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深度:芯片自研

图片

来源:雪岭飞花 | 首图图源:网络

全文 1W 字,预计阅 50-60 分钟

在智能化、电动化浪潮的推动下,汽车对芯片的需求大幅度增加。电动车的单车芯片价值可以达到传统燃油车的2倍,而智能车的汽车芯片含量更是传统功能车的8倍以上。
根据纳新微电子的调研,传统燃油车向豪华智能电动车的演变,会将单车芯片的价值从640美金提高到2875美金。长城汽车最近也做过类似的统计,对于智能电动车,中端车型芯片价值总量8000元,高端车型的芯片价值总量将达到14000元。
图片
图片来源:纳芯微电子
当行业的竞争到达一定阶段,参与其中的头部玩家,为了巩固和进一步提升行业地位,通常会谋求在供应链上获得更强的掌控力,尤其是“制高点”。
在内燃机汽车时代,这个“制高点”是发动机,而在智能电动汽车时代,这个“制高点”就是芯片。

芯片价值量高(一片高算力处理器芯片,价格高达数百美元)、毛利高(英伟达芯片的毛利率高达90%,地平线征程系列芯片的毛利率高达79%),尤其是其中的主控芯片,会直接决定系统性能,其所承载的Know-How也最为密集。
所以,“芯片自研”成为了很多整机厂的战略布局,尤其是特斯拉在2019年量产了其第一代自研的FSD芯片之后,很多头部玩家开始跟进。
图片
图片来源:辰韬资本
近期蔚来、小鹏、速腾等公司纷纷发布自研芯片的最新进展,“芯片自研”再一次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雪岭最近也和多位行业内专家进行了一些沟通,编写本文做下简单总结,未必准确,仅供各位老师参考。
本文主要分四部分:
1)芯片自研的动机;
2)芯片自研的挑战;
3)部分整机厂在芯片上的布局策略;
4)建议和讨论;
注:
1)本文提到“整机厂”包括:汽车主机厂和Tier1公司;
2)自研的“芯片”包括MCU、SoC、功率器件等,在有些段落中,可能特指大算力SoC;

01

自研芯片的动机

自研芯片的动机有很多,其中降本、差异性、开发效率、供应链安全等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1. 降本

芯片的成本分为两个部分:开发费分摊和BOM成本。
  1. 开发费:芯片的研发投入分摊到生命周期内的全部出货量之后,核算到每一片的成本。出货量越大,单片的开发费分摊越低。

  2. 芯片BOM:每个芯片材料、加工、测试和运输成本


当芯片自研时,由于不需要支付供应商开发溢价,并且可以通过裁剪算法用不到的组件(通用芯片通常需要满足不同整机厂的差异化需求,存在大量的设计预留),在一定的出货量保证的前提下,可以有效降低芯片的成本。
例如,特斯拉的FSD1和FSD2相对于Orin和Thor,在成本上有明显优势:
图片
图片来源:辰韬资本

2. 保证差异性和性能最优

在智能化时代,通常是“软件定义汽车”,车辆的自动驾驶能力直接决定于算法。自动驾驶的等级越高,通常算法模型越复杂。
然而,当使用通用芯片时,往往是让软件最大化的适配硬件,很难最大化的发挥算法的优势,打造差异化体验。
因此,如果能同时定制和软件匹配的芯片硬件,就可以让硬件和软件完美匹配,从而实现最优的性能。

实现这个目的一般有两种方式:
1)向芯片公司传递定制化需求,进行芯片定制;
2)自研芯片;

对于第一种方案,有2个弊端:
1)芯片厂家受限于自己已有的芯片架构,以及平台产品的综合考量,未必能完全按照整机厂的需求进行开发;
2)从保密的角度,整机厂商并不愿意将自己独特的需求和对应用场景的理解,直接分享给芯片设计公司。因为这些需求本身也是宝贵的Know-How,担心芯片设计公司未来有可能分享给其他客户。(虽然有些情况下,可以通过协议定义某些含有客户独特需求的芯片只能专供,但是很多情况下很容易绕过)

对于第二种方案,整机厂可以自己定义芯片规格需求,基于算法架构来设计芯片架构,实现软硬件的最佳适配,也完全没有泄密的可能,拓宽自己的“护城河”。
自研自动驾驶芯片最好的样板就是特斯拉,虽然特斯拉的芯片算力目前并不是最高,但是特斯拉自动驾驶性能却被公认的排在前列。芯片自研奠定了特斯拉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先地位。

3. 提高开发效率

自动驾驶系统的开发,往往需要软件和硬件大量的协同设计和联合验证等工作。如果采用通用芯片的方案,由于需要考虑更多不同客户需求,并且很多软件适配工作,往往需要芯片供应商释放一定成熟度硬件之后才能进行,导致串行工作场景较多,协同效率较低。
另外,在验证过程中,如果整机厂发现问题,需要经过反馈、数据抓取、分析等多个阶段,中间沟通环节往往很多,时间成本很高,效率低下。(当遇到供应商人力资源短缺或者配合意愿度不高时,中间拖的时间会更长)
如果芯片自研,将不存在上述问题。

4. 供应链安全

自研芯片可以保障供应链稳定,可以有效应对贸易战、芯片短缺等供应链风险。
同时,也有助于整机厂减少对供应商的依赖,提升对芯片的理解,提升议价能力。

5. 其他

有时,还有一些别的考虑,例如:
  1. 市面上没有合适解决方案,不得不自研。例如,特斯拉研发FSD芯片之前就是对于英伟达芯片性能不满,而一时间又找不到更合适的芯片替代。

  2. 提升估值。自研芯片可以带来品牌形象的提升,以及给资本市场新的想象空间,在资本市场获得额外的收益。在许多整机厂宣布自研芯片之后,股价往往都有大幅提升。



02

自研芯片的挑战

自研芯片的挑战也很多,其中投入大、风险高、人才和管理等挑战巨大。

1. 投入是否能够承担?

芯片(尤其是大算力的自动驾驶SoC芯片)设计复杂、开发难度大,失败风险高,从而导致开发投入大。
Semiengingeering统计的不同制程芯片的开发投入如下,其中,7nm芯片的研发成本为2.97亿美金,5nm芯片的研发成本高达5.4亿美金。
图片
图片来源:https://semiengineering.com/big-trouble-at-3nm/
并且,芯片的开发,往往很难一次流片就成功。从流片到过车规认证、完成功能验证,往往可能需要经历2~3次迭代,花费3-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趋于稳定,那么开发投入将会成倍增加。
同时,上述投入还只是芯片设计,如果再考虑制造封测,那么投资更是动辄上百亿,许多设备、材料都被国外厂商垄断,价格昂贵且数量稀少。
据中国(无锡)物联网研究院研究表明,自研车规级芯片资金门槛非常高,仅以基础芯片的投入为例,起步门槛就是10亿元,如果再加上总体研发及运营,一般的芯片普遍需要百亿元以上的投资规模。例如,对于Orin芯片,是英伟达花费4年时间,投入数十亿美元才完成开发。

2. 规模是否足够大?

由于开发投入大,需要一定的规模来收回成本。
根据行业内专家的普遍观点,如果芯片每年出货量低于100万,将很难收回开发成本。
在汽车行业,做到每年出货100万的规模是非常困难的。作为对比,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至少是汽车销量的10倍,然而,全球至今也只有苹果、高通、MTK等很少量的几家成功的手机SoC芯片公司。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目前英伟达、高通等芯片目前看起来利润率很高,但是当市场竞争加剧时,这些厂家为了保证市场份额,一定会主动降价反制,此时,自研芯片相对于供应商的产品,将很难有价格优势,收回成本更为困难。
例如,当年国外ABS是1000多一套,国内许多厂家认为可以做到700元,纷纷上马。但是等到众多国内厂家真的推出700元的产品时,国外厂家突然降价到300,导致国内厂家无法盈利,几乎全部倒闭。

3. 人才和管理是否有竞争力?

公司和产品的竞争,说到底,是人的竞争。
整机厂如果希望自研芯片,必须要建立一支专业的芯片开发团队,根据芯片的复杂程度,这个团队规模可能从百人到数千人不等。
然而在中国,芯片行业的人才还非常匮乏,尤其是有汽车芯片开发经验的人才,更是稀少。

同时,由于芯片的开发和整机厂的整机开发有很大的区别,团队的管理方式也不同,因此,还需要仔细思考如何和专业的独立芯片设计公司进行竞争:
  1. 整机厂的组织文化和激励机制,能否持续吸引并留住优秀的芯片人才?

  2. 整机厂芯片团队负责人的能力、责任心,能否和独立芯片公司的负责人竞争?

  3. 整机厂芯片团队的整体能力、开发速度,能否和独立芯片公司的团队竞争?

  4. 对于整机厂芯片团队的绩效,能否向要求供应商(独立芯片公司)一样严格?公司内部组织之间的“留情面”,是否会成为高质量产品交付的羁绊?


4. 开发速度是否足够快?

专业的芯片公司都有多年的经验,而且还在不断迭代技术,新入局者要想追赶并不容易。
在大算力芯片市场,英伟达、高通等国际巨头已经显现出垄断态势,他们还在不断会推出性能更高、功耗更小的新产品。新入局者坚持两到三年时间,将芯片实现了顺利量产,此时供应商的下一代芯片可能已经上市,辛苦几年打磨出的芯片是否依然能打,将会是一个重大考验。
马斯克在发布FSD芯片时说,“现在确实有人可以跟进我们,但是需要三年后才能做出来,而我们在两年之后拿出来的东西将比现在的好三倍。”

5. 代工厂是否配合默契?

对于7nm车规工艺以下芯片,目前只能找台积电和三星这两家,但是如何让台积电和三星积极配合项目进度,也考验车企与上游Fab厂打交道的能力。
如果量比较小的话,代工厂的意愿度就不会高,就算有晶圆厂愿意代工,价格也不低,交付期也不会被安排在优先级。
例如,假设车企每个月10万片芯片,如果每张12吋晶圆为500颗芯片,每个月仅仅200张晶圆的需求,在TSMC和封测厂往往是产量最小的客户。这种情况下,往往很难和Fab和封测厂谈到一个好的价格和交期,尤其是当产能紧张时。

6. 工具链和生态是否完善?

工具链和生态层面的挑战,可能比芯片硬件本身的挑战更大。开发出一套好用的软件栈,需要花费的时间,可能比设计出一款芯片更久。
1)芯片硬件只是开发的第一步,将算法部署到芯片中,还需要一套完整的开发工具链,用于算法的开发、训练、优化、部署和验证。例如英伟达依托于AI社区开发者生态的长期积累,已经打造了一套非常高效的开发工具链。低效的开发工具链,会严重拖累整个系统的开发效率。
图片
2)智能汽车承载着由丰富的软件定义下的汽车生态,而软件的开发者大多青睐在市占率更高的芯片上投入开发,如何吸引软件开发者在新芯片平台上开发软件,也是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另外,如果是Tier1自研芯片,那么整机厂使用的时候一般会比较保守,通常不希望是第一个吃螃蟹。因此,Tier1在推广使用自研芯片的产品时,通常会遇到较大的阻力。

03

自研芯片的案例

1. 特斯拉

特斯拉作为智驾行业的先驱,经历了智驾芯片从外采到自研的过程:
  • HW1.0:2014年发布,采用Mobileye的EyeQ3芯片,算力为0.256 TOPS。

  • HW2.0:2016年发布,采用了NVIDIA 的Drive PX2平台,算力为12TOPS。2017年发布HW2.5,算力相同。

  • HW3.0:2019年发布,采用自研的第一代FSD芯片,该芯片基于三星14 nm工艺,单颗算力达到了72 TOPs,是当时算力最强的智驾芯片。从HW3.0开始,特斯拉采用自研的SoC芯片,全面掌握从芯片设计到软件开发的全栈技术。自研芯片支撑特斯拉持续引领智能驾驶赛道,从BEV到OCC,再到E2E。

  • HW4.0:2023年发布,采用7nm制程的第二代FSD芯片,算力提升5倍,达到720TOPS。

  • HW5.0(AI5):预计将于2025年下半年推出,整个平台的算力大概是HW4.0的10倍。


图片

特斯拉还自研了AI芯片D1,D1采用台积电7nm工艺节点,拥有500亿晶体管,于2024年5月开始投产。特斯拉基于D1自建超算中心Dojo,以支撑Grok 3、FSD、擎天柱机器人等超大规模人工智能训练需求。
图片
特斯拉自研芯片战略的成功的几个原因:
  • 芯片需求清晰。特斯拉全栈自研算法,对芯片需求非常清晰。通过裁剪无用多余的规格需求,将算法固化在芯片硬件设计中,从而实现最优的性能和功耗平衡。

  • 智驾架构稳定且演进方向清晰。特斯拉很早就确立了纯视觉路线,具有非常稳定的智驾架构,芯片不会因为架构调整而不断进行变更。

  • 整车销量大,使得比较容易的分摊研发成本。

  • 在美国,芯片相关人力资源丰富,技术储备充足。


2. 蔚来

2020年下半年,蔚来组建自研芯片团队,目前有800人左右规模(负责人来自华为海思),主要从事智驾、传感器等芯片的研发。
1)激光雷达芯片
2023年9月,蔚来发布了第一款自研芯片产品:LiDAR主控芯片NX6031,代号“杨戬”。该芯片用于图达通猎鹰激光雷达,替代原有的FPGA和ADC等价值不菲的第三方芯片,据了解,“杨戬”将为蔚来每辆车节省几百元的BOM成本。
图片

2)智驾芯片
2024年7月27日,蔚来宣布其自研的智驾芯片“神玑NX9031”流片成功。
该芯片制程为5nm,拥有超过500亿颗晶体管,采用32核大小核CPU架构,采用LPDDR 5x内存,速率达到了8533Mbps,内置高动态范围高性能ISP,位宽26bit,具备6.5G Pixel/s 像素处理能力,处理延时少于5nm,预计算力超过1000 TOPS。
该芯片将于2025 Q1首搭ET9。
图片
在蔚来的产品规划中,自研芯片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正如李斌所说,最终他们发现很多环节想要降低成本,只能自研。
尤其在智驾芯片部分,目前使用NT3.0平台的蔚来车型全都搭载了4枚Orin-X芯片,降低成本的最好方法就是寻找算力相同,但成本更低的替代品。如果神玑NX9031能够代替4枚Orin-X芯片,蔚来无疑可以做到大幅的降本增效,在这场“智驾淘汰赛”中掌握主动权。
另有消息称,蔚来也在自研座舱芯片,采用7nm工艺,由三星代工,该座舱芯片将与蔚来手机有更多的创新联动。

3. 小鹏

小鹏从2020年开始搭建芯片团队,在中美两地布局芯片自研,产品目标对标特斯拉FSD芯片。
2024年8月23日,小鹏宣布图灵芯片流片成功。
图片
该芯片为端到端大模型定制,集成2个自研NPU、2个独立ISP,采用面向神经网络的DSA。图灵芯片专门为AI大模型打造,具有40个处理器核心,最高可运行大模型参数为30B,估计稠密算力会在500~750 TOPS,未来可用于AI汽车、AI机器人和飞行汽车。
据了解,1颗图灵芯片可以代替3片英伟达Orin-X,同样也可以实现降本增效。

4. 理想

2022年5月,理想成立了四川理想智动科技有限公司,开始布局芯片研发。
2023年11月,理想开始大幅推进自研智驾芯片,目前理想已经设立了约 200 人的智驾芯片团队。
团队在Chiplet和RISC-V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主要自研的是NPU前端设计,后端设计部分外包给中国台湾的世芯电子,然后再交由台积电完成制造。
图片
理想汽车自研智能驾驶SoC“舒马赫”,将采用的是Chiplet模式,预计将在2024年年底前完成流片。

另外,
理想与国内的三安半导体合作建立功率半导体产线,北京车和家占股70%,湖南三安半导体占比30%,通过合资布局SiC功率半导体。预计2024年正式投产,最终目标是实现240万只碳化硅的年生产能力。

5. 零跑

零跑是国内最早宣布自研芯片的国内新势力车企,零跑曾提到:“不造芯片的车企不是一家好科技公司”。
2020年,零跑汽车与大华联合发布智能驾驶芯片:“凌芯 01”。
大华是安防行业巨头,也是零跑汽车的主要投资人。零跑提供了该芯片的架构和功能需求,大华负责具体的芯片设计和开发。
图片
凌芯01开发历时3年,算力4.2 TOPS,支持基础的ADAS应用,CPU为阿里旗下平头哥公司玄铁C860,AI核则为8核NPU。凌芯01主要配套C11车型,23年出货量达到12万颗。

不过,之后零跑汽车悄然停止了对芯片的研发投入,在最新推出的零跑C10上,已换用了英伟达Orin-X芯片。
零跑董事长朱江明表示“在2016年和2017年,市场上并没有现成的AI芯片可供选择,但作为一家车企,投入如此大规模的资金进行芯片开发确实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当下AI芯片市场已经相当成熟,对于车企而言,将精力集中在智能驾驶算法的研发上更为合理”。

6. 比亚迪

比亚迪自研芯片历史最悠久,涉足的芯片类别也很多。
2004年,比亚迪半导体的前身——比亚迪微电子公司成立,从事功率半导体、智能控制MCU、智能传感器及光电半导体的研发生产,采用IDM模式。
在工业、家电、新能源和消费电子,比亚迪半导体已成功量产IGBT/碳化硅、IPM、PIM、MCU、电流传感器等产品。其中,比亚迪已成为中国最大的IGBT制造商。
2024年4月,有媒体报道称,比亚迪已经启动自研智驾芯片的相关项目,这枚芯片NPU算力大概为8 TOPS,主要对标TI的TDA4VM。这枚自研芯片主要覆盖比亚迪10-20万元主流车型,借助比亚迪庞大的出货量,这颗芯片的表现非常值得期待。
除了自研之外,比亚迪也在用投资的方式布局智能驾驶芯片,比如地平线、昆仑芯等。

7. 吉利

2019年,吉利旗下的亿咖通与ARM中国合资成立了芯片公司:芯擎科技,其芯片布局如下:
图片

1)智舱芯片:“龙鹰一号”
2021年12月,芯擎科技发布了其首颗7nm智能座舱芯片“龙鹰一号”,该芯片具有8核CPU(90k DMPIS)、14核GPU(900 GFLOPS)、以及8TOPS的NPU。
2023年9月,领克08正式上市,为龙鹰一号首款落地车型,其智能座舱全系标配2颗“龙鹰一号”芯片。
图片
2)智驾芯片:AD1000
2024年3月,芯擎科技发布了智驾SoC芯片:AD1000。
图片
AD1000采用7nm工艺制程,CPU算力达250 KDMIPS,NPU稠密算力高达256 TOPS,GPU算力218 GFLOPS,通过多芯片协同可实现最高1024 TOPS算力,集成高性能VPA与ISP,可满足L2~L4级智能驾驶需求。从性能指标上来看,AD1000足以对标英伟达Orin-X,和地平线J6。
据了解,AD1000将在2024年内向市场交付。

3)功率半导体
2021年,吉利与芯聚能半导体、芯合科技等合资成立了广东芯粤能半导体有限公司,面向车规级和工控领域的碳化硅芯片的研发和制造,产品主要包括碳化硅SBD/JBS、MOSFET、IGBT等功率器件,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工业电源、智能电网以及光伏发电等领域。
芯粤能碳化硅项目总投资75亿元人民币,分别建设年产24万片6英寸和24万片8英寸碳化硅晶圆芯片生产线,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专注于车规级、具备规模化产业聚集及全产业链配套能力的碳化硅芯片制造项目。
2022年6月,吉利汽车孵化成立了晶能微电子,打造车规级IGBT产品,2023年3月宣布已流片成功。

8. 长城

2021年10月,长城汽车组建了专业团队,致力于功率半导体技术的研发。
2022年11月,长城汽车旗下的功率半导体模组封测公司,无锡芯动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专注于Si  IGBT和SiC MOS的研发与创新,通过全产业链协同,深度布局芯片设计和模组封测。
2024年9月,长城自主研发的RISC-V车规级MCU紫荆M100,成功点亮。该芯片基于RISC-V架构开发,采用模块化设计,内核可重构。紫荆M100主要应用于车灯、空调、无线充等系统上,五年内搭载车型不少于250万辆。
图片
来源:长城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