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现实 我们的声音

◎萧轶

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大众图书市场整体呈现出阅读分层的去中心化现象,随着直播带货的视频化推书与读书博主的种草类模式不断加入,大众阅读不再仅仅受制于文化媒体的单一传播,这也给大众阅读的出版市场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本土原创的突围与崛起

近些年来,能够明显看到华语原创图书在大众出版市场中的崛起,不仅体现在出版品种的数量和质量等方面,更体现在阅读市场对本土原创的关注度与认可度等方面。除此之外,诸多颇受关注的出版品牌或丛书品牌,也纷纷加入了原创版权的争夺大战,不断开拓不同品类的写作资源。在这背后有着非常复杂的综合因素:比如,中外版权的均衡考量,本土写作势力的不断崛起,大众阅读逐渐认可本土原创,等等。

在前不久发布的《豆瓣2024年度图书》榜单上,本土原创占据前十名的一半,前三名全部为原创非虚构作品。而在豆瓣年度图书的社会·纪实类别中,本土原创也占据四席:薄荷实验的《过渡劳动》、读库的《奔袭》、新经典文化的《逃走的人》和艺文志eons的《蛋先生的学术生存》。

正如薄荷实验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的“直面本土真问题”,近些年来本土原创作品的崛起与社会情绪的自我放置有很大的关系,在认知视野不断全球化的同时,越来越多的读者同样希望通过阅读来理解自身面临的困境和认知自身所处的现实。在本土原创方面,社科领域的非虚构写作或社会学著作越发贴近社会现实问题,每每都能迅速引起媒体和读者的关注,这便得益于它们及时地回应了本土现实问题,为读者的答疑解惑提供了现实认知向度和情绪价值。

以上海译文出版社的“译文纪实”为例,虽然去年已经试水出版了非虚构写作平台“三明治”的本土原创作品《最好朝南:关于女性的12个问题和12种境况》,但直到今年才被丛书负责人自认为“原创非虚构出版元年”,这主要是因为“译文纪实”今年出版的资深记者杨猛的《唐人街之味》和陕西科技大学副教授杨素秋《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两部著作,尤其是《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引发的持续关注和市场表现。或许,本土原创备受关注的原因,正如丛书负责人所言:我们的现实,我们的记忆,我们的悲喜,还有,我们自己的声音。

原创文学方面,越来越多的年轻作家也收获了出版市场的关注和读者圈层的认可,比如,中信·大方、新经典·春潮、铸刻文化、后浪·说部等出版品牌,都不同程度地致力于挖掘本土原创作品。很多媒体人也转型写作文学小说,比如蒯乐昊在今年出版了《疼痛之子》,张畅也出版了第二部小说集《一个中年人决定出逃》,押沙龙也跨界推出了《鹿隐之野》……

非虚构领域或许更能看到原创的突围与崛起之势,很多出版品牌不断推出的历史研究著作,终于在汉学著作长期把持关注度和认可度之下获得了自身所该拥有的地位。不得不承认的是,近些年来的汉学著作逐渐进入了祛魅进程,教育水平的提升让读者的阅读开始能够更加公允地看待本土原创著作,本土原创的研究与写作也越来越能够贴近和满足阅读市场的喜好方向。甚至,除去中国史方面的研究著作之外,华语原创的世界史研究领域也越发获得读者的高度认可,比如高全喜的《莎士比亚历史剧与英国王权》。

更值得注意的是,本土版权代理机构行距文化与浙江人民出版社的“经纬度”合作推出的《大变局:晚清改革五十年》,从年头到年尾都被各路媒体和音视频平台所关注;行距文化与世纪文景合作推出《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之后,又合作推出了张向荣的《三国前夜:士大夫政治与东汉皇权的崩解》;而行距文化与上海译文出版社合作推出的《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更是呈现今年现象级的图书……这意味着本土原创逐渐获得了出版市场的普遍认可,未来或许将出现更多的本土版权代理机构。

就目前的出版形态而言,大众和学术之间早已进入认知融合的阶段:一方面,得益于媒体形态的更迭和媒体内容的多元,曾经闭塞于象牙塔内的学术知识已经逐步扩散至大众社会,阅读群体整体水平的提升也让专业性知识走向了更大的市场;另一方面,学术中人也在更新迭代,高校教师更易于拥抱新型传播方法,更乐于接受新型出版形态。

文史哲社科等各类门科都不再止步于通俗写作或普及读物,诸多硕博论文都已进入大众出版范畴和大众阅读视野,甚至比通俗写作更能斩获年度图书榜单。这都意味着,无论是媒体还是读者,整体认知水平和阅读趣味都在逐步提升。当然,之所以能够获得市场的认可,还得益于这一代写作者本身研究水平和语言审美的不断提升,能够与读者的需求进行互融互通。

异域旅行文学的写作自觉

另一个华语原创突围的现象,也呈现在旅行文学的写作出版之中。接续着近些年的旅行文学出版热,在不断引进外国旅行文学非虚构图书之后,旅行文学终于迎来了本土自觉的书写态势。在2024年的旅行文学方面,无论是以国内本土为写作对象的非虚构写作,还是行走在异域疆土的旅行文学书写,华语原创都给出了可喜的成绩。

在豆瓣2024年度中国文学非小说类前十名中,旅行类文学占据四部:刘子超的《血与蜜之地:穿越巴尔干的旅程》、库索的《离岛:于偏僻之地重建生活》、杨潇的《可能的世界》和柏林的《边界的诱惑:寻找南斯拉夫》;世纪文景再版的班卓《陌生的阿富汗》,也出现在了年度再版佳作的豆瓣榜单之中。除此之外,姚璐的《看不见的中东:深入日常生活的中东之旅》和王甲红的《穿行秘鲁五千年》也备受媒体关注。

从上述书单来看,异域旅行文学成为了今年非虚构出版的最大卖点;这些非虚构作品的书写对象,都是中国本土以外的世界图景。新青年对全球疆域的好奇与理解,取代了城乡结构的空间叙事与历史想象;他们不仅将自我的身份定位置放于全球叙事的现实困惑之中,更将全球想象带回到汉语写作的新型理解之中。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融合,新一代写作者不仅不满足于本土身份的叙事理解,也不满足于空洞抒情的旅行美文。从他们书名的措辞使用可以看出,“穿越”、“穿行”、“重建”、“寻找”和“深入”等展示了新一代青年在世界想象之中的自我渴望;不再满足于抒情美文或报告文学式的陈旧写法,而是借助历史智识与生活体验的深度探寻,在某个疆域空间内开拓当下性的即时想象与历史性的智识理解,在全球史的过去式与当代性之中,去思考自我与全球之间的关系,去探索自我与时代的可能。

在本土书写的旅行文学方面,同样展现了新一代青年的书写自觉,早已不满足于肤浅空洞的抒情美文,而是将感知置放在过去与未来之间,重新审视当下的现实写照与历史的复杂面向,重新建立自我与本土的深度理解。新一代的本土游记,往往带有“重走”的特点:切身的感知与历史的理解,取代了风景的刻画与生活的抒情;基于某段历史事件或某条历史路线,借助行走重新丈量土地,借助历史重新理解时代。

在2024年,除去李娟因同名电视剧而再度爆火的阿勒泰系列之外,比较受关注的本土旅行文学写作,往往将目光投向了历史深处。在穿越历史与文化的现地之旅中,不仅记录着沿途偶遇的人事变迁,也邀请历史人物走进自我的行程之中,让自我感知与历史叙事进行重叠,沿途埋藏的古今命运激发着叙事者对祖国大地的重新想象,让新一代写作者深入往昔遗迹的历史洪流,去感知个体命运的现代想象。

在今年的本土旅行写作中,胡成从早年的北国边界回到近年的关中古道;在榆林道和陇关道之后,再度行走于萧关道上,在秦川大地寻访碑碣简籍,于关塞通道上钩沉前尘旧事,合成一部厚达六七百页的《萧关道》;萧易在巴蜀石窟的碑石辨认之后,重走了营造学社川康古建筑调查之路,用一部《漫长的调查》重述动荡时代的学术关怀,续写营造学社当年的未竟之业;蒯乐昊的《云冈:人和石窟的1500年》则将石窟艺术流变、北魏政局变化和文物保护研究并行铺陈,重寻人与信仰之间的千年守望;豆瓣大咖齐栋的《绿皮火车,去乡野中国》,则重走了十几条绿皮火车的经典路线,在普通乘客的人间百态之中,带领我们发现高铁路线以外的中国众生。

值得注意的是,旅行文学逐渐开拓着文本阅读以外的文旅研学活动,李娟的阿勒泰系列因影视剧改编而带火了新疆旅游,可以预知的是,随着地方文旅的破圈助推和全球流动的行走渴望,旅行文学的书写将开辟更多类似的研学活动,甚至诸多出版机构纷纷成立了研学部门。或许,为游学研学而展开对应的旅行写作,将会成为新的出版现象?

小语种文学正在填补阅读版图

如果说异域旅行文学提供了异质化的认知视角,小语种文学也越来越填补着世界文学的阅读版图。近些年来,世界文学奖项也变得越发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小语种文学小说获奖,这也带动了国内出版在小语种方面的译介出版,填补着欧美主流之外的文学版图,扩充着国人在文学阅读方面的域外视野。

从各类国际文学奖项可以看出,近些年欧美文学市场或奖项对小语种文学逐渐发生兴趣。欧美文化在经济文化方面掌握着巨大的话语优势,诸多语种或地域的文学作品乃至德法两国的文学作品,都需要通过英文译本的市场认可才能崭露头角。从拉美到非洲到中东北欧等地域的文学著作,经由欧美认可和译介之后,再译介到国内的趋势有所增强。

当然,除去专注于外国文学译介出版的上海译文出版社和译林出版社等出版机构之外,国内也有出版机构也开始有意识地自觉发现主流语种以外的作品译介,有些出版机构甚至直接启用系列译丛的方式进行文学版图的译介填补。比如,上海译文出版社引进出版的“挪威现当代文学译丛”;花城出版社的“蓝色东欧”系列;浙江大学出版社的“万国文译”系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新丝路世界人文经典”系列和“名奖作品·互文”系列,便先后引进出版了巴拉圭、比利时、叙利亚、匈牙利等国的经典文学作品;后浪文学产品线中也有“西语文学补完计划”系列,持续引进西班牙语文学名著如被誉为“墨西哥文学女王”的埃莱娜·波尼亚托夫斯卡作品《我不是你的造物》,以及俄罗斯著名作家尤里·波利亚科夫的重磅作品、作家出版社旗下的“S码书房”和“新拉丁美洲文学丛书”,不断引进出版阿根廷、西班牙、葡萄牙、匈牙利、墨西哥、乌拉圭、智利等国的文学作品和人文传记类作品。

此外,有些出版机构虽未启用译丛的品牌化方式,但也持续出版了颇受关注的小语种外国文学,以特异性极强的图书选题补充着阅读版图。比如四川文艺出版社持续出版了印尼国宝级作家普拉姆迪亚创作的“布鲁岛四部曲”(《人世间》《万国之子》《足迹》《玻璃屋》)和波兰文学的史诗巨作《农民》等;新星出版社的“若水文库”,出版了波兰作家马尔钦·维哈的《未弃之物》;译林出版社今年也出版了非洲著名女作家阿迪契的七部作品合集;湖南文艺出版社引进出版的俄罗斯作家柳德米拉·乌利茨卡娅作品集套装……

这些持续而小众的多元地域文学,正在逐渐嵌入翻译作品的阅读版图。整体而言,拉美文学因第二次文学爆炸而再度受到国际市场的关注,中东欧文学作品则因相似的经验而成为本土读者阅读的关注焦点,新一代非洲文学作家则越发走向海外而发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声音,现当代俄罗斯文学也开始逐渐回归到中国人的阅读视野之中。随着欧美市场的持续认可,这些地域的语种文学也将持续获得关注,国人阅读也能因此而获得更多异质多元的认知体验。

品牌和装帧的市场重塑

由于新生代人群呈现出个性化、小众化和生活化等方面的消费习惯,陈旧老套的出版分类和品牌理念早已无法适应当下的阅读认知,面对市场的出版形态越发考验出版编辑对细分市场的挖掘和自身定位的精准设定。这也是这些年的阅读图景越发呈现分众化趋势的原因所在。加上市场关注焦点的瞬息万变,图书热点往往稍瞬即逝,这就更加考验出版编辑对图书市场和读者需求的敏感认知,小而轻的品牌化运营更适用于市场变化下的产品调整,而一本书的崛起往往能够带动整个品牌乃至整个机构的社会关注和口碑效应。

成立不久的上海书店出版社“也人”品牌,今年推出的《移民路上的生与死》《微服出行》《苏北人在上海》等书持续获得读者关注;东方出版中心的“时刻人文”在短短一年多内,聚焦中国和全球历史上的重要时刻、事件与人物,出版具有可读性、知识性、思想性的优质人文社科图书,因去年出版的《龙与狮的对话:翻译与马戛尔尼访华使团》横扫各大媒体年终榜单,今年出版的多部人文社科图书也因此而获得了媒体的期待和读者的认可。

体量小而轻的出版机构或出版社工作室,往往能够以更加细分的市场定位,去获取越发分众化和个性化的图书消费群体。面对新一代图书消费群体的特性,越来越多的图书编辑开始对图书工作进行反向推导:圈层化的阅读分化趋势,意味着不同群体带来不同的市场需求,图书内容的制作也随之变得越发细化,以往的图书分类已难满足当下的市场需求,这就非常考验图书编辑对市场嗅觉的灵敏感知。

如同陈思诚从社交媒体的传播思维去制作电影,在抖音直播的低价贱卖和销量下滑之时,小红书涌现的大量读书博主的种草类推书,让图书装帧变得尤为重要。在读书博主的助推之下,图书内容方面或许并未引发真正的关注,但在小红书的摄影种草却能为一本图书带来很好的销量,甚至一些古籍新出的再版,对每一页内文装帧都采用了非常精美细致的装帧设计;古籍借此而能获得新的市场或读者,也未必需要学究般控诉购书之人是“买椟还珠”,知识的神圣在于能够服务不同的人群,而并非仅仅服从于食古不化的“唯读书论”。

崭新一代阅读群体的消费理由中,早已不再仅仅满足于内容需求,往往挑剔自身阅读的趣味偏好,也注重图书本身带来的情绪价值。阅读一本书往往需要某种能够贴合自身价值的陪伴感与亲密感。这就让图书市场的消费行为,不再只关注内容和价格,而是该产品是否能够给自身带来悦己的适配,能否唤起自身的情感需求。比如,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有书至美”品牌推出的《中国最美国宝全书》定价998元,在短短75天内便全网销售超过1500万码洋;精美的装帧设计加上独到的内容输出,完全可以打破新一代消费群体的价格魔咒。

不过,近些年来备受追捧的新书特装本,几乎呈现泛滥化的过剩局面。对特装书的购买兴趣也逐渐下降,几乎每本书都会简单做出一批特装书,但真正称得上特装本的,其实少之又少,大抵不过刷边而已。真正能够获得小红书等新媒体追捧而又不至于陷入低价贱卖的图书,依然需要在装帧设计上苦下工夫,才能真正赢得新一代图书消费群体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