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新疆未来探奇科学馆和新疆抓饭非遗博物馆被授予经开区(头区)教育系统第三批思政、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为实现全区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提升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提供了新的阵地。
授牌仪式
授牌仪式结束后,乌鲁木齐市第126中学(高铁校区)的学生们在科学讲解员的带领下,走进新疆探奇博物馆,亲身感受科学的魅力。
在“迷你水火箭”制作活动中,孩子们借助压缩空气产生的强大推力,将装有水的小型塑料瓶发射升空,体验了简单的物理原理;在儿童科学乐园,孩子们探索了电能与磁能之间的转换秘密,亲眼见证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电流的神奇现象;在“自己拉自己”项目中,孩子们亲手操作滑轮装置,体验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还戴上了VR头盔,模拟宇航员视角体验超级飞船的虚拟飞行,并与科技狗互动,初步了解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
学生制作水火箭
学生与科技狗互动
乌市第126中学(高铁校区)五年级(23)班学生杨琬祺说:“通过在这里亲身体验以前只在书本上见过的科学实验,我对科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特别是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展区,让我对未来科技充满了期待。”
作为此次授牌的另一家实践基地,新疆抓饭非遗博物馆内陈列着与抓饭制作相关的古老器具、详实史料,全方位展现这一技艺的发展脉络。馆长肖龙付介绍:“在这里,学生们不仅能近距离观摩非遗传承人精湛的抓饭制作手艺,学习从食材甄选、火候把控到调味秘诀等各个环节,还能亲手参与部分制作流程,感悟民族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经开区(头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李伟说:“此次授牌的两家企业,为学生打造了一个接触社会前沿知识、传承文化技艺、开展劳动实践的综合性学习平台,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提升综合素养。”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意义重大。据了解,近年来,经开区(头区)教育局与区内企事业单位联动,建立18家研学实践基地,开设“志愿红”“科技蓝”“果粒橙”“生态绿”“奋进紫”“多彩白”等实践精品项目,让4180名青少年在19次“行走的思政课”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同时,推出22节精品研学实践案例,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实践能力,初步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研学实践教育模式。
▌文/杨紫月 图/郭昌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