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下午,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新鲜出炉。作为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的经济普查被喻为大国“体检”,是对经济发展再一次把脉的有利契机,是了解当下我国经济运行状况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透过数据,我们能看到什么?山东作为沿海经济大省、人口大省、文化大省,其经济发展表现,又为数据增添多少分量?
(一)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23年12月31日,普查的时期资料为2023年度,普查对象是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显示,更多从业人员被吸纳,企业资产规模不断壮大,营业收入较快增长,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劳动生产效率有所提高。
在此背景下,山东的经济发展表现,持续彰显出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大省方位。
(二)
透过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山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含金量”。
——经济活力强:意味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山东省的经济活动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显示了较强的经济活力和多元化的经济结构。
——就业机会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在第二产业中,尤其是工业领域,意味着往往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升级,对于提升整个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服务品质提升:在第三产业中,通常意味着服务行业的竞争加剧,有助于提升服务品质,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经济增长潜力大: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繁荣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因此,这些产业法人单位数量的增多,预示着该地区未来经济增长的潜力较大。
这从山东全省经济持续保持稳健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发展态势中也能得到印证。
远的不说,就从山东省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来看,前三季度,山东省生产总值为71981亿元,同比增长5.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
本次普查,还新增了对平台经济、数字经济等“三新”经济的普查内容。
“三新经济”作为经济中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生产活动的集合,近年来在山东得到了蓬勃发展。如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不断培育出新产业群;互联网应用催生的网络购物、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新业态趋于成熟,有力支撑了新型消费;智慧农业、智能制造等新模式不断涌现。
山东积极把握机遇,推动“三新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最近出炉的一组数据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根据全国组织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服务中心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11月30日,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总量达457.41万家。其中,山东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数量达40.03万家,位居全国第三,占全国总量比重为8.75%,较2023年底增长14.69%。
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山东正以稳健的步伐前行,不断展现出大省担当和强劲的发展潜力。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进一步加力,以及山东一系列稳经济政策措施的进一步落实落地,山东经济将有望迈上新的台阶。
(大众新闻记者 董婉婉 刘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