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铁开通20周年!推动城市发展,累计运送乘客超206亿人次

2024年12月的清晨,伴随着旭日初升,深圳地铁首班车缓缓驶出,深圳人涌入熙熙攘攘的地下世界,开启崭新的一天。在深圳这座快节奏的中国一线城市,地铁宛如城市的脉搏,承载着千万市民的生活节奏。

图片

不经意间,深圳地铁已经陪伴深圳人走过了20年。从2004年深圳地铁一期工程的“十字”型线网,到今天的放射型密集路网,20年间,深圳地铁以轨道为笔,擘画城市的骨架和肌理。如今,一条条地铁线路犹如城市的毛细血管,连结深圳的各个角落,放大市民出行半径,重塑城市空间布局,串起百姓的美好生活,让城市脉动更加有力,市民幸福感更加持续。

织密城市轨道网络

大幅提升公共交通可达性

城市现代化,交通要先行。2004年12月28日,深圳人期盼已久的地铁一期工程1号线罗湖口岸站至世界之窗站、4号线福田口岸站至少年宫站开通试运营,线路全长21.3公里,共设车站20座。从此,深圳正式进入“地铁时代”。

图片

开通当天,2万余名深圳人共同见证了这一刻。彼时,深圳正值料峭寒冬,仍吸引了大量市民来饮头啖汤,乘坐第一列列车。开站前一个半小时,等车长龙绵延长达千米。从这一天开始,深圳轨道建设也按下了“加速键”。

20年来,深铁集团作为深圳轨道交通事业的“主力军”,以全市国土空间规划为指导,持续优化与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相适应的轨道网络布局,推动深圳轨道交通发展不断刷新纪录:近六年就迎来了五次集中开工和通车,创下了17条地铁线路、5条城际线路、6个综合枢纽、23个楼盘同步推进、次第建设的空前盛举,目前仍保持平均每年200公里以上的建设工程量。

图片

其中,2019年是深圳地铁新线的第一个“井喷”期,共有地铁三期、四期工程的16条(含延长线,不含4号线北延段)约284公里项目同时在建,创历年之最。2020年,深圳一年开通6条地铁新线及延长线、新增107公里地铁线路。2022年开通的“五线三枢纽”聚焦区域联动、城市群协同,展现了高质量的布局规划水平,深圳地铁也正式迈入“500公里”时代,全面覆盖罗湖、福田、南山等9个市辖行政区。2023年,深圳城市轨道交通五期建设正式拉开序幕。作为深圳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轨道五期共规划11条线路总长185.6公里、总投资1952亿元,线路数量及里程均创深圳历次建设规划之最。2024年,深圳再次迎来3号线四期、7号线二期、11号线二期、12号线二期及13号线一期南段5条共计28公里线(段)开通。至此,深圳城市轨道路网增至595.1公里,车站417座,跻身世界级城市前列。

推动“多网融合”发展

提供优质轨道出行体验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放眼望去,深圳城市轨道交通、城际铁路、国家铁路“三铁”工程正进入新的建设高峰期,共有2条国铁和地方铁路、4条城际线路以及20条(段)地铁线路全面建设中,“三铁”在建里程达626.6公里。其中,国铁、城际方面,在建工程包括穗莞深城际机前段及前皇段、深汕铁路、深大城际、深惠城际、大鹏支线、平盐铁路改造工程等6条线路7个项目共348.43公里,城市轨道交通方面,地铁三期、四期及四期调整工程、五期工程20个项目共278.21公里线路均在有序实施建设,成为深铁集团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规划纲要》要求,参与“双区”建设、交通强国的缩影。

图片

作为深圳经济特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深圳在规划新一轮“三铁”项目建设时,从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视野出发,优先考虑“五主四辅”铁路客运枢纽等对大湾区互联互通有重大意义的项目。深铁集团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全面布局三铁,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轨道项目建设,形成“规划一批、建设一批、开通一批、次第推进”的高速发展局面,有力促进深圳都市圈的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让更多市民享受到“轨道上的城市”带来的出行便利。

预计至2027年,穗莞深城际、深惠城际、深大城际、深惠城际大鹏支线、深汕铁路共计5条线328.69公里基本建成,8号线三期等10条地铁四期调整线路(段)75.5公里全部建成。到2030年,建成7条高铁、9条城际线、1条货运线、5条铁路联络线、4处铁路枢纽共26个铁路项目,运营服务里程超过1000公里,全面覆盖大湾区“一小时通勤圈”,实现深圳都市圈城市核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核心区枢纽间半小时直达、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主要城市至广东省内地级城市2小时通达、主要城市至相邻省会城市3小时通达的交通圈,形成完善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成“轨道上的大湾区”。

运营服务数质双攀升

以人为本服务民生幸福

交通是城市形象的名片,是经济发展的纽带,更是民生幸福的重要注脚。20年来,深圳地铁始终坚持“以乘客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打造人民满意的轨交运营服务,累计运送乘客超206亿人次,线网建设密度、客运强度、通勤便捷性、智慧出行等指标位居中国内地城市第一。

图片

特别是2020年、2022年两次集中开通后,轨道交通为深圳人跨区通行带来了普遍的提速。其中,坪山、光明、盐田中心区地铁实现了从无到有,龙华、龙岗地铁线路更完善,龙岗中心城、坪山中心区到达福田市民中心区进入市内通行的“一小时通行圈”,市民的生活半径和出行幸福感,也随着地铁版图的拓展不断延伸、增强。

截至2024年12月25日,深圳市567.1公里的城轨线网客运强度达1.49万人次/公里日,稳居全国第一。日均客运量(含深铁、港铁、有轨)845.97万人次,2024年7月12日,深圳地铁全线网总客运量1030.85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地铁公共交通客运分担率达到74.22%(截至11月,含有轨电车),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凸显。

图片

与此同时,深铁集团以提升乘客出行幸福感为目标,全方位、多维度构建便民服务体系,持续开展全线网运能优化提升,推出以“晨曦特快”“大站快车”为代表的创新服务模式,打造最后一公里、半程末班车、雨伞租借、爱心助考站、个人存包柜站等一系列服务提升项目;持续优化导向标识、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母婴室、推出音乐广播等,推动深圳与广州地铁乘车码实现互联互通,不断优化市民出行体验;开通试运行37条公交接驳线路,畅通“最后一公里”微循环;推出外卡受理、多语种智能客服终端试点、数字人民币支付等功能,方便境外来深人员搭乘公共交通;推进盲文标识改造提升、进站闸机常开试点,精准满足乘客出行需求。乘客满意度保持非常满意水平。

构筑“轨道+”生态圈

串联城市幸福美好生活

随着深圳轨道交通网络的不断加密,深铁集团聚焦轨道沿线用地集约化开发或进行有机更新,通过“轨道+物业”模式推动城市核心地段土地的二次利用与垂直生长,释放大量土地空间,让市民的幸福指数跟随轨道的延伸一起攀升。

图片

2018年,深铁集团迈出了市场化拿地第一步,联合万科试水佛山TOD项目用地竞拍。此后,深铁集团积极探索轨道交通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统筹推进TOD“站城一体城市更新”。截至2024年12月,深铁集团已拥有32个商业开发项目及15个代建项目的综合开发权,总建筑面积约1819万㎡,在建面积约1184万㎡,为城市带来交通提升、功能提升、空间提升、形象提升,让市民“很有感”。

一方面,经过对轨道站点周边土地和上盖物业资源的充分利用,盘活地上地下空间和商业资源,以TOD综合开发效益和多元经营收益反哺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为破解城市难题提供了“深圳方案”。另一方面,TOD项目依托轨道交通站点人流聚集效应打造功能复合型空间,营造新消费场景,推动人民出行、生活、购物、休闲无缝对接,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和消费能级,以轨道交通为纽带探索出“深圳样本”。如今,深铁“轨道+物业”模式的多重创新和高效运作吸引国际目光的关注——深圳的TOD开发案例被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选入2022年《G20/OECD政策工具报告》,成为被全球参考借鉴的“深圳方案”。

为更好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深铁集团还依托站城一体模式积极承接城市更新项目,撬动轨道上盖承载更多民生工程,绘就“住有宜居”幸福图景。20年间,深铁集团累计建设保障性住房项目24个(含代建)、超4.8万套保障性住房,已交付和在建的学校、幼儿园累计达44所,配建的公园、文体中心、中央绿轴等公共开放空间占地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市政道路32条,医院1所,助力深圳绘就“住有宜居”的民生幸福图景。

智能科技加速应用

为轨道交通插上智慧翅膀

科技赋能,人享其行。20年间,深铁集团积极投身交通强国和智慧城市发展大局,以重大项目带动突破,在智慧建设、智慧出行、智慧运维等“新动能”上持续发力,大力推动全自动化驾驶技术、装配式车站、BIM等重大技术与轨道交通核心业务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实现了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

图片

建设技术方面,搭建了“一个工程数据中心+一套标准体系+N个业务平台”的BIM综合体系和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BIM技术应用管理平台,建成各阶段BIM模型1.5万个;应用视频远程监控、视频分析、AI识别技术打造“智慧工地”,让科技为轨道交通发展增添新动力;7个车站试点装配式车站建设,为深圳乃至华南地区的城市轨道交通施工进入模块化、工厂化时代奠定坚实的基础;打造国内首个双层结构车辆段,开创国内地铁双层车辆段建设之先河,在行业内产生了示范效应,实现了城市轨道交通的高质量、高水平建设。运营服务方面,以数智赋能着力打造以乘客为中心的智慧服务体系。2019年5月,自主研发的“车厢拥挤度智能显示系统”正式上线。该系统可实时采集列车载重、列车位置信息,动态显示列车各车厢的载客拥挤情况,进一步提升乘客出行舒适度。2021年12月28日,地铁20号线一期开通,成为全球首条车车通信线路、深圳首条全自动运行线路,标志全自动驾驶系统研究取得突破。2022年新开通128公里地铁线路中,有126公里为全自动运行线路。其中,地铁12、14、16号线及6号线支线均采用目前最高级别GOA4全自动驾驶技术,车辆具备自动化运营、故障自诊断、及时预警等功能。先后上线“扫码”“刷脸”“刷手”过闸,乘客出行更加丝滑;引入自研AI数字客服,打造智能客服中心,实现车站服务的自助化、智能化和人性化。目前,深圳地铁智慧出行人数占比达到77.8%,稳居全国首位。

如今,BIM建造、装配式车站、智慧运维、AI服务、脸码互通、光伏发电等已经成为一张张靓丽的“深铁名片”,作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城市,深圳轨道交通建设初见成效,打开了智慧出行生活新图景。

完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

推动产业集群发展驶入“快车道”

交通强国,轨交先行,装备支撑。深铁集团积极抢抓新一轮产业革命机遇,强化科技自立自强,加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形成了从规划设计咨询、建设施工、装备制造到运营维护及增值服务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初步确立产业区域化集聚发展的布局,推动轨道交通全产业链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图片

2023年,深铁集团按照“突出抓好轨道交通现代产业体系,当好高端制造业的产业化平台”的发展目标,聚焦“轨道+”产业链关键领域和高价值环节,努力构建“1+2+N”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目前,深铁松岗、凉帽山、深云、惠州博罗4个产业园逐步投产,入驻企业达37家,首批产品出厂交付,初步形成轨道交通核心装备的生产制造、产品测试、项目交付等全链条产业化能力,为中国轨道交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2024年7月,深铁集团打造了国内首个“低空+轨道”空铁联运项目,抢跑低空经济发展新赛道。该项目设有314㎡的直升机坪,可提供高水准包机运输服务,真正意义上实现铁路枢纽与空中交通“零换乘”,打造了“低空+高铁+地铁”的新型出行方式。2023年12月,深铁集团着眼“轨道+能源”模式打造的“深铁灵晔”深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超级充电站正式启用。该超充站集成全球领先的光储充一体化技术,为新能源车主带来“一秒一公里”的快速补能,助力深圳打造“超充之城”。2023年8月,深铁集团与顺丰速运签署合作协议,携手打造首个空铁轨联运物流示范线项目,推动“轨道+物流”稳步发展……

曾经,路面交通拥堵,山乡郊野难行,轨交路网稀疏。如今,“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已初步实现,轨道交通已经成为深圳人获得感最强的领域之一,“轨道上的深圳”映射出城市的澎湃活力。站在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历史节点上,深铁集团将在新时代奋力开启新征程,奋力实现“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目标,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深铁力量。

(受访单位供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戴晓蓉 通讯员 顾瑾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