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和茶……鹤山再添3个江门市级非遗项目

近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公布了江门市第十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鹤山市3项入选江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快来看看有你熟悉的吗?
↓↓↓

图片





甘和茶


作为鹤山“三宝”之一,源广和盒仔茶(甘和茶)发源于龙口镇霄南村,由祖籍霄乡的源吉华以及他的三个儿子源会昌、源合昌、源英昌于1821年所创,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2020年,源广和盒仔茶(甘和茶)入选鹤山市第三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名录。

图片

甘和茶 欧蕊荣 摄




甘和茶始于霄南源氏





说起源广和盒仔茶(甘和茶),就不得不提霄南源氏的历史。

据霄南村源氏族谱记载,当地源氏始祖正是大名鼎鼎的北魏名将源贺。

公元1273年,受“胡妃事件”影响,与当时大多数珠玑巷人一样,霄南源氏在一世组源潜夫带领下,乘竹舟沿西江南下,在鹤山沙坪上岸,最后定居于龙口霄乡(今霄南村)。


图片
甘和茶制作 欧蕊荣 摄

相传,当年源氏祖先南下途中,为了适应南方高温潮湿气候,配制出消暑解毒药方,在族人中流传。正是此配方,为数百年后源氏后人研制甘和茶奠定了基础。





九蒸九晒成就甘凉口感





今天,人们熟知的“源广和”甘和茶最早并非凉茶品牌。
当年,源吉华父子以“源广和”为品牌,在佛山售卖颜料,打响了名堂。彼时,岭南多瘴气,源吉华父子看到很多穷苦百姓备受疾病煎熬,却无力寻医,基于“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他们开始研制药方,希望制造一种价廉物美的药饮用以帮助大众。
源吉华首先想到的就是先祖留下的消暑解毒药方。基于祖先秘方,源吉华父子遵循中医“药膳同源防未病”的理念,经过请教名医和反复研制,以28种中草药熬成药汁,再以青毛茶吸药汁,经九蒸九晒,制成即冲即饮的“盒仔茶”(因其产品用纸盒包装而得名),并在当地施药济世。
清光绪戊戌年(1898年)春夏间,岭南一带发生瘟疫,源广和家族赠饮送药,以盒仔茶救治了很多人。当时,南海狮山孔敬慎堂的父老赠送了一牌匾,写着“甘露和风”四字,赞颂盒仔茶“立起沉疴,百发百中,救治多人”。
经此一事,“盒仔茶”声名鹊起,源广和家族也因此更加受到广大乡亲的尊敬和爱戴。后来,“盒仔茶”定名为“源吉林甘和茶”。

图片

甘和茶苦中带甘,入口甘凉,慢慢品尝后会觉得喉咙非常舒服。甘和茶选用茶株中最顶部分的嫩叶——“青毛茶”为原料。茶叶幼嫩未定型,容易吸收药汁。制成的叶身曲卷硬挺,色泽浓黑,药香弥漫,茶汤色泽深褐,香味介于茶与药之间,浓茶的甘醇中还能感觉到回甘。

甘和茶的制作技艺讲究“九蒸九晒”——将各种药材按比例配好,煲两次,然后将药汁洒到茶叶上,等茶叶吸收药汁后,再将茶叶放在晒棚用猛烈阳光晒干,如此重复九次。茶叶性温,药汁偏凉,两者刚好中和。

据制茶师傅介绍,因为历经“九蒸九晒”,使得甘和茶不寒不燥,既有一定药效,又可作日常茶饮,备受欢迎,以前的酒楼除了普洱、寿眉,盒仔茶同样可作选择,可以想象当年的流行程度。

1906年,源氏兄弟在广州市兴隆中街二号开设盒仔茶(甘和茶)广州分店,同年也在中国香港上环苏杭街120—122号开设香港分店——源广和号,1923年乔迁到乍畏街(苏杭街)112号至今,古方古法的源吉林甘和茶一直发展至今。

近年来,龙口镇依托霄南村文旅资源,加速推进农文旅融合,把产业培育、企业发展同群众就业、乡村振兴结合,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筑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为此,2017年,龙口镇邀请香港源吉林第七代传人源乐明回乡创立鹤山源广和食品有限公司,在霄南村生产“源广和盒仔茶(甘和茶)”,打造甘和茶生产基地。

经过数年发展,霄南村逐渐打响甘和茶特色品牌。源乐明说,从香港回到家乡创业,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能力带动村民就业,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为家乡乡村振兴出一份力,“未来将继续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甘和茶这个鹤山百年品牌,将广东凉茶文化推向全国。”




钱塘彩龙



图片

梁晓辉 摄

钱塘彩龙于2007年成为鹤山市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

每年中秋节前后三天,即农历八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连续三个晚上,桃源镇钱塘村都会举行传统的舞龙活动。


图片

欧蕊荣 摄

“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宋代词人柳永的《望海潮》一词,生动描绘了宋代杭州城(宋代名为钱塘)的繁华热闹,流传千载。如今,在千里之外的江门鹤山市桃源镇钱塘村,仍保留着宋代钱塘的民俗文化——钱塘彩龙,依稀可见宋代钱塘的风采。
钱塘彩龙有近500年历史。传说明代后期,浙江杭州钱塘江附近村民王成庵举家迁到桃源,并把舞龙习俗带到桃源。

图片


图片
桃源镇钱塘彩龙盛景(欧蕊荣 摄)

“穿龙肚”是钱塘彩龙的传统项目,相传小孩穿龙肚可以祛除百病、健康长大,读书则聪明伶俐,将来高中进士;新婚者穿龙肚能夫妻和睦、早生贵子。
由于这些美好的祝福,彩龙上下翻飞起舞,人们则兴高采烈地在龙肚下穿行,整个舞龙场面的气氛热烈而活跃。
钱塘彩龙不仅继承了传统舞龙的精髓,还推陈出新,凸显自身特点。以往的舞龙活动没有女性和小孩参与,如今则专设了女性和小孩舞龙的专场,使活动更加丰富精彩。
每年中秋时节,钱塘彩龙都会翩翩起舞,色彩斑斓的“龙光”照亮了整个村子,也照亮了钱塘村民心中的希望。很多远离故土的桃源镇华侨都会赶回来参加舞龙活动,不少人还会兴高采烈地加入舞龙表演活动中来。

近年来,中秋节舞彩龙习俗不仅成为当地具有鲜明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而且成为联系海内外村民的精神纽带,是大家心目中故乡文化的象征。



古劳柴火粽



图片

粽子作为中华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在鹤山市古劳镇,粽子具有特别意义。
古劳柴火粽从选料、洗米、调味、制作到熬煮始终精益求精,“口口有馅,米糯粒满”,采用新鲜的乡间蕉叶、粽叶自然芳香怡人,挑选上等优质的糯米,颗粒圆润饱满,在口中咀嚼起来清甜软糯,精选饲养土猪五花腩以及自制的咸蛋黄为馅,土猪五花腩肉质细腻有韧性,蛋黄色泽红亮,糯米与各种馅料紧密结合,口感层层递进,味道鲜香可口令人回味悠长。
1902年清末民初年间,古劳镇打线墩村村民李滑荣突发其想,在保留传统粽子的制作技艺上,利用蕉叶、粽叶包裹糯米、鲜肉,制作出体积大、份量重的粽子,每只粽子有8两至1斤重,粽子约长度为20公分,高与宽度约13公分,线条美观,呈帆船状形态,用瓦缸烧煮,用柴火透炉,讲求火候,让缸底受热均匀。用柴火烧煮足足8个钟以上,使粽子营养丰富,热量高,让人饱腹感满满。这种制作方法,引起邻居乡亲纷纷效仿,甚至购买,“古劳柴火粽”因此而来。
李氏后人特别安排厨师梁柳英向侯惠英请教古劳柴火粽的传统制作技艺,并在所经营的酒楼——福兴酒楼进行推广、售卖,同时命名为“古劳福兴柴火粽”,寓意为人们带来幸福、兴旺的祝福。

图片


古劳福兴柴火粽制作技艺2023年入选鹤山市第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传代表性项目名录。



鹤山市融媒体中心(鹤山广播电视台)综合整理

部分来源:南方+、桃源镇、鹤山市文广旅体局、鹤山市文化馆

一审/责编:徐颖芊 陈楚文‍‍‍
二审/监制:吕桢华
三审/总监:吕悦怡

尾部海报原图由谭成伟提供,已获作者授权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