进集体和个人;1973年11月,袁隆平在苏州召开的全国水稻科研会议上宣读论文,正式宣告我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已配套成功。
学校办在靖州,靖州自然就与杂交水稻密切相连,从袁隆平院士的口述自传和李必湖老师的回忆文章中,还能够大体地看出当时的情景。
刚去靖州的那一年,袁老师被派往溆浦县劳动锻炼,李必湖、尹华奇留在靖州县搞科研。《袁隆平口述自传》讲述到:“1969年,由于运动中提出‘接受工农兵再教育’的口号,我们下放到地区农科所劳动。当时,我们去的是在靖县的地区农科所,其中一些出身不好的人被抽去组成所谓‘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并派往300多公里以外的溆浦底庄煤矿劳动锻炼,我便是其中的一员。我的两个助手李必湖、尹华奇则留在农科所,在0.5亩地上继续搞试验。”袁老师这里提到的靖县,后成立苗族侗族自治县时更名,就是今天的靖州县,所讲的地区农科所,当时刚刚与安江农校合并。
袁老师被抽走,好不容易增加到1000元的科研经费被停拨,李必湖、尹华奇十分着急,不得已发电报给省、地科委,如实汇报情况,请求支持。国家科委收到电报后,迅速派出资深专家、中国科学院遗传所张孔湉教授赶赴黔阳地区农校了解情况。李必湖老师回忆道:“张孔湉教授先是到安江,得知学校已搬迁靖县,立即辗转赶到靖县二凉亭。”“张教授到靖县后住在县委招待所,学校不肯出面接待,是由我们私人接待的,在学校食堂吃的饭。”“我们立即打电报给袁老师,要他请个假,赶回靖县与张老师见个面。”
接到电报后,袁老师迅速赶回靖县,给张教授介绍了相关情况,他在自传中回忆到:“张孔湉是研究杂交高粱的专家,他是支持‘自花授粉植物有杂种优势’的观点的。他肯定了我们研究小组的研究具有极高的科学含金量和实用价值,还向李必湖、尹华奇传授了许多知识,并建议地革委把我调回来搞杂交水稻研究。”“省科委在接到李必湖、尹华奇的电报后,也引起了重视,随后派来以陈国平为首的工作组,进行实地调查,证实李必湖、尹华奇两人反映的情况属实。”
在国家与省科委所派专家了解情况后,省科委和农业厅出面干预,迅速将已劳动锻炼三个月的袁隆平调回,省里又安排专项经费3000 元,两位助手的生活费由每人每月的18元提高到了26 元,对杂交水稻的支持力度加大,杂交水稻研究迎来转机。
(三)
1969年冬,袁隆平带领科研小组远赴云南元江南繁,第二年春天,他们将寻找到的野生资源带回靖县进行杂交实验,但未获成功。袁老师的口述自传中记载:“野生稻分布在海南、云南、广西等地的偏远地区。1970年4月,我们在云南征集了野生稻资源,并带回湖南在靖县做野栽杂交实验,但因为没有对野生稻进行短光处理,野生稻到九月底还未抽穗,野栽杂交实验没能做成。”
袁隆平与助手李必湖(左)镜检水稻雄性不育株的花粉。文长庚 摄
从云南带回的野生稻栽培未获成功后,他们又从这里出发到海南三亚繁育,同时继续收集野生稻资源,李必湖在访谈中回忆到:“1970年9月,袁老师带着我和尹华奇一行三人从靖县出发,到海南岛南红农场南繁。根据相关资料介绍,在住地打探野生稻的群落和分布,得到南红农场技术员冯克珊的热心相助,他说农场附近林家田的一块沼泽地,找到一片正在抽穗扬花的野生稻。时间是1970年11月23日上午10点半左右,我礼貌地送走老冯以后,静心专注地观察野生稻各种表观遗传性性状过程中,发现了一株共三个稻穗的雄性不育株。因其属于花粉败育类型不育,故袁老师把它叫做‘野败’。就这样,杂交水稻三系配套,终于突破了一个关键性的难关。”这篇文章登载在靖州县政协的内刊《飞山》2021年第2期上。
袁隆平在海南三亚荔枝沟给科研人员授课。林承先 摄
“野败”的发现,解决了保持系的难题,突破了杂交水稻研究的瓶颈,三年就实现了三系配套,袁隆平老师是这样评价的:“当时得到‘野败’的时候,并不能预见到它是一个突破口,只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资源。我们进一步研究,第二年才发现这个家伙是好东西,雄性不育,且不育性能能够保持下去。”“我们于是把研究的重点立即转移到‘野败’材料上,获得的雄性不育株能100%遗传,其后代每代都是雄性不育株,这就为杂交水稻研究成功打开了突破口。”李必湖老师曾撰文谈到:“ 五十一年的研究历程,野败细胞质在研究中经风雨,在应用中厉考炼,遗传性十分稳定,在所有杂交水稻的研究和国内外生产应用中能占有86%的份额或权重。”
(四)
当年在黔阳地区农校工作过的一些老同志,他们自豪地回忆起袁老师与杂交水稻研究的一些印象。王其林、孔庆玲夫妇,1970年山东大学生物系植物专业毕业,在省军区南湾湖农场锻炼后, 1971年冬分配到黔阳地区农校。王其林后担任过地区原种场党委书记、辰溪县委书记、怀化地委秘书长、地委副书记、省人大联工委主任,孔庆玲后担任黔阳地区农校党委委员、靖州县副县长、怀化地区政协联工委处长、省人大农业委副主任。
王其林分配在学校办公室,孔庆玲到了科研组的杂交水稻研究小组,他们回忆道:“两单位合并是强强联合,科研组分工很细,下面还分有常规水稻、杂交水稻、旱粮作物、果茶作物、土壤肥料、植物保护等小组。当时对粮食生产特别重视,常规水稻小组人数多,都是农学院毕业的,力量强。杂交水稻小组人数少,学历不高,孔庆玲虽是重点大学毕业,但是地地道道的北方人,没有水稻生产实践经验,被分到了杂交水稻研究这边。”
他们还提到:“学校研究科研工作,多数是王其林记录,当时虽然经过了全省农业科研的常德会议,已经发现‘野败’,省里很重视,有专门的科研经费,但党委班子开会研究,持怀疑态度的还是占多数,认为杂交水稻费时费力,没有前途。”“当时的科研组的组长谢仁阶,后来当过地区农科所的所长,他有能力、肯吃苦,对袁老师也很尊重,礼让三分,但内心里是认为杂交水稻没有前途,不太支持。”
王其林回忆到:“我去报到的第一天,在学校的客房边见到一个年轻人,这位年轻人自报家门叫李必湖,是学校搞杂交水稻科研的,他正整理行李,第二天要去海南岛出差,一根扁担两条麻袋,一条装的是衣物行李,一条尽是书籍资料。”“晚饭过后我们在一起谈了一个晚上,我比他只小一岁,我们攀起了老庚。李必湖讲的尽是孟德尔、摩尔根、杂交水稻的三系、‘野败’等,我对他的印象很好,他虽然只是一个中专生,但很有朝气,专业水平很高。”
生活中的袁隆平自由自在、不拘小节,在县史志研究室召开的座谈会上,靖州园艺示范场退休职工张继昊、向昭凤等老人回忆道:“袁老师很朴素,随和,讲话轻言细语,穿的中山装都有补丁。”“他喜欢玩乐器,拉小提琴,下象棋,经常晚上到同事房里去下象棋。”“他一天到晚都在田里头,肯搞,天黑了才回来,住的房间很凌乱,但墙上还挂着一些稻穗。”这些当年的农场职工们回忆起袁老师,仍然是记忆犹新,津津乐道。
(五)
袁隆平院士二零二零年十月给靖州县的题词。
在“文化大革命”那段特殊的岁月里,袁隆平院士的科研团队随安江农校搬迁,杂交水稻研究也随之迁徙靖州,他们在那里经历了艰难的岁月,对靖州有着深刻印象,留下美好回忆。袁隆平院士曾为靖州题写“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纪念地”,肯定了杂交水稻研究与靖州的关联,表达出对靖州这方水土的感念之情。李必湖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谈到:“杂交水稻研究项目从安江迁徙靖州后,共七个年头,除冬季南繁外,其他时间吃、住、工作均在靖州。期间发生了三件大事,是影响杂交水稻研究的关键,第一是召开了元江会议;第二是召开了常德会议;第三是‘野败’的发现。所以我说,靖州对杂交水稻研究来说是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