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传染流感了,感觉有点头晕”
“是新毒株出现了吗?”
视频截图
近日,全国多地进入流感高发季节。不少人表示,感染后除了有发热、呼吸道症状,还会觉得头晕,疑似“新毒株”流行,流感要怎样预防?
不吃药能“扛”过去吗?对此,医生作出解读。
未发现“新毒株” 老人小孩等是高风险人群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北方地区流感高发季节。监测结果显示,本次流行的主要毒株为甲型流感H1N1型。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介绍,流感发病后,往往会出现发热、咽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以及头痛、全身酸痛等全身症状。“虽然症状在体感上较其他呼吸道感染更重,但流感是自限性疾病,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大部分可以自愈,病程一般在5到7天。”
李侗曾表示,治疗流感的抗病毒药物,在出现症状后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好。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可以缩短病程,降低发生重症和传染给周围人的风险。建议接触过流感样症状者后出现症状的人群及重症高风险人群,应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有市民反映,最近出现了以头晕为症状的“新毒株”,属实吗?
李侗曾介绍,目前没有发现呼吸道传染病的新毒株。个体感染呼吸道病毒存在不同的表现。头晕、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都是呼吸道传染病较为常见的症状。这是病毒大量复制后,随血液循环散播到各部位,引起的全身症状,也是免疫系统识别病毒后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来源:北京日报、中国疾控中心
查看原图 18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