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爱联萌 | 原来这就是“梦中情子”的模样

图片“生你不如生块叉烧,养你不如(养条狗)。”
狗狗,可爱、乖巧、善解人意,一度成为恨铁不成钢的父母们的“梦中情子”。
想当初,那群被原始人篝火上的肉骨头吸引而来的馋嘴的狼,不会想到它们有一天会走入人类的生活,并且逐渐成为人类的“心肝宝贝”。

图片

[清] 郎世宁 《十骏犬霜花鹞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对于中国人来说,狗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从很早的时候起,狗就是人们看家护院的好帮手。传统的十二时辰中,属于狗的戌时对应晚上七点至九点,此时太阳落山,天将黑未黑,这万物朦胧之时,便是狗守夜的开始。月白风清,万籁俱寂,夜色下,狗也渐渐记起了属于它的神话与荣耀。

01

招来吉祥,还能“狗咬耗子”


狗并不是一开始就作为人类的宠物出现。更早的时候,它曾被当作部落图腾,多见于苗、瑶、畲(shē)族地区。传说远古高辛帝时,“时帝有畜狗,其毛五采,名曰盘瓠(hù)”。“盘瓠”是一条五色花犬,因咬下吴将军首级而归,助高辛平定戎狄之乱,从而得与公主成婚,成为氏族的祖先。

图片

人类自创造文字开始,就有关于狗的记载。

此外,还有一种“飞阴于天,食日月星辰”的“天狗”。古时候,每当日食、月食发生,人们都认为是天狗出现,吃掉了太阳和月亮。常见的神犬还有“祸斗”、“谛听”和“哮天犬”祸斗原身为黑犬,所到之处常伴随火灾,故被视为不祥之兆。谛听是传说中地藏菩萨的通灵神兽,善听人心、辨善恶,便成了民众心中吉祥的象征。我们熟知的“哮天犬”,则是传说中二郎神的座下神兽,替他狩猎冲锋、斩妖除魔。古人相信,狗并非普通的生物,它们还能招来吉祥。
《搜神记》中,有一个叫怀瑶的人。有一天,他发现地上小洞里有一公一母两只小奶狗。一位年长的人说:“这种狗叫‘犀犬’,得到它的人,家里就会变得富有。”但是怀瑶见小狗眼睛都没有睁开,就把它们放回了洞里。过了一晚上,他发现狗和小洞都消失了。至此多年过去,怀瑶家一直没有发生任何灾祸。

图片

[清] 郎世宁《十骏犬蓦空鹊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灵气的狗狗,除了成为许多传说的主角,也没忘了在猫进入人类生活之前,承担了它们的责任。四川三台郪江崖墓画像石上刻有一只“立耳、健壮,前肢直立,后肢弯曲呈蹲坐状,双眼炯炯有神的狗”,罕见之处在于其口中叼着一只老鼠,整理者将其命名为“狗咬耗子”。

图片

汉代 四川三台郪江崖墓 狗画像石拓片实际上,在猫被驯化之前,捕鼠确实也是狗的“分内之事”。

狗抓老鼠的题材就在汉画像石中频繁出现。比如下面这张图中,表现的就是两只狗正在追逐偷吃粮食的大老鼠,大老鼠爬到谷仓顶上,两只狗抬头望去。

图片

汉代 画像石 山东省博物馆藏原来,“狗拿耗子”,曾经也并非“多管闲事”呀。

02

狗狗何时成为“贴心小棉袄”


中国人是什么时候饲养宠物狗的呢?

根据现有的史料,最晚在唐代,小型观赏犬已经成为贵妇圈的宠物。

在唐代知名画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中,就有两只小巧玲珑的宠物犬。这种小型观赏犬叫“拂菻狗”,又名“猧儿”。唐代初年从西域高昌传入我国。

图片

[唐] 周昉《簪花仕女图》 辽宁省博物馆藏

当时的资料是这样记录的:“高六寸,长尺余,性甚慧,能曳马衔烛,云本出拂菻国。中国有拂菻狗,自此始也。”这种宠物狗在当时极其名贵,只有宫廷贵妇才能养得起。

图片

《宫乐图》中案下小狗的形象与《簪花仕女图》也很相似。([唐] 佚名《宫乐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到了宋代,养宠物狗的时尚不再限于贵妇圈,民间也有许多人将狗当宠物饲养,人们还会给自家的“毛孩子”取名,与我们今日养宠物无异。

宋朝的城市中还出现了专门的宠物市场。市场上不仅有猫粮、狗粮,其他的宠物也有相应的食料:“凡宅舍养马,则每日有人供养料;养犬,则供饧糠;养猫,则供鱼鳅;养鱼,则供虮虾儿。”

爱美宋人甚至会给宠物猫狗做美容,也被称为“改猫犬”,比如用捣碎的凤仙花为猫狗染色、为宠物犬匹配精美的项圈,力争让每只猫猫狗狗都漂漂亮亮的。

清宫廷对待养狗十分认真,宫里有豢养犬只的传统,还专门设立了养鹰狗的官署,饮食、道具、饰物都很讲究。爱狗的皇帝还会给狗赐名、美容、绘制画像。

图片

京巴犬([清] 沈振麟《狗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慈禧太后有一种非常宠爱的狗,叫“京巴犬”。京巴犬一直作为皇宫的玩赏犬,在历代王朝中均备受宠爱。当时,宫吏们对京巴犬的宠爱到了必须“随身携带”的程度,出门时就把它放在宽大的衣袖内。所以,京巴犬又被称作“袖犬”。

陪伴了人们千百年的狗狗,除了享受人的宠爱之外,也留下了一些忠义的故事。

明宣宗朱瞻基儿时,和两只爱犬一同外出打猎,为追逐一只马鹿跑进密林,结果马鹿没了踪影,一只体型巨大的黑熊却突然从密林种窜出,扑向他。在这危急关头,他的两只猎犬扑向野兽,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救下了朱瞻基,它们自己却身受重伤,不久因伤势过重而死。朱瞻基对此十分伤心,长大后为了怀念这两只救主的义犬,画下了传世名画《双犬图》。

图片

[明] 朱瞻基《双犬图》哈佛艺术博物馆藏

还有一个更具神奇色彩的“黑龙救主”故事。

三国时,襄阳纪南有个人叫李信纯,他养了只名叫“黑龙”的狗。李信纯好酒,一日出游归家时,醉卧城外草丛中,凑巧有人纵火狩猎,火顺风正吹到李信纯身处的风势下方。“黑龙”见唤不醒主人,情势危急,只好快速奔入不远处的小溪中,将毛弄湿后洒在主人周身,如此来回奔跑,数趟力竭而死,李信纯酒醒之后,方明白爱犬为救他牺牲了性命。

古往今来,从馋嘴的狼到忠义的狗,这些可爱的生物,陪伴着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举足轻重的足迹。透过狗狗深情而坚毅的目光,我们仿佛能看到背后它们无比细腻而精致的爱。

“猧子解迎门外客,狸奴知护案间书。”有小狗迎接门外的客人,有小猫护着桌上的书不被老鼠啃咬,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生活呀。

你养的是猫还是狗呢?

你和它们之间有什么好玩的故事?

欢迎与我们分享!

参考资料:

新京报书评周刊、故宫博物院、凤凰出版社相关报道

图片

图片

广州日报媒重点实验室出品
统筹/毕征、张晓雯
文/赵婉彤、席乐瑶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席乐瑶、赵婉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