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里的老员工都知道,工资一到账最好立马转走,平时的转账和消费,非必要不使用自己银行的卡。
要不是代发工资必须走自己银行,我觉得员工都会考虑申请工资在他行代发了。
也不是银行员工矫情,连自己的银行都不支持,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这也是行业内不能公开的秘密。
而造成一系列荒诞现实的原因,皆源于银行里极端的合规要求,到处都透露出对员工的不信任。
经历了一些奇葩行径,银行员工也学乖了,惹不起咱还躲得起,找其他银行开张卡,互相不打扰就行了。
把员工当“贼”防着
银行对员工的账户管控,可能已经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不仅是工资卡被监控,还包括在本行的所有账户,以及账户里发生的每一笔交易。
一旦账户出现异动,比如半夜取现或者转账,超过收入范围的大额交易,在娱乐场所有消费,与客户出现资金往来等,合规部门的员工,第一时间就会前来问询。
要是能解释清楚还好,可能写个情况说明就可以了,可要是解释不清楚,那就要上纲上线,甚至挨个处分了。
曾经有个同事,晚上办理了一笔五万元的定期转存,第二天就被叫到了行长办公室,系统预警了员工的账户。
合规部需要员工说明五万块钱来源,解释为什么晚上还在操作手机银行,八小时以外在干些什么。
感情银行的风控资源,都用在了对付自己员工的身上,连基本的存取款业务,在系统眼中都是“高危操作”。
亲属账户亦无法幸免
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以往的诸多血泪教训,明确了一个原则,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
考虑到银行员工都是专业人士,普通的风控模型可能会有遗漏,那就干脆上大招,“宁可错杀也不放过”。
也许是员工被查出账务问题,或者涉及洗钱犯罪,有点啪啪打银行脸的意思,管理层丢不起这人。
于是,员工的直系亲属账户,也被纳入了异常行为监控,哪怕是再正常不过的交易。
有个新来的小伙子工资不够花,找父亲周转了一万块钱,转到了他的工资卡上,行长邮箱立马就接到了“可疑交易”提醒。
可以想象,伴随而来又是一系列的灵魂拷问,业绩指标都得先放一放,优先处理异常行为,感觉小伙子一夜之间就老了几岁。
余额为零是保护自己
各大银行的系统,目前还没有实现数据互通,给了银行员工一些喘息的机会,可以采取“明哲保身”的策略。
只要自己银行的账户里有余额,便会立马转走,不发生任何可能的交易,便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麻烦事。
不少员工坦言,这哪里是在银行上班,简直是在敌营深处潜伏,生怕一不小心就暴露了。
按理说,自己银行的员工,属于最稳定、最可靠的客户,不用担心忠诚度不够,也不怕出现逾期。
但,现如今银行的过度管控措施,等于亲手把优质客户推给了其他银行,不仅失去了业务机会,也斩断了员工的信任与支持。
到处防着员工,动不动就拷问,这样真的就能防范风险吗?
自己的员工都不敢把钱存进来,客户如何相信这是一个可靠的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