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上午,“从车间走来——从工人到艺术家”青岛摄影名家作品展在青岛市工人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共展出“从车间走来”青岛艺术名家全媒体展示项目采写的12位艺术家在各个时期的百余幅代表作,以艺术之美描绘劳动之美,以劳动之美讴歌时代风范。此次展览由青岛市委宣传部指导,青岛市总工会、青岛日报报业集团主办,青岛市工人文化宫、青岛早报承办。展览持续至2025年1月13日,市民游客可免费观展。
摄影家与嘉宾一起合影。
全媒体呈现“从工人到艺术家”
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不论哪个年代,来源于工作、生活一线的艺术作品总有着热气腾腾的感染力,它们鲜活生动、富于朝气,并与时代同频共振。这些艺术作品的背后,则是脚踏实地、扎根生活的创作者。2023年,青岛早报推出了“从车间走来”青岛艺术名家全媒体展示项目,该项目旨在挖掘励志奋斗故事,记录艺术家背后的故事,同时弘扬劳动精神、大国工匠精神、工人阶级精神、艺术创造精神,并成功入选青岛市文艺精品扶持项目。
参展者在讨论摄影家的作品。
作为这一项目的第二季,“从车间走来——从工人到艺术家”青岛摄影名家专题聚焦来自于生产一线、热爱劳动、倾心艺术的摄影名家,讲述他们在摄影艺术之路上的探索。这些摄影艺术家们,有放弃成为“中国列宾”的美术梦想,转做群众摄影普及工作的任锡海;也有一辈子扎根工厂车间,用相机镜头铸就热血“钢魂”的马拴柱;还有秉持热爱,用脚步丈量青岛,为过往留下时代印记的袁宾久、吴正中、高益恒;也有以热爱为武器、投身于火热新闻生产一线的张建华、王军、张岩、刘延珉、隋以进;还有胡维华,虽然在退休之后才扛起“长枪短炮”,但他在拍摄生灵之美的同时化作护鸟志愿者……这些从车间走来的艺术家们践行着文艺创作最牢靠的方法: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注目礼。高益恒 摄
走出自己的方寸天地,方能迈进创作的广阔世界。“从车间走来——从工人到艺术家”青岛摄影名家作品展共展出这一项目专题采写的12位摄影艺术家的百余幅佳作,它们是历史的记录,是时代的写照,同时也告诉后人,工厂的生活、工人的身份、诚实的劳动,都可以蕴育艺术、创造灵感、培育大师。此次展览的开幕式上,项目策划顾问、民建中央画院艺委会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宋文京表示,生活孕育艺术,艺术写照生活。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能够鼓舞岛城的广大文艺工作者用心、用情、用功开展文艺创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时代放歌,以作品反映时代发展、反映现实生活、反映历史巨变,为文化青岛建设奉献更多精品力作。
飞翔的生灵。胡维华 摄
展览凸显摄影的艺术身份
因为手机时代的来临,人人皆可摄影,也使得许多人对摄影有所误解,“专业与业余的边际变得模糊,摄影的艺术身份经常被怀疑。但是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展览足以担当起献给伟大时代优秀作品的称号。”宋文京认为,此次展出的这些作品中体现着“真情在人间”“高手在民间”“牛人在车间”的特色,这个展览带有很强的代表性,说明摄影家是非常不凡的存在,展览中的许多作品是对历史的回望,那些记忆中的街道、乡村和人物,能够唤起尘封的记忆,是我们过往生活的点点滴滴,通过这个展览,能够感受到时代与岁月带来的积淀,像隋以进的作品《岁月回望》、张岩的作品《曾经的大鲍岛》等,镜头之下都是真情的流露,还有胡维华的摄影专题《飞翔的生灵》,虽然拍摄的是鸟儿,观察的是自然,但在作品中代入了个人的情感和思想。这等真情是摄影艺术区别于手机随拍的主要因素。
青海玉树:课后乡村女教师。刘延珉 摄
同时,宋文京透露,在最初策划这一专题时,也曾有人质疑为何要把当下这些功成名就的艺术家框进“车间”,“这些作品足以给出响亮的回答,‘车间’不止是狭义上的工作场景,更是广义上的工匠精神,那些看似不经意的随手拍摄,实则透露着他们对时代的关照,同时,我们也想转变许多人脑海中的固有印象,工厂车间里不仅仅是体力劳动者,他们也是脑力劳动者,用他们的汗水与情思铸就时代风华。”宋文京说。
钢魂。马拴柱 摄
这一项目旨在弘扬劳动精神、大国工匠精神、工人阶级精神、艺术创造精神,同时也是一次青岛百年艺术发展史的一次回眸。“‘从车间走来’全媒体展示项目只是一个开始,既可以是新闻报道,也可以是图书画册,还可以是今天我们看到的艺术家作品。”宋文京表示,“从车间走来”更像是抛砖引玉,亟待我们挖掘的艺术家与社会生活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后续,可以不断拓展项目外延,书写“从田野走来”“从课堂走来”“从军营走来”篇章,将更多的艺术门类与艺术家纳入进来,从而呈现本土艺术与社会生活之间立体、丰富且具内涵的关系。
“我的朋友圈”——作家德维尔(法) 任锡海 摄
摄影家代表任锡海:
“车间”串起青岛摄影的发展史
新中国的摄影起步可追溯于1958年的“大跃进”年代。与各个行业一样,轻工系统的人也在忙活着“赶英超美”。集优势于一身的上海率先推出海鸥201型、202型、203型120折叠相机后,又相继推出135相机之王——德国“徕卡”的翻版:上海“58-1”和“58-2”,还有瑞典“哈苏”的翻版:红旗120单反相机。全国各大城市也不甘示弱,广州的“珠江”、山西的“华山”等不少种类的照相机纷纷登场,青岛也组建了感光材料厂和照相机厂,推出了青岛牌放大纸和120双反相机——我的学弟、画家石芃为之设计了标牌。
民间摄影活动随之兴起、繁荣,其间,喜爱摄影且有技术和能力自己制作所需器材的人在工厂车间里为数不少,他们成为那个年代摄影热的参与者和营造者。而我本人也顺应这股潮流,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从青岛市歌舞团调到了市文化馆筹建“青岛市摄影展览办公室”,从一名特立独行的画家转身为肩负“群众摄影活动组织、培训和辅导”任务的我也借机与众多在基层、厂矿、企事业单位的摄影爱好者结为亲密无间的“影友”。他们中有热情协助我筹建“市影展办”的青岛钢厂化验员傅希岭、有为我组织的活动出谋划策提供支持的轻纺机械厂技术员于守谦,当然更多的是下班后从四面八方赶到市里参加每月5日晚举行的“青岛摄影月赛”的热心人。
改革开放后,青岛的群众摄影活动推向了高潮。这些从车间走出来的“影友”成为各类活动的主体,像四方机车车辆厂的周辉壁、青岛钢厂的马拴柱、轫铁厂的高益恒、4808厂的袁宾久等均是展览比赛的常客。众人借此聚拢在一起,交流、展示、学习、研讨,青岛摄影群体的水平越来越高。在省影展的一次初选中,青岛的作品过半入选,评委会只得以每位作者入选数量设限的方式予以调整,一时成为青岛摄影界的美谈;由近百位作者的作品组成的《青岛美》摄影展在北京引发轰动,被文化部选定参加在俄罗斯举办的“中国文化年”活动……
时至今日,这些“从车间走出来的影友”有的已经变身群众摄影团体的领军人——如曾经就职于青岛计数器厂的张建华和国棉二厂的王军分别担任琴岛摄影协会主席和副主席;而从绒布厂走出来的隋以进和从橡胶厂走出来的张岩自上世纪90年代起便成为报刊杂志卓有声望的摄影记者和编辑;而更多的人则成长为颇有建树的摄影家,如青岛钢厂的马拴柱、橡胶九厂的吴正中、4808厂的袁宾久、青岛轫铁厂的高益恒以及从塑料厂走出来退休后以“飞翔的生灵”为题进行拍摄的胡维华等。今天,他们以“从车间走来——从工人到艺术家”青岛摄影名家作品展的方式,将各自的代表作予以呈现,让我们得以从中感受青岛摄影的辉煌和重温青岛摄影家的成长历程。
摄影家代表张建华:
用工人视角诠释生活的真实和美好
在人生的成长轨迹中,我们这些人是比较独特的存在,因为我们是从车间里走来的摄影家。我们走进工厂、走进车间,一边当工人一边学艺术、学摄影,艺术生涯始于车间粗糙冰冷的机械之中,摄影爱好却留在角落的尘埃之外。作为当年一名“小青工”,我发现了车间里的美,发现了摄影的艺术之美。
起初,我只是好奇地摆弄着摄影器材,经意或不经意间拍下身边的同事和车间的设备,拍下工友那一双粗糙而勤劳的手,他们每一个专注的微笑瞬间,都是我创作的源泉。我喜欢在看似冰冷的车间里观察美的事物,将那些日常的瞬间捕捉成永恒。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深入学习摄影艺术,不再只是记录车间里的工人和设备,而是开始探索更广阔的领域,在有意和无意中发现除了车间之外的艺术。我通过努力成为社会认可的摄影艺术家,我知道摄影不仅仅是捕捉光影的艺术,更是记录生活、表达情感的方式,我开始用镜头去捕捉那些被忽视的细节,去记录那些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瞬间,并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当作品逐渐受到人们关注和喜爱时、在表达生活的真实与情感时、开始参加各种摄影比赛和展览时、作品得到专业人士认可和赞誉时……这时的我已经不仅是一名车间的工人,更是一个善于捕捉生活中细节的摄影家,因为我的作品里带着一种特殊的情感与思考,那是一种从车间工友的视角出发,是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我们是一个个从车间里走出的摄影家,我们的作品将带着情感与思考,走进更多人的心中,我们将继续在摄影的道路上探索和前行,用工人的特殊方式去诠释生活的真实与美好。
来源|(除署名外)青岛早报记者周洁 杨博文 视频拍摄/剪辑记者 肖梦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