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万块卖掉老家的房子,68岁老人最后一次凝望这片村庄

六十八岁的张德华站在庭院里,盯着房檐下那个已经停摆多年的座钟发呆。这座陪伴了他一家三代人的老宅,今天就要易主了。

院子里的柿子树上挂满了金黄的果实,可惜再过几日,就轮不到他来采摘了。老伴前几天刚把这消息告诉隔壁的王婶,整个村子就都知道了 - 张家的老宅要卖了。

图片

这座建于1986年的砖瓦房,见证了他儿子张明的成长。如今的张明已经在千里之外的大城市扎根,成了个体面的中学教师。前些日子,村会计老李的弟弟想买下这座房子养老,开价四万。

张德华知道,这个价钱在如今的农村,算是很厚道了。现在年轻人都往外跑,村里的房子多数空着,能有人接手就不错了。可当他想到要和这个家彻底告别时,心里还是五味杂陈。

图片

三十年前,这里还是个热闹的地方。村里的主干道上人来人往,赶集的、串门的,熙熙攘攘。池塘边总有老人洗衣、孩子戏水。那时候的张明还小,最爱在池塘边打水漂,还总在那棵歪脖子白杨上爬来爬去。

如今的村子里只剩下零星几户老人。年轻人像候鸟一样,分批迁徙到了外面的世界。留在村里的老人们也渐渐适应了这份清净,他们说这样也好,起码省了买菜的钱,自家种的蔬菜吃不完。

图片

张德华慢慢踱到堂屋里。老伴已经提前收拾过了,但还是留下了些舍不得带走的东西。那个能装六七百斤粮食的水泥缸,还有他们结婚时买的老柜子,都将成为新主人的财产了。

图片

墙上的全家福还挂在原处,照片里他们夫妻正当壮年,张明还穿着高中校服。那时候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这个从小跟着他们插秧割稻的孩子,有一天会考上大学,在大城市站稳脚跟。

图片

张德华最感激的是自己的老父亲。当年要不是老爷子坚持要张明继续读书,恐怕现在的日子会大不一样。想到这里,他决定下午去老爷子坟前看看,这或许是最后一次以这个家的主人身份去扫墓了。

图片

收拾停当后,张德华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望着远处的麦田发呆。儿子劝他们搬去城里住,但他知道自己这把老骨头早就习惯了这里的生活节奏。倒是老伴动心了,一直说城里的医院条件好。

图片

夕阳西下时,新主人来办手续了。那是个五十出头的汉子,说话爽快,当场就把房款转了过来。他答应把院子里的柿子树保留下来,还说等张德华想家了随时可以回来坐坐。

图片

临走前,张德华最后看了眼那口老井。儿时张明不知在这里打了多少桶水,每次都会喊着"爷爷快来帮忙"。如今井台上落满了灰,但清澈的井水依然倒映着一片蓝天。

图片

"老张,走啊,孙子都该放学了!"老伴在村口喊他。张德华这才发现天已经很晚了,再不动身就要误了接孙子的时间。坐上儿子派来接他们的车,他没有回头,生怕一回头,就舍不得离开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