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酒泉市人社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主动作为、勇争一流,积极推进促增收、稳就业、惠民生、聚人才、保和谐各项工作,高质量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做优人才发展环境
力促人才工作提质增效
今年以来,酒泉市人社部门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人才赋能工程、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不断优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全面提升引才育才质效,着力打造聚才“洼地”和用才“高地”,为中国式现代化酒泉实践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
完善政策体系
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定位,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人才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及时研究解决人才工作困难问题,研究制定了《2024年人才工作要点》和《2024年全市招才引智工作方案》,下发重点任务清单,加强督查调度推进任务落实。为进一步加强全市新型工业化人才队伍建设,结合酒泉实际,制定印发了《关于支持新型工业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若干措施任务分解方案》。根据省上最新的人才引进政策,完善修订了《酒泉市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酒泉市“一事一议”人才引进实施办法》等6项涉及人才工作的配套制度,完善柔性引才方式,健全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机制,人才聚集的“虹吸效应”不断彰显。
坚持靶向引才
全面提升人才工作质效
聚焦发展所需,深入调研掌握人才需求情况,健全多元化、常态化招才引智工作机制,建立《酒泉籍在外人才信息库》《酒泉籍高校学生信息库》。持续打造“才聚酒泉·筑梦飞天”引才品牌,市县两级联动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举办三批次招才引智活动,通过校园洽谈、考核考察、公开招聘、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等方式,引进人才364人。开辟高端人才引进“绿色通道”,通过“一事一议”方式为酒职院引进博士研究生1名。以“雁归”计划为统领,在全市范围内同步开展“归雁桑梓情”高校大学生观摩座谈活动14场次。市县两级组织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的酒泉籍大学生,实地观摩优质企业,召开座谈交流会,累计选聘248名优秀学子为酒泉市招才引智联络员,覆盖27省84所高校,为推动形成人才“雁阵”效应打下了坚实基础。建设“酒泉人才驿站”39家,依托全市各类开发区和产业园区,建设“人才服务站”12家,为来酒创业就业人才提供配套服务,不断拓宽服务内涵,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营造优质环境氛围。
坚持精准育才
着力增强引领发展动能
全面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围绕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加强重点行业领域人才队伍培育。今年以来,选拔推荐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选3人、省级领军人才人选7人、陇原青年英才人选12人,推荐申报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4家,博士后工作站1家。进一步夯实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从酒职院、林果中心等11家单位选派83名市级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工作。激励引导农村实用人才更好地服务保障乡村振兴。通过评审,认定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初级职称25人。破题技能人才短缺短板,成功举办酒泉市首届职业技能大赛,8支代表队286名选手参加10个项目的比拼,有力提升了技能人才培养能力水平。
建立合作机制
构建人才交流合作平台
本着“立足当前、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友好合作、共谋发展”的原则,建立与外省市的人才交流合作机制。在与黄山市友好协商的基础上,签订了“酒泉·黄山人才联盟合作框架协议”,成立了酒泉市、黄山市及所属县市区人才联盟,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围绕人才招引培养、公共就业服务、人力资源协作等方面开展合作,构建沟通交流和工作对接机制,拉开了两地人才深入交流、全面合作的帷幕,搭建起两地产业、人才、智力、组织优势跨区域协商平台,为两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来源:酒泉人社局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