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山塘街有个朝宗阁,背后故事要追溯到白居易

在“姑苏第一名街”山塘街的起始处,有一座周身通红的宏伟建筑,名为朝宗阁,在四周低矮的粉墙黛瓦中显得尤为突出。从唐代白居易修建山塘街,到明初“洪武赶散”的悲壮故事,朝宗阁背后能够追溯许许多多的文化记忆。近日,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朝宗阁及周边建筑已全面完成了景观照明修缮升级,待夜幕降临,每一束光仿佛又在诉说着姑苏城过去的故事。

图片

 朝宗阁

寻根问祖之地,纪念明朝“洪武赶散”事件

朝宗阁是一座单体三层攒尖式八角亭,其周身通红,不仅具有浓厚的明清时代意境,还与古桥、运河、翠柳等自然景观相映成趣,是山塘街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图片

 朝宗阁夜景,图源苏州市市政管理中心

说起朝宗阁,不得不提明朝“洪武赶散”这一历史事件。相传,明朝洪武年间,江南地区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移民迁徙,史称“洪武赶散”。当年,这些人在苏州阊门集中,经大运河一路北上,来到苏北地区,垦荒煮盐、传播教育、发展文化,扎下根来,而朝宗阁的设立正是为了纪念这段历史。

记者在朝宗阁内看到了陈设的阊门寻根组图、姓氏图腾展板、大型磨漆画洪武赶散图以及迁徙线图等,详细记录了这一历史事件的始末。此外,朝宗阁门前还刻有99个各种书体的“根”字,寓意九九归一、认祖归宗。这不仅寄托了人们对先祖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也使得朝宗阁成为了许多苏北人寻根问祖之地。

图片

 山塘街仍保持着“水城古街”的原本格局

此次修缮项目以“保护与提升并重”为原则,在最大程度保留历史风貌的同时,融入现代光影设计,使这座文化瑰宝焕发新生。阁顶飞檐在暖黄灯光的映衬下愈发灵动,墙体则以渐变光线勾勒古建轮廓,既保照明效果,又显节能之美。

灯火阑珊处,家在姑苏城。未来,苏州市市政管理中心还将继续推进环古城河、山塘河等沿线景观灯光的提升改造,通过“点”与“线”带动全城夜景“面”的发展,打造出自成一体的灯光水脉。

山塘街的历史印记,追溯白居易的治水情缘

在朝宗阁不远处,坐落着唐少傅白公祠,也称白居易纪念苑。清嘉庆年间,苏州百姓为纪念诗人白居易修建于此。

图片

 唐少傅白公祠

苏州建城2500多年,为官政绩突出者,大多留下了治水的美名,白居易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独具苏州风情的山塘街,一河一街,一景一物,都映射着白居易始开山塘千年以来的繁华与遗痕。

图片

 画上描绘着白居易为民修山塘的场景

公祠里记载道,唐宝历元年(825),白居易出任苏州刺史。当时,由阊门出城西,曾是一片湖沼,河道淤塞,道路泥泞,交通极为不便。为了便利苏州百姓的水陆交通,他主持开凿了一条东起阊门、西至虎丘的山塘河,并沿河筑堤。

图片

 山塘街上商铺林立,游人如织

此后,阊门到虎丘水陆俱便,商贾云集,日趋繁华,后世人称“白公堤”,也就是如今著名的山塘街。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山塘街兼具古韵、文脉、水韵、人居与民俗于一体,被世人誉为“一条活着的千年古街”。

自称“姑苏白使君”“苏杭两州主”的白居易,为政时间虽短,却造福了苏州百姓。据记载,守苏期间,他经常外出考察民情民风,走访了姑苏城内外的山山水水与城郭里坊,用诗人的情怀记录在苏州的寻访经历。例如,脍炙人口的“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便是他在乌鹊桥欣赏融融春意时写下的。

回首历史,白居易给苏州人民所遗留的福泽不止于理水造堤,还给山塘、给后世留下了取之不尽的文化遗产。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徐晓安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