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南
2024年终将至,回首一年来在全国各大文博机构举办的展览,从展览主题和策展思路来看,有一条主线十分明确——展示早期中华文明。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且以国家形态连续发展至今的文明。2002年国家启动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实证了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历史,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延续发展的格局和特色。此主题涉及三大类文物展:陶器、石(玉)器、青铜器。由此转化为两类主题展,一是“中华文明溯源”综合展,一是按器物类别举办的专题特展。
彩陶先声
陶,来自于泥土,创新于人类。陶土经人类的智慧和双手捏形、烧制,塑造成千姿百态的陶器。在历史上,陶器的发明被认为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它的出现象征着一个时代向另一个时代的跨越。彩陶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符号,将中华大地大部分地区的文化连接,形成了地域广阔的早期中华文明共同体。
青海彩陶由中原彩陶文化孕育而来,在早期移民文化与原住民文化的共同作用下,甘青地区成为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的中心区域之一。2024年10月1日,由辽宁省博物馆主办的“河湟之华——辽宁省博物馆藏青海彩陶展”借远古陶器讲述了在遥远的新石器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已在交流互鉴中逐渐融合,共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明。
如果把视野放宽,在华夏之外的欧亚大陆通道上,可以看到类似的趋势。3月22日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出的“抟埴之工:古代东西文明交流中的陶瓷艺术”展,跨越6000年时空维度的陶器分七个单元向观众呈现了东西方不同文明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性。
说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黄河中游晋南地区的陶寺是推动“尧舜禹传说时代”成为信史的关键节点。12月6日,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陶寺村南的陶寺遗址博物馆正式开始运营。塔儿山前、汾水之畔、黄土台塬下,沉睡了近4000年的陶寺遗址在初冬的清晨醒来。陶寺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彩绘陶龙盘安放于大厅中央。
地方博物馆更多聚焦于地区性文明特征的展示。比如10月23日在嘉兴博物馆举办的“物象之初——江南史前美学特展”以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为时间脉络,从造型、色彩、纹饰、饰品四个方面探寻江南地区史前时期人们对美的理解与创造,陶器亦是重点。
玉润中华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各式各样的陶器不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祭祀仪式中发挥着功能性作用,而且蕴涵着当时人们已初步形成的“禮節”观念,这一观念在玉器中体现得更为充分。
玉器由最简单朴素的玉石工具,经由一代又一代匠人的双手,切、磋、琢、磨,一刻一划雕成玲珑剔透、繁缛华丽的玉雕器物。作为世界上开采和使用玉最早、最广泛的用玉文明,中华玉文明绵延了近万年。
由南京博物院承办的“玉润中华:中国玉器的万年史诗图卷”展从2023年跨年至2024年。特展全时空、全地域、多视角展示了玉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发展、壮大、传承中的独特作用与内涵,见证了玉器参与国家形成、玉成为社会准则的历史,凸显玉在国家制度、个体精神层面的意义。
到了12月,两个玉器特展接踵而至。14日,“文明先锋——凌家滩文化玉器展”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开幕。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的凌家滩遗址距今已有5800年至5300年历史,是长江下游同时期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聚落遗址,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并称“史前三大玉文化中心”。
19日,“宜子孙——汉代玉器集萃”展在杭州良渚博物院开幕。这是汉代高规格帝、王、侯墓葬出土玉器的首次集结,全面解读汉代玉器功能与用玉思想。
青铜大戏
陶器、玉器之后必然是青铜器。
中原青铜时代开始于大约公元前十八世纪的二里头文化。其青铜艺术和技术不仅标志着中原青铜器可能具有独立的起源,而且是商周秦汉青铜技术的源头和范式。
商周时期,祭祀时所使用的祭器主要以青铜器为主。《礼记·祭统》曰:“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体现社会等级的青铜礼器显示尊卑关系,象征使用者的权力和地位。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祭祀器物总能引发人们的观展热潮。
2月2日,上海博物馆东馆试运行首日,即与全国28家文博考古机构携手推出“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第三展——“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古蜀文明与中原夏商周文明、长江中下游文明、甘青地区文明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理论提供了重要实证。
其实三星堆文物早在去年9月27日就被请到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出,名为“凝视三星堆——四川考古新发现”。如此重要的文物,自然要到北京一趟。6月27日至10月13日,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的“探索古蜀文明——三星堆与金沙”展共计吸引了154万人次。
今年青铜器特展的另一个主角来自先秦时期的荆楚地区。9月12日“小国巨制:西周早期噩侯四器”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展。几十年来,湖北省枣阳市与随州市之间的交通要道上,不断有西周封国的墓葬群被发现。其中,随州安居羊子山的噩侯墓里出土的一组神面四器,奇特、奢华、精美、工巧,堪称商周青铜器中的杰作与奇葩。
周武王伐纣成功后,安插曾(随)国作为监视南方“蛮夷之国”或楚人的前哨,同时间接保证长江中下游的铜资源得以运输到中原。
尽管周王室操碎了心,但最终还是让楚人占据了这块宝地,并不断向周边扩张。楚国在江淮地区长达400多年的经营,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促进了区域文化的交融,并最终汇入汉文化。
“小国巨制”展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反映了楚国崛起时的政治与地理环境背景,而2023年12月29日至2024年3月31日在南京博物院举办的“归流——江淮地区楚文化的东渐”展则以"楚文化与长江文明"为纲,以"江淮地区楚文化的东渐"为线,向公众展示了楚文化的东渐这一民族与文化融合的历史大事件,并探讨、阐释这一文化交汇如何归流于宏大深厚的汉文明的漫长历程。
如此重要的区域文化特展必然也要进京。9月14日,200余件来自湖北五家重点博物馆的精美文物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凤凰故国——青铜时代曾楚艺术展”,向观众呈现曾国和楚国这两个南方古国的历史。
此外,也有反映北方草原青铜文化的特展,12月28日,鄂尔多斯博物馆近300件套文物来到江南的嘉兴博物馆展出,名为“黄河几字弯孕育的青铜文明——鄂尔多斯青铜器文物精品展”。
南北方不同地域的陶器、玉器和青铜器折射着当时真实的社会生活面貌,是社会秩序与器物的巧妙结合,也是政治权力经由艺术的唯美升华。
群英璀璨
以上提到的展览都偏重于单类文物,全年看下来,还有不少重头戏留在了综合文物展上。这就好比群英会,在综合展上各有各的亮相机会,一同构成一台精彩大戏。
本年度观赏性最强、文物种类最丰富、时间跨度最大的综合展有两个,一是10月1日在故宫午门展出的“大道之行——儒家文化特展”。从距今2万年的江西万年仙人洞陶片,到开启礼乐文明先声、距今9000多年的贾湖骨笛,从西周龙纹簠到东汉熹平石经,从传为唐代王维所绘《伏生授经图》到辽代孝子图鎏金银壶,通过陶器、玉器、石刻、碑铭、青铜、简牍、书画、古籍等门类的文物,结合考古实证,发掘并梳理儒家文化的历史形成脉络,阐述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展示其广被四海的深远影响。
3月21日-8月31日,山东省博物馆举办的“禮运东方——山东古代文明精粹”展集结了全省50余家文博单位的400余件文物,展示海岱文化与齐鲁文明的特色,感知山东“禮运”文化形成的清晰脉络。展览紧扣“礼”这个主题,与故宫博物院在“大道之行”展反复阐述“道”与“儒”的关系形成了呼应。儒家学说产生于山东的孔子,孔子的思想又起源于对“礼”的彻悟与遵从。
经两汉、魏晋南北朝至唐宋,儒家思想已深深扎根于华夏大地,进而波及更广大的周边地域。北方的辽及崛起于东北的金先后吸纳了中原王朝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治国理念与管理体系,为入主中原打下了基础。9月29日,展示这段历史文化的综合性专题展“山河与共——辽金历史文化主题文物展”于辽宁省博物馆开幕,共计454件(组)文物分四个单元讲述了辽金文化起源、吸纳、发展、融合的过程,实证了多民族继承吸纳、共存发展、融聚统一的价值追求。
近年来,各领域的学术研究结合考古成果促成了新的综合性展览,一些小而专的研究课题借展览开出了奇葩。
2024年为农历甲辰龙年,“投龙——从山川祭祀到洞天福地”展赶上了龙尾巴,于12月1日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开展。陶器、骨器、玉器、青铜器、木器、金银器、造像、碑铭、纸张简册等均服务于“投龙”这个主题,既神秘又有趣。那么,什么是“投龙”呢?
投龙,亦名“投龙简”,以青丝缠绵,系载祈愿谢罪的文简,伴金龙。龙者,祈愿文书通达神祇之秘钥;投,即指沉入水中或埋于深坑,以示对山川神灵的敬畏与献祭。此仪轨从商周至秦汉,经汉末魏晋南北朝道教之梳理、革新与升华,遂添入龙神为信使之角色,投龙仪典兴盛于唐宋,金、元、明三代承继,随后渐入尾声。
长期以来,不少观众以为只有大博物馆才有摆“龙门阵”的资本,其实不然,哪怕是县级的小博物馆,也一样拥有世人瞩目的宝贝。位于湖北省孝感市的云梦县博物馆藏有足以见证秦汉大时代的珍贵简牍。观众可从“云梦出土秦汉简牍展”上了解到秦汉法律规章、经济活动等诸多历史信息。
书画歌咏
每年能与综合文物大展引发的热度相抗衡的多为书画展。这类艺术展在更加深厚的文化维度下以笔墨揭示出中国人自远古时代一路走来的审美心灵与精神内涵。
本年度最引人注目的书画展有两个,5月18日至8月18日在南京博物院举办的“无尽藏——苏轼的书画艺术精神”特展汇聚了150余件(套)书画珍品。另一个是搬迁至上海博物馆东馆的历代书法和绘画馆于11月13日全新开放。在4000平方米的展厅中,按书法馆、绘画馆、海上书画馆三大展陈空间展出了总计315件(196套)作品,几乎集结了历代书法和绘画流派,既有经典风格,又有重点画家的重点代表作,有些是多年来第一次露面,有些则是艺术家的存世孤品。
另有中国美术馆自去年6月开始的“墨韵文脉”古代书画系列展,一直延展至今。其间分别特邀各省市博物馆藏古代书画作品进京,形成了一条以明清书画为主的赏析展陈线路。
辽宁博物馆的古代书画收藏历来是众多书画爱好者的心之向往。12月20日,“丰神有仪——辽宁省博物馆藏中国古代人物画展”正式与广大观众见面。
除此之外,各地各馆的古代书画展全年不断,当然多以明清书画为主打。这里不得不提到两位艺术家。
前面提到的“无尽藏”特展以苏轼的书画艺术为核心脉络,将他的“达心适意”“写形传神”“诗歌绘画”三个绘画理论和“法中尚意”“书以学养”两大书法思想借助历代作品加以阐释,带观众走入苏轼博大精深的艺术与精神世界。
该展实际上是近年来以苏轼为核心的书画特展的延续。早在2020年9月1日至10月30日,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就举办过以“千古风流人物”为题的苏轼主题书画特展,引发巨大热度。四川博物院顺势于2022年11月29至3月5日举办了“高山仰止·回望东坡——苏轼主题文物特展”。因此,今年夏天南京博物院的“无尽藏”可算作一次阶段性的总结展。
与苏东坡形成对仗的是齐白石。2024年,正值齐白石诞辰160周年,以北京画院为核心的策划团队启动了持续全年的齐白石书画展,从年初一直到年底,从国内到国外。12月21日,北京画院美术馆又上新了一场“小鱼在乎——齐白石的生趣世界”展,跨年到新春。
另一类有特色的书画展以女性为主题。
8月30日,以仕女画为主题的“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在文华殿开幕。10月1日,南京博物院的“中国古代女性系列展·万古情长松柏下——明清时期中国才媛的艺文与巧思”开展。11月28日,杭州博物馆的女性主题展“桃花得气美人中——明清江南女子的艺术与生活”与观众见面。
精彩外展
国内的展览丰富多彩,自国外请进来的展览亦精彩不断。
2024年开年之际,故宫博物院联合伊朗和沙特阿拉伯,于午门三大展厅共同推出了“历史之遇——中国与西亚古代文明交流展”“璀璨波斯——伊朗文物精华展”和“埃尔奥拉——阿拉伯半岛的奇迹绿洲展”,向观众展示不同文明对彼此的记载,构成了古代世界的文化交流史。
到了7月17日,上海博物馆“对话世界”文物艺术大展系列第四展“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于人民广场馆盛大启幕。展期将近13个月,至2025年8月。古埃及文明一直是展览的一块金字招牌,总能拨动广大观众的心弦。自开展以来,前往上海博物馆的观众络绎不绝,馆方有时不得不限流,并增开周末和假日夜场。
有了古埃及,必然少不了古希腊。6月6日和11月6日,“爱琴海的荣耀:古希腊文明”和“美的多元——古希腊的艺术与生活”特展先后于南京博物院和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众多希腊文物跨越山海,奔赴而来。首都博物馆也不甘落后,赶在年末的12月3日开展了“希腊人——从阿伽门农到亚历山大”。
2024年是中法两国建交60周年。4月1日,作为中法文化旅游年的重要项目“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开幕。
9月12日,“浴火重生——巴黎圣母院增强现实沉浸式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对外展出。五年前,巴黎圣母院失火,部分建筑严重受损,随后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建筑师、修复专家、机构和企业积极投身巴黎圣母院重建工作。如今,巴黎圣母院即将重新开放之际。该展是对不同文化间相互尊重、守望相助精神的致敬。
中国和意大利两国借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之际,举办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其中,7月26日在中华世纪坛开幕的“马可·波罗与丝绸之路上的世界”和11月23日在上海博物馆开展的“寰宇东西:马可·波罗眼中的中国和世界”,从中意文博机构中遴选出大量文物,以不同的角度全面展示了马可·波罗时代中国与世界的文明交往故事。
纵观整个2024年,中国有越来越多的博物馆以开放和友好的姿态,以根植于服务大众与城市生活的核心理念,以丰富多样的常设展和主题特展,为全国各地的观众,也为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奉上高水平的国内和国际展览。“逛博物馆”持续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社交休闲的首选。在这样一种轻松愉悦的观展状态下,博物馆正潜移默化地成为我们所有人了解历史、体验文化的必经之地和保持终身学习的最佳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