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龙泉:黑木耳“生金”记

走进位于丽水龙泉市八都镇的黑木耳种植基地,白色的菌棒铺满田间,圆润厚实的黑木耳挂满菌棒。眼下,正值黑木耳的丰收季节,农户正忙碌地采摘冬耳。

龙泉市拥有上千年的黑木耳种植历史,作为南方最大的黑木耳生产基地和集散地之一,仅在龙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的黑木耳企业(包含个体户)就有845家,栽培面积达到1.6万亩。

近年来,为贯彻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科技强农、机械强农的行动部署,进一步规范农业“双强”项目管理,龙泉市实施黑木耳产业扩容提质行动,通过构建产业集群、深化技术支撑、强化利益联结,实现经济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催生山区共同富裕的新效应。

育良种 兴菌业

“产业链越来越完善,种得也更放心。”吴宗平接过妻子手中刚采摘的满筐黑木耳,再次将菌棒放回田里。像他手中的这根菌棒,只需要喷上水,再过几天又可以进行新一轮的采收。

吴宗平和家人已经从事了19年的食用菌种植。从最初在偏远自然村利用零散地头种植黑木耳,到如今承包了30余亩土地进行大规模种植,种植规模从最初的5万棒、10万棒,发展为近两年的20余万棒。

图片

农户正在大棚里采收黑木耳。人民网 程欣摄

“过去我们都是自己种菌,原料质量不稳定不说,前期拌料耗时也很长,并不适合大规模种植。”他说,现在只需要将工厂“生产”的菌包一五一十地码好摆在田里,自己只需要负责出菌管理环节,就能“坐等”收菌。这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节省了人力,还减少了杂菌污染率,保证了菌包质量。

此外,与往年不同,吴宗平今年选择在大棚内种植黑木耳。作为全市5个设施化稻耳轮作试点基地之一,宗平家庭农场黑木耳基地今年新建了2000平方米的设施化钢架大棚。“黑木耳生长速度明显加快,上市的时间更早了,政府还能提供60%的补贴,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吴宗平笑着说。

为了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宗平家庭农场黑木耳基地还承担了黑木耳分段养菌、黑木耳品种对比等试验示范任务。2023年基地还与黑龙江省农科院合作,引进了5个品种进行试验种植。

同样,为了储备黑木耳品种、拓展食用菌的多元栽培,浙江世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丽水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展开深度合作,经过3年的试种和5年的试验示范,目前,“丽耳7号”已得到广泛种植推广。

企业加强菌种研发培育是龙泉市高质量发展黑木耳产业的有力体现。为了打造产业发展平台,当地建成了良种繁育基地,推进数字化、标准化、集约化菌种场建设,选准选优稳产高产菌种。此外,龙泉通过与省内外多家科研院校深度合作,开展黑木耳、灵芝等食药用菌新品种引育,加快食药用菌种质资源库建设。截至目前,当地培育省级良种繁育基地1家、菌种场15家,实现年均生产原种超30万包、生产种200万包。

强良技 增动能

走进位于龙泉市塆头区块的浙江双益菇业有限公司,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麸皮、米糠等混合而成的原料经机器搅拌装入瓶中,再经过灭菌、接种、养菌等步骤,最终被制成菌包,实现周年化生产出菇。在这个日生产量高达5万瓶的食用菌生产车间,仅需5名工人即可协助完成整个生产过程。

食用菌种植回报“短平快”,是增收致富的“法宝”,但其面临的技术风险也很高。任何种植环节的偏差都可能直接影响农户的收益。如今,工人只需要在生产车间外的控制屏上轻轻一按,就能实现车间的自动通风、自动增湿和自动补光等,精准模拟食用菌最佳的生长环境,摆脱了过去食用菌产业完全依赖自然条件的局限。

图片

食用菌种植工厂内的发菌环节。人民网 程欣摄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双益菇业有限公司专注于食药用菌的生产和精深加工。公司董事长叶松梅表示:“我们利用现代化设备,最大程度地规避种植环节的风险,实现食用菌设施化生产、培育和全年均衡供应。”

接过父亲手中的企业后,叶松梅不仅致力于做好第一产业,还积极拓展第二、第三产业。

“灵芝味较苦,消费者往往难以接受,我们就想到将其与咖啡结合,开发出一款‘灵芝咖啡’的养生饮品。”叶松梅告诉人民网浙江频道,2021年,龙泉被列入浙江省药食同源试点县,双益作为首批探索企业之一,紧紧抓住灵芝“药食同源”的试点机遇,研发了新产品。今年,企业研发的灵芝压片糖果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龙泉市农业农村局食药用菌服务站副站长叶晓菊表示,如今,龙泉市依托机械化智能化设备,推广“黑木耳菌包机械化加工—自动化接种—智能集约化养菌”全链条社会服务模式,缩短育菌耗时,有效促进了黑木耳产业从传统农户分散生产向集约化加工转型。

“目前正在筹建黑木耳养菌中心,预计明年7月就能进入试生产阶段。”叶松梅表示,中心建成后将更好服务当地菌农,助推龙泉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

推良法 助增收

规整有序的地块、摆放整齐的菌棒、一个个智能化系统……这是丽水竹垟畲族乡金田村食用菌共富基地的真实写照。田间一片欢声笑语,农户手上的活儿一刻没停。“这个时间在家也闲着没事可做,出来采采木耳还能赚些零用钱。”60岁的何美珍是金田村人,从黑木耳第一茬采收时便来到黑木耳种植共富基地打零工。

共富基地由“森旺菇业”与金田村低收入农户合作建成,通过吸纳当地低收入农户投资入股,由“森旺菇业”投资建设,农户在1万元本金保底的基础上,每年可分得企业分红收益1000元。此外,竹垟畲族乡人民政府开展“菜单式扶贫”服务,低收入农户还能享受到每棒0.7元的补助,再加上务工增收,可为当地农户实现多种渠道增收。

图片

农户正在采收黑木耳。人民网 程欣摄

龙泉市竹垟畲族乡发展服务办公室主任胡国桃介绍,今年,当地更是“化零为整”,由村集体流转闲置田,建设成高标准农田,田地由小到大、由零变整,原先一亩地只能放七八千棒菌棒,如今可以增加到1万多棒。

“依托打造的高标准农田,菌棒下田甚至不需要人工介入,直接通过传送带摆放在指定位置,别提多省心。”胡国桃指着不远处的田地,准备再开拓100亩土地,将其建设成高标准农田。

“片区抱团+龙头企业+合作社+低收入农户”项目共建模式,鼓励低收入农户投资入股,在本金保底基础上增加企业分红收益,并提供其优先务工权,实现村集体、企业、村民三方共赢。

金田村的食用菌共富基地是龙泉促进低收入农户持续增收的一个缩影。今年龙泉新发展了171个黑木耳示范基地,每个基地可带动1户以上低收入农户每年增收不少于1500元。今年三季度,龙泉市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6682元,同比增长13.6%。

龙泉市农业农村产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叶庆胜表示,眼下,龙泉依托食用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黑木耳全程机械化重点突破协同攻关等大项目实施,不断推进龙泉食用菌产业向集约化、规范化、工厂化、标准化生产管理方向发展,助力群众增收致富。(程欣、叶晓菊、杨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