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孩子被欺凌,父母的7把“解围钥匙”在哪?
父母一想到“欺凌”,脑海常浮现这般画面:一个孩子在角落里威胁更小的孩子,抢夺财物,甚至为了零花钱大打出手;又或是想象某个来自破碎家庭的孩子,为寻求支配他人的快感、纾解自身痛苦,便肆意伤害他人。显然,欺凌常被狭隘地理解成粗暴的身体攻击或勒索,可这仅是当下校园与社会中欺凌现象的冰山一角。第一节: 何为欺凌
欺凌属于一种负面的社交关系,表现为蓄意、反复地攻击他人,给对方造成伤害的行为。其显著特点是权力失衡,欺凌者借此依靠更强大的力量、声望或影响力,持续伤害或控制受欺凌者。显然,欺凌多发生在没有成年人在场的场合中,像是操场、走廊、放学途中,以及网络空间。在这些地方,孩子会因各种缘由遭受欺凌。比如,可能因肥胖、举止怪异遭人嘲笑,也可能由于软弱、常出糗而被殴打。实际上,欺凌有四种常见类型,分别是身体欺凌、言语欺凌、社交欺凌与网络欺凌。具体来说,身体欺凌指对他人身体发起攻击,如推搡、殴打、吐口水,或是蓄意损坏、勒索他人财物。言语欺凌是基于外表、能力、家庭等方面,对他人说出贬损、伤害性话语,如恐吓、谩骂、侮辱、戏弄或嘲讽等。社交欺凌涉及有意排挤、孤立受害者,散布诋毁他人的谣言,或是操纵友谊谋取私利。网络欺凌则指借助社交媒体等网络平台攻击他人,比如线上骚扰或羞辱等。第二节: 欺凌的角色
人们普遍认为,欺凌存在一个三元结构,关联着恶霸、受欺凌者与旁观者。Shek等人指出,恶霸的典型特征是:缺乏同理心,行事冲动、反应过激且控制欲强,对暴力持积极态度,处于消极的同伴、师生关系中,学业成绩不佳,家庭关系紧张。通常,随着欺凌行为增多或加剧,恶霸的同理心会逐渐消磨,最终对欺凌麻木,而后,欺凌他人便成了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显然,缺乏正向引导的小恶霸,更易沉迷于从欺凌而非学习中获取满足感。如此一来,他们很可能早早辍学或卷入更多违纪活动中。虽说欺凌能给恶霸带来一时之快,但他们日后必将为此付出沉重代价,诸如社交、家庭关系恶化,变得暴力,或是产生心理健康问题。据Han等人估算,中国校园欺凌发生率约为20%。也就是说,即便欺凌遭到多方抵制,仍有高达两成的孩子在校园生活中遭受过恶霸的攻击。不难看出,不同受欺凌者对欺凌反应各异。有些孩子从不反抗,更不会以牙还牙,性格较为内向,气质偏焦虑,不够强势,自信与安全感缺失,甚至有些自卑、敏感。还有些孩子脾气急躁、情绪化,面对恶霸却又无力招架,只能忍耐并伺机报复(或是欺负更弱小的人)。如果欺凌让父母、老师都倍感棘手,那可想而知,多数孩子缺乏应对欺凌的技能与策略。而且,有些孩子本就容易沦为欺凌目标,若得不到支持帮助,长期遭受欺凌必将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比如,童年遭欺凌的孩子更易出现焦虑、抑郁、暴躁情绪,自尊、自信低落,伴有孤独感与社交障碍。此外,他们还可能受睡眠问题(如噩梦)、头痛、胃痛、尿床困扰,出现学业下滑、逃学的问题,甚至萌发轻生、诉诸暴力的念头。可见,欺凌会给孩子们带来深远甚至毁灭性的影响。要是这些孩子能碰上勇敢的旁观者,实属幸事。但遗憾的是,多数偶然撞见乃至有意围观欺凌的孩子,没勇气阻止或揭发这类违纪行为,无声的纵容反倒助长了欺凌之风。并且,“旁观者” 常常会因欺凌感到无助、忐忑与痛苦。尤其富有同理心的孩子,还会因没帮受害者而羞愧,对自己和欺凌者心生愤怒,同时担心自己会成为恶霸的下一个目标。可以预见的是,即便只当个“安静”的看客,目睹欺凌也会让孩子深感不安,致使课堂上注意力分散。因他们内心恐惧,得琢磨如何躲开欺凌,或是讨好恶霸。不难想象,一旦校园欺凌失控,它对这些孩子的影响可能延续至其成年之后,让他们难以果断决策、解决问题,扭曲其价值观与责任感,甚至让部分孩子变得麻木不仁。总而言之,置身欺凌风暴里,不管是恶霸、受欺凌者,还是旁观者,都难以幸免,全成了欺凌的“牺牲品” 。第三节: 欺凌的迹象
尽管校园欺凌现象普遍,可只有少数受欺凌孩子,会向同学、老师或父母吐露心声。他们往往觉得,揭发欺凌会显得自己懦弱,还可能担忧得不到信任、重视。况且,遭受欺凌让孩子心生恐惧,害怕举报惹来更多麻烦,如自觉尴尬或羞耻、同伴的嘲讽和排斥、长者的责备和惩罚,尤其是恶霸那令人发怵的报复。所以,多数情况下,终结欺凌,始于父母的细心观察。具体来说,父母可留意如下迹象:一是身体迹象,像是孩子身上莫名出现瘀伤,衣服破损、财物遗失,入睡困难或尿床,还有不明缘由的身体不适;二是行为迹象,比如突然变得孤僻、逃避社交,成绩下滑、厌学、逃学,频繁头痛、胃痛,食欲减退、睡不安稳;三是情绪迹象,如突然变得暴躁、情绪起伏大,常显露出悲伤、焦虑、抑郁状态,变得自卑、自我怀疑,甚至流露出自残、轻生念头。需留意的是,这些迹象并非全是孩子遭遇欺凌的确凿信号,但能给父母必要警示。不管怎样,当孩子出现相关迹象,与他们保持开放坦诚的沟通极为关键。第四节: 摆脱欺凌风暴
毫无疑问,父母不能期望欺凌自行离去,也不能寄希望于让孩子独自解决这类问题。显然,一旦孩子露出遭遇欺凌的苗头,很可能已身处欺凌风暴多时。换句话说,欺凌没有消失,孩子也没能很好地应对这个问题。因此,不论父母能否确认孩子正遭受欺凌,教给他们应对策略都至关重要。向有能力处理问题的人揭发欺凌情况,是孩子应对欺凌的关键策略,而父母显然是首要人选。若父母秉持积极的养育方式,营造开放沟通氛围,鼓励孩子诉说感受与经历,认真倾听,不打断、指责或惩罚,孩子就更易坦诚相告,及时向父母求助,进而早日摆脱欺凌困扰。除向家长倾诉,父母还应鼓励孩子遭遇欺凌时,向信赖的朋友、同龄人寻求支持,他们也能给予孩子必要的情感慰藉与理解。此外,积极向老师反映问题也是必要手段。不过,要是同伴、师生或家校关系不理想,孩子就不太愿意向同伴、老师袒露心声。所以,维系良好家校关系,提升孩子社交技能,构建和谐同伴、师生关系也极为关键——毕竟,老师往往更愿相信、帮扶他们眼中的 “好学生”。显而易见,并非所有老师都能妥善处理欺凌事件。况且,欺凌行为往往隐蔽,不易察觉、证实,所以常被老师轻视或忽略。尤其是,有些恶霸人缘好、地位高,还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要是碰上这种状况,老师可能会觉得恶霸做啥都有理,被欺负的孩子说啥都不对。一旦孩子向老师反映欺凌问题,却得不到解决,就容易觉得老师不可信,或是不关心自己,这很可能磨灭他们寻求帮助的热情。换言之,要是父母只简单叮嘱“有问题找老师”,却不跟进欺凌问题是否解决,孩子大概率难以走出欺凌困境。所以,父母应建议孩子用视频、录音等方式,记录欺凌事件,标注好日期、时间、地点与详情。要是发现孩子向老师求助后,欺凌仍未得到遏制,那向校方、教育局乃至警方报告,或是寻求专业援助时,这些证据就非常有用。当然,在此之前,基于证据邀请老师、欺凌者家长一同商讨欺凌事件,合力拟定对策,或许就能解决大半欺凌难题了。不过要注意,要求惩处恶霸,乍一听没错,实际却常让局势升级而非缓和。这种升级往往致使受欺凌孩子遭遇更恶劣的对待。显然,有意让恶霸陷入困境,可能让他萌发“报复”的心态并伺机制造麻烦。所以,对恶霸采取正向管教,远比单纯惩罚更有望减少其欺凌行为。有时,欺凌是一种靠打压他人来抬高自己的行径,像起外号、嘲讽这些伤害较轻的言语欺凌便属此类。面对这类情况,从容忽视恶霸的攻击,或许不失为一种有效做法。虽说这是一种被动策略,可一旦欺凌者无法从受欺凌者身上捞到预期 “好处”,比如感受不到自身的强大、聪慧,也看不到受欺凌者的困窘、无助与自卑,大概率会感到无趣并自觉离开。需要强调的是,父母得提醒孩子,采取这一策略时,务必要保持自信和坚定,这是抵御恶霸的关键所在。换句话说,积极地培养孩子的内在力量至关重要。自信与勇气,能助力孩子从容应对欺凌。同时,父母可以着重凸显孩子的优点与能力,借此培养他们的韧性,还得让孩子明白,他们绝非由遭受的那些言语欺凌所定义。当孩子领悟到这一点,某些欺凌行为就很难再给他们造成困扰了。心理学家Weichman指出,保持微笑是应对欺凌的最佳方式之一。微笑不仅彰显自信,更向恶霸传递出“你伤害不了我”的信号。尽管这绝非轻巧的事,但如果恶霸想方设法要让某人心烦意乱,最后却得到了微笑,他们可能会萌生退意。因此,当孩子瞧见恶霸露出狡黠的笑容时,不妨鼓励孩子笑得更灿烂些。而后,先发制人地挥手并自信满满地打个招呼。显然,孩子的自信和快乐是恶霸最不愿意看到的景象。这般操作常常能让恶霸心生困惑,甚至自觉陷入窘境。此外,他们可能会因孩子表现得像朋友一样而感到震惊。不难预见,对于那些单纯寻求刺激就肆意欺负人的恶霸而言,孩子自信的微笑足以让他们意识到,“在我这儿,你捞不着半点好处”;而面对那些因自身痛苦才选择欺凌他人的孩子,自信的微笑说不定能逐步瓦解他们坚硬的外壳,暖化其内心,最终化干戈为玉帛。所以,保持微笑也是值得尝试的一个策略。通常而言,权力不平衡(或称差异),如高矮胖瘦、软弱和孤僻,甚至容貌出众、才艺过人或学业优异,都可能成为欺凌行为的导火索。换句话说,有些孩子更容易沦为欺凌目标,但恶霸偶尔也会随性而为,刻意向不同的孩子发起攻击。因此,在一开始时便勇敢地与恶霸谈论他们的欺凌行为,以及这种行为造成的影响和后果,有时也能遏制欺凌行为。尽管让孩子面对面与欺凌者展开讨论可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父母仍可鼓励孩子加以尝试。不过,对于不善言辞的孩子而言,事先打磨他们的沟通技巧必不可少。角色扮演游戏,如模拟欺凌时的对话,教授孩子如何自信地捍卫权利,以及培养对欺凌说“不”的勇气,大有助益。实际上,恶霸与受欺凌者的角色,大多时候是固定的。一旦被贴上标签,双方就容易维持这种相处模式。显而易见,遭遇欺凌时,一声不吭、毫无反抗的孩子,更容易沦为长期欺凌对象。所以,敢于“发声”抗争的孩子,才更有机会冲破欺凌的阴霾。不管是通过言语(如表达不满或发出警告),或借助行动(如揭发欺凌或径直跑开),甚至是最后的武力对抗,都可能是应对欺凌的有效策略。但值得注意的是,欺凌从来都不是一场公平的“决斗”。多数时候,孩子面对的是恃强凌弱、以众欺寡的局面,正因如此,一味地告诉孩子“正面硬刚”有时会是一个糟糕的建议。相反,父母应告诫孩子,使用“反击”策略前务必把自身安全放在首位。不难理解,和实力悬殊的恶霸死磕,远不如麻溜开溜好使。当然,父母应提醒孩子“走开”不是懦弱的表现,而是一种机智的“反击”。毋庸置疑,有些恶霸从不屈服于逻辑或理性,常规的化解冲突手段(如好言相劝),往往没什么效果。对此,Smith特意提醒道,要是把欺凌单纯当成一种冲突,就好像默认两个孩子都有对错之分,可欺凌分明不是冲突,它绝不能被接受,任何人都不该遭受欺凌,所以,别指望靠调解冲突那一套,就能摆平所有欺凌问题。要是父母试遍了各种办法,都没法解决棘手的欺凌难题,那孩子大概率是碰上了个 “混不吝” 的恶霸。到了这一步,考虑转学或者换班级,恐怕是家长保护孩子免受欺凌侵扰的最后手段了。虽说对大多数家庭而言,这绝非轻松的决定,但比起让孩子长期陷在陷欺凌风暴中,离开这个是非窝,即便无奈,却也是势在必行之举。第五节: 共筑平安
校园欺凌是孩子成长路上的阴霾,但只要家庭、学校、社会多方携手,定能为孩子撑起驱散阴霾的保护伞。父母作为孩子最坚实的依靠,要时刻警醒,敏锐捕捉欺凌的蛛丝马迹,用爱与智慧引导孩子直面困境。学校也应强化监管与引导,营造健康校园氛围,让欺凌无所遁形。而社会各界,需传播反欺凌理念,为受欺凌者发声,给霸凌者警示。孩子的世界本应充满阳光与欢笑,别让欺凌践踏他们的纯真。让我们即刻行动,给予孩子足够的勇气与力量,让他们无惧欺凌,在温暖又安全的环境里,向着美好未来,昂首阔步地成长,绽放独属于自己的璀璨光芒。
点个关注再走吧,谢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