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非遗之美丨付娟:建立“6+N”保护传承模式 讲好二十四节气文化故事

  编者按:

  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扎实做好非遗系统性保护,广泛开展经验总结、先进事迹传播和典型案例推广,光明网推出《守护非遗之美》系列报道,摘编多位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集体代表和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个人代表在2024年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上的主题发言,共同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让非遗之美为更多人的美好生活赋能添彩。

图片

制图 实习生 余皓晴

  光明网讯(记者 陶媛)“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二十四节气”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农业博物馆作为二十四节气项目的牵头保护传承单位,多年来致力于二十四节气的调查研究、传承传播、创新弘扬”,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历史研究部(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副主任付娟介绍,通过建立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举办品牌活动等系列举措,推动节气文化在促进农业生产、助力经济发展、实现文化繁荣、引导健康生活、维护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一是牵头建立节气文化保护传承机制,打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样板。牵头编制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建立“6+N”保护传承模式,即每年制定实施一个工作计划、推出一批研究成果、策划一项专题展览、举办一届文创大赛、召开一次工作年会、形成一份保护传承报告、组织推动若干项保护传承活动。牵头发起成立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编发《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简报》,组织创建一批节气保护传承示范基地。

  二是加强节气文化研究阐释,有力推进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组建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深入挖掘节气文化丰富的科学内涵、哲学思想和文化价值,编撰出版著作数十部,发表论文百余篇,推动《中国政协》《古今农业》等期刊开设“二十四节气”专栏。同时,开展田野普查,搜集整理节气文献和资料,建立节气资源数据库。“研发中小学生节气系列研学实践教育课程,推进节气文化进社区、进校园、进乡镇,每年举办体验活动近百场。”付娟说。

  三是开展节气文化活态传承,有力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策划举办二十四节气主题展、沉浸式艺术展以及摄影图片展等一系列展览展示。会同中国邮政、中国金币集团等机构设计发行“二十四节气特种邮票”“二十四节气金银纪念币”。指导和推动各代表性社区持续开展节气文化活动,引导带动全国各地建立一批节气文化主题园区、街区。创办海峡两岸节气文化传承发展学术研讨会,成立联盟台湾分会,在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加强节气文化国际传播,推动人类文明成果交流互鉴。2020年举办二十四节气首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加强了国际学界的交流沟通,促进节气文化在国际层面的对话与交流。“我们组织节气文创作品走进迪拜世博会、中国服贸会等重要展会,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付娟举例提到,特别是二十四节气元素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绚丽展现,向国际社会传递了厚重的中国传统智慧,再次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历久弥新。

  “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抢抓机遇,更好地发挥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牵头单位作用,扎实开展节气保护传承工作。”付娟表示,将重点谋划推进《节气里的中国》大型纪录片拍摄、策划推出以节气时序为轴线的全国乡村非遗进京展演活动、设计制作以二十四节气为核心IP的沉浸式AR体验展,让公众更好地感受节气文化的历史底蕴与时代魅力,持续提升节气文化传播力、影响力、感染力。

 

  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集体中国农业博物馆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事迹简介:

  中国农业博物馆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承担着节气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职能。牵头组织将“二十四节气”成功申报为人类非遗代表作项目。牵头发起成立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设立联盟台湾分会,建立示范基地,构建做强弘扬发展的工作体系、研究体系、保护体系、传承体系、传播体系和应用体系等六大体系。牵头连续编制两个保护传承五年规划,创设“6+N”保护传承模式,即每年制定实施一个工作计划、推出一批研究成果、策划一项专题展览、举办一届文创大赛、召开一次工作年会、形成一份保护传承报告、组织推动若干项保护传承活动。举办二十四节气国际学术研讨会,推动人类文明成果交流互鉴。创办海峡两岸节气文化传承发展学术研讨会,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促进同胞心灵契合。会同北京市文物局连年举办“二十四节气文化作品设计大赛”,参赛选手和作品逐年翻番。会同中国邮政、中国金币集团等机构设计制作发行“二十四节气特种邮票”“二十四节气金银纪念币”,推动节气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组织节气文创作品走进迪拜世博会、中国服贸会等重要展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团队还曾获中华农业科技奖科普一等奖,被中央宣传部、科技部、中国科协授予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