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
01四川省首条跨市域轨道交通资阳线的开通,为成都都市圈内企业投资发展和产业协作布局带来无限空间和想象。
02资阳线让资阳成为渝人才洼地,吸引了高科技领域人才和企业投资。
03由于资阳线通车,成都与资阳实现产业链分工协作、优势互补,推动同城化进程实现再一次的突破发展。
04资阳临空经济区正实现与成都东部新区的联动协同发展,共同做好“延链补链强链”的文章。
05未来三年内,成眉(S5)线、德阳(S11)线将陆续建成开通,为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一轨跨双城,共筑同城梦。随着全省首条跨市域轨道交通资阳线的开通,“如居一城”的通勤体验,带来的不仅仅是两地热闹喧嚣“烟火气”,更是为成都都市圈内企业投资发展和产业协作布局带来无限空间和想象。
交通同网、产业共融、优势互补,迈入成都都市圈“成长期”融合的新阶段,成德眉资跨区域产业分工协作对区域资源整合力、产业融合度提出更高要求。就在几日前,一身经典黑白熊猫配色、忽闪着“大眼睛”的“资阳造”低速无人车“惊现”成都龙泉驿区,成为成都“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建设下首批“持证上岗”低速无人车,在“萌翻”大街小巷成都群众的同时,点燃成德眉资四市协同发展的“速度”与“激情”。
资阳线让资阳变成渝人才洼地
乘坐资阳线从成都福田站出发,12分钟便来到了资阳临空站。“我可以自信地说,我们是全国最早一家量产自主自动驾驶车辆的无人车企业。”提及自己的企业和产品,四川新石器无人车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小文十分自豪。
走进工厂,一条装配生产线映入眼帘,在这里,记者见证了一辆无人车从单一车架到完成组装、测试、上路的整个过程。有着20年做车经验的潘小文,于2023年从北京专程来到资阳负责生产。“目前资阳已覆盖雁江区、成都覆盖了龙泉驿区和高新区。资阳线通车后,慕名前来厂房考察合作的商家越来越多,目前企业也正在积极推进产品在绵阳和遂宁落地。”
在资阳临空经济区,像潘小文一样的高科技领域人才不在少数。“我们的研发中心在成都,资阳的区位吸引了企业把生产落户在了资阳。”因为投资者在成都周边到处转了转,就把企业建在了资阳,负责汽车、船舶等领域特种新材料生产和销售的“00后”小伙巫隆基就这样从深圳来到了资阳。他告诉记者,“有了资阳线,在资阳也能‘同频’感受都市生活,这样有利于企业招引年轻人才的入驻。”
同城化进程将迎“二次”突破
“轨道交通资阳线的开通,正在加速促进都市圈人才、资金、信息等跨区域生产要素的流动,推动成都与资阳实现产业链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两地的同城化进程有条件实现再一次的突破发展。”长期从事成都都市圈建设研究的资阳市同城化发展工作局总规划师冷玲玲表示。
据悉,聚焦临空综合服务、临空制造,资阳临空经济区正实现与成都东部新区的联动协同发展,三草湾、临空智能制造产业园布局机器人、两轮车、新材料、航空航天等产业,主动配套都市圈产业链,共同做好“延链补链强链”的文章,通过更多的“总部+基地”“研发+制造”“产品+市场”的产业互动实践,推进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成资协同开放走廊等跨区域的高能级发展平台建设成势见效,进一步提升成都都市圈综合发展能级。
资阳临空经济区作为成资同城化主战场,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日益完善的交通体系,已成为资阳招商引资、企业加大投资的“加分项”。在这里,临空经济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三草湾片区正加紧建设标准化厂房,清泉片区规模初现,易行时代、越海科技等一批智能制造企业在这里“安家落户”,无人机、无人车、扫地机器人、电动摩托等“资阳造”智能科技产品从这里走向全国各地。
助力跨区域共建天府机场临空经济区
成都向东、重庆向西,两大都市圈双向奔赴、相向发展。资阳线作为串联资阳市中心城区、天府国际机场片区的重要经济走廊、重点产业协作带和重大铁路航空枢纽,将有效助力成都、资阳依托天府国际机场,跨区域共建天府机场临空经济区。
在资阳临空经济区,正是充分依托《成都天府临空经济区建设方案》“一核四区”发展空间布局要求,资阳片区主要发展临空高端制造与临空现代服务功能。根据该方案,成都片区则主要负责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加快机场客货运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机场运营能力和服务品质,全面拓展机场辐射范围,并全面承载航空物流与口岸贸易、临空高端制造、临空现代服务和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功能。
“一轨架双城,机场在中心。”中国城市临空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北京临空国际技术研究院院长马剑认为,成都已经有了成都双流临空经济区,目前再添一处成都天府临空经济区,将为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更优解”。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具备走出临空经济国际产能合作新道路的潜质,依托“一核四区”空间发展格局,成都天府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专家观点
跨市轨道交通网络体系将为都市圈提供有力支撑
——成都市社会科学院同城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明亮
现代都市圈建设要求构建以超特大城市为中心的1小时通勤圈,才能最大化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以道路交通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一体化在都市圈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从国际国内经验来看,都市圈往往依托市域铁路或跨行政区的轨道交通打造便捷通勤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为此,成都都市圈规划了一条都市圈环线铁路和七条城际地铁在内的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成资市域铁路(S3)线的开通在实质上推动了成资同城化发展,两地的融合发展将更加紧密。未来三年内,成眉(S5)线、德阳(S11)线将陆续建成开通,成都都市圈将成为名副其实的轨道上的都市圈,便捷的跨市轨道交通网络体系将为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黄欢 李娟 摄影 黄欢 视频 胥瑞可 责任编辑 曾书睿 编辑 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