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秀洲83岁退休教师8年免费教学,百余位“大”学生圆“识字梦”

为让“进城”老人更好地享受到城乡融合带来的红利,嘉兴秀洲区83岁的退休教师周振明决定重操旧业,免费教平均62岁的“大“学生们识字。近700节课、百余位老人、近1400个小时,不论寒暑,不论风雨,他从未间断授课。

图片

退休教师周振明(秀洲区委宣传部供图)

识字班设在木桥港村文化礼堂,周振明自己准备识字教材,从本人姓名、人身器官、家庭成员、街道和村名等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字教起,“我既教字的普通话读音,也教方言读音,以帮助他们记住字的意思。”周振明说,为了让老人记住字,他一堂课只能教8个字。周振明的班级里有一块“不擦掉的黑板”,上面一笔一画记录着每周学习的生字,方便老人们反复记忆。

图片

周振明为老人开扫盲班,圆老人们“识字梦”(秀洲区委宣传部供图)

从集体教到一个一个教,从听得懂到写得出,他让“大“学生们一个一个都能过关,一堂课下来,嗓子沙哑已是日常。

周振明的识字课程帮助老年人发音认字,扫除了他们生活上的障碍。看路牌、坐公交、看病、上医院、外出旅游……他们慢慢适应城市生活,逐渐融入高速发展的数字时代,不被时代淘汰。“我几个姐姐的名字,现在我都会写啦!”陈夏妹从小干农活,没去过学校,家人的名字只会念不会写,如今手机一来电话,她就知道是谁,再也不用听声辨人。

图片

周振明的识字课程(秀洲区委宣传部供图)

“在城乡高度融合,长三角一体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村庄在慢慢消失,留住记忆,传承和发展文化至关重要。”周振明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年过八旬的他还在积极参与家乡文史编写。

图片

周振明的识字班(秀洲区委宣传部供图)

2008年,周振明被秀洲区政协聘为“文史研究员”。此后,他笔耕不辍,仔细求证,写了上百篇文史资料,整理出版和编印了《里仁桥畔水流声》《记住乡情》《遵命集》3本文史集,共计40多万字,并参与了非物质文化普查、秀洲区区志、木桥港村和义庄村两个村的《村志》的编写工作。

“退休不减青年志,古稀年华春再现。”周振明退休后继续发挥余热,站在三尺讲台,圆老人们的识字梦。(秀洲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