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讲述的第5087位真人故事
我小时候常被夸聪明,虽然只上过初中,但凭着三分天赋、七分热爱,北漂十年一头扎进小说写作世界。可没想到,结果却因压力过大而得焦虑症。
如今,我已远离焦虑,脱离执念,健康、阳光地踏上异国他乡,还通过自媒体分享一路的所见所闻所感。
走在异国他乡的大街小巷,脑海中偶尔会浮现出一些以“如果”开头的句子:
如果5岁时没有被爸妈送回老家,继续在北京生活;
如果15岁时没有痴迷于玩游戏,好好读书上高中考大学;
如果25岁时不急于求成幻想一夜成名,踏踏实实慢慢坚持写小说。
然而,人生没有如果,只有现在……
(在缅甸唐人街和朋友聚会)
我是小风,“随风飞扬”的“风”。今年33岁,出身于安徽农村。
父母那个时候去北京打工,也做过小生意。五岁前,我跟着父母在北京生活。五岁以后在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很少和父母团聚。
父母都没有上过太多学。但我妈妈和大多数的农村女子不同,她天生爱看书、爱学习,读过很多小说,也自学英语。尽管没有去从事相关工作,但她享受学习的过程。
也因为如此,她身上会散发出一种和农村“格格不入”的气质。用文雅一点的描绘,可能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喜欢读小说的女子,很多时候也爱幻想。我妈妈就是这样的女子之一。后来我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知道自己爱看书、爱写作、也爱幻想的性格,和妈妈极其地相似。
五岁时,我就会背很多唐诗。当时爸妈准备把我送回老家时,房东奶奶还说:“这孩子非常有才华,你把他送到农村,那就是毁了他的一生。”
可后来我还是被送回安徽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成了一名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陪伴,也不被管束,就这样野蛮生长。
童年时光还是蛮快乐的。那个时候的我,天真、单纯、率真、开朗,有疼爱我的爷爷奶奶,有一起玩的伙伴。假期和小伙伴一起捉虾、钓鱼、捕知了、掏蜜蜂……所有那个年代农村小孩有的娱乐,我都拥有。
(缅甸观音古朝)
快乐是快乐,但因没有人引导,感觉懂得的事很少,似乎不开窍,不会去思考。
一直到初中,我的成绩都不错,不用特别刻苦,轻松能保持在班里前十名。而转折点是在初二。
初二时,我迷上了网络游戏,沉迷于网吧不再好好学习,毕业后就没有再上学。当时是想学美术、动漫一类,但因经济条件限制,父母也不支持,就没有学。
后来长大后,意识到人生是有很多个转折点的。我五岁时离开父母回老家,是个转折点;初中毕业后继续上学还是走向社会,也是一个转折点。这些重要的时间节点,不同的选择,不同的境遇,便有了不同的人生。
16岁时,我离开安徽,到北京打工。那个年龄的我,还是个傻小子,不知道想要做什么,该做什么,也没有任何人引导,很迷茫。没有学历、没有背景,在饭店、工厂打工,自己租住地下室,勉强糊口。
到了2010年,也就是19岁时,偶然的一次机会,我接触到了网络小说。了解到这是一个行业,有正规公司。当时我特别热爱小说,想着做自己热爱的事情还能挣到钱,所以就很高兴,决定投身这个行业。
我刚开始写的是仙侠类的小说。写完投到一个大平台,没什么流量。后来又投到一个小平台,他们给我签约,还把那个稿子又发了一遍,但是没给稿费。
(缅甸夜市)
真正有收入是在第三个平台。2012年,我和第三个平台签约了。一边打零工,一边写小说,收入不多,但能做喜欢的事养活自己,还是挺充实。我就这样过了五年。
如果当时有现在的心态,可能现在还在写小说;如果当时有现在的心态,也就不会有今天要讲的这个抗焦虑症的故事。
当时写小说没有达到自己的期待值,有一种急于求成的心态,感觉碰壁不得志。然后就陷进去了,钻牛角尖,不断地想证明自己,似乎写小说不成功生命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父母对我写小说也不支持,有几次说要把我的电脑扔掉。自己的郁郁不得志加上父母的阻止和谩骂,我越来越受不了。长期的压抑,直至得了焦虑症。但当时并不知道自己是焦虑症,在后来不断地求医过程中才知道。
我当时完全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也从来没有想过生性开朗的我会和焦虑症沾边。所以,一直到身体出现明显症状了,才不得不停止写作,去看医生。
(2024年缅甸机场)
已经痊愈好多年了,当时的感觉现在还记得很清楚。
刚有症状时是2017年,我26岁。最开始是感觉非常害怕,在房间里待着才有安全感,只要一出门,一见到阳光,就感觉整个人浑身不自在。
渐渐地,感觉肋骨疼,到医院检查,排除了阑尾炎、胆囊炎、心脏问题。什么问题都找不到,就是很疼,疼得吃不下饭,恶心,每天晚上像有个石子在肋骨那里硌着疼。后来就发展到失眠,彻夜地睡不着觉。
疼痛还可以忍受,而失眠就严重了。长达一年多的失眠,感觉我整个人都快疯掉了。这时我也越来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去各个医院看病。北京307解放军总医院、309医院、协和医院都去过。
不同医院不同医生诊断的结果也不一样。有的说是颈椎病造成的交感神经紊乱,有的说是肠道问题导致的消化不良,有的说是企鹅病,有的说是耳石症,也有的说是焦虑症,抑郁症。
失眠发展到后来,就开始走路不稳,感觉像踩在水沟里,一个脚深,一个脚浅,走路特别难受。因此也有医生判断我可能是小脑疾病。
我不相信自己会得焦虑症,也不知道该相信哪个医生。
一直到2020年,我才真正明白和接受自己是焦虑症。于是离开北京回到老家,从此开始了漫长的治疗之路。
确定自己是焦虑症时,感觉整个人生陷入一片黑暗。想到不能再写小说,不能再为自己的梦想奋斗,以后甚至连维持正常生活都成问题。我每天都哭,蒙在被子里哭得昏天黑地。
(曾经吃过的药)
自己心理上真正相信和接受是焦虑症后,才开始吃药。
第一次吃的是一个镇定的安眠药,但是吃药后仍然睡不着觉,所以吃了7天后就停了。停药后出现了戒断反应,产生了更恐怖的症状——惊恐障碍,那是一种极其恐惧的濒死的感觉。
后来就尝试换其他药,先后试过好多种。直到2022年上半年,症状才有了一点缓解。当时感觉终于找到了救命稻草,看到了一丝治愈的曙光,感觉后半生有救了。
持续吃了半年后,突然有一天感觉走路稳了。当时我感觉和做梦一样,不相信自己真的被治好了,曾经一度以为这辈子会“瘫痪”的。
我终于康复,摆脱了折磨我五年的焦虑症,跟求医问药的日子告别了。那是2022年下半年,我31岁。
(缅甸的水与飞鸟)
人往往对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毫不在意,等失去了才会想到它的珍贵。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这样,自己的健康更是这样。
大多数健康的人,会觉得拥有健康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尤其人在年轻的时候,会觉得疾病离自己很遥远。
其实,身体健康重要,心理健康也重要。因为身心是合一的,心理上的压力持续久了,自然会转移到身体。
所以,我们平时如果感觉到不开心,持久的不开心,感觉到生活或者工作压力过大,影响到情绪,这个时候就要去及时调整。比如,找自己喜欢的事去做,运动、听音乐等等。如果发展到身体有症状,也就是器质性病变,就必须得求医用药了。
我就是在最开始有一点焦虑苗头的时候,完全未觉察到。一直到后来越来越严重,严重到影响工作生活,我才有意识地去求医。
还有,就是千万不要钻牛角尖。有一句话叫“除了生死,都是小事”。话虽短,但人如果不真正经历疾病,亲眼见证死亡,很难真正体会。
(2024年缅甸仰光大金塔)
身在俗世,大多数人都会追随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为了挣更多的钱日夜兼程连轴转;为了追到心爱的人撞到南墙也不回头……
现在回想起自己和小说死瞌的那段日子,我清楚地知道,那时的想法是极端的,有问题的。
我当时觉得自己是天才,认为父母应该发自内心地相信和支持我,感觉写不出名堂就活不成。
其实当时如果放平心态,缓一缓,以平常心对待,就不至于会发展到后来那么严重。
但再换个思路想,人生所遇之事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任何一件事都是一体两面的。也就是用所谓辨证的观点看事情。
人如果一直一帆风顺,很少去反思和获得成长。正是因为我们会有迷惘、有执念,会摔跟头,才会因此去反思,去调整,获得成长和进步。所以,这个病,也是救了我。
(行走途中机场)
自从病好后,我整个心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接受不了的事情现在都可以接受了。我觉得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会加倍珍惜得之不易的健康,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更重要的是,接受自己的平庸和平凡。
病好后,2023年我开始走出去,去了云南,又来了缅甸。
我看世界,看众生,也尝试拍短视频做自媒体。虽然目前还在初期,但我不着急,不迷惘。我会认真学习,不断尝试改进,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做。每一个镜头,每一句文案,都用心去做好。
就像我很喜欢的作家韩寒说的:“无关快慢,常做久安”。
【口述:小风在路上】
【撰文:蓝田百韵】
我们无法体验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不一样的生命轨迹,这里的每一张照片都是生命的点滴,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的人生,感谢您的喜欢!
(*本文章根据当事人口述整理,真实性由口述人负责。本账号友情提醒:请自行辨别相关风险,不要盲目跟风做出冲动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