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桩”惠民事 “充”满幸福感

青海日报融媒体12月26日讯(通讯员 赵婧)12月26日,西宁市城西区通海路街道品尊尚居小区居民沙永兰下班后,通过人脸识别进入电动车充电棚内停放电瓶车并充电,她说:“社区为群众建了这个充电车棚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既安全又方便,真是为群众办实事。”

图片
刚刚投用不久的电动车停放充电车棚。通讯员 赵婧 摄

随着品尊尚居小区里的电动自行车数量日益增多,车辆的停放及充电问题日渐成为居民关注的焦点。而目前小区空间有限、电动车充电端口少,也不遮风挡雨,电动车和自行车停放在楼栋门口,不仅影响出行,还存在“飞线充电”带来的安全隐患,充电安全成为该小区内居民共同关注的问题。

图片
刚刚投用不久的电动车停放充电车棚。通讯员 赵婧 摄

为满足小区居民安全充电的需求,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全面推动小区内电动车充电桩车棚安装工作,通海路街道光华路社区党委通过党建引领多方联动,发挥红色物业作用,召开物业联席会、居民议事会等专题会议研究品尊尚居小区建设电动车棚事项。并通过张贴通知、入户宣传等方式,了解、摸排、征集居民需求,广泛听取居民意见,不断优化改造设计方案,最终在不占用消防通道的情况下,在小区西北角开辟出一块专供电瓶车充电的安全地带,可供40辆电动车同时充电,车棚内也为居民提供了约80个车位,方便电动车辆停放。居民可通过微信、支付宝扫码付款的方式为电动车充电,简单方便,切实解决了居民电动车安全充电难题。

编辑:祁进梅;

稿件来源:青海观察客户端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