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下午,海淀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报告会首场活动走进北航实验学校(中学部)。专家们图文并茂带领学生感受身边的生物多样性,激发孩子们保护生态环境的热情。
“想象一下,如果所有的猫都是一模一样的,那世界该多无聊啊!”报告会开始,海淀区生态环境局水和自然生态环境科科长官俐萍为学生们讲述了身边的生物多样性以及海淀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工作和成果。
“海淀区齐全的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类自然要素是全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底蕴,我们制定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方案(2024-2025),明确了‘西山画屏、两心为核、绿廊贯穿、绿链织园’的城市绿色空间结构,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奠定了良好基础。”官俐萍介绍,在2024年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过程中,海淀区在西部山区、三山五园、建成区等多地进行点位布设,完成第一批次人工监测,结果喜人:调查记录到鸟类104种,其中8种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44种列为北京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比2023年新增33种,记录到的鸟类已经占到北京市的60%。
“从中国到世界,和鸟一起飞翔!”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曹垒也聚焦鸟类给学生们带来了精彩的科普报告。被动成长的红脚鲣鸟,有着怎样尴尬的青春期?它如何完成自己的生命旅程?追踪鸟类有哪些“神器”?一张张精美的图片和一段段视频,向学生们展示了鸟类的多样性之美,以及鸟类在自然界中的重要角色,带领孩子们感受鸟类的世界。
报告会由海淀区生态环境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联合主办。听完报告,学生们与专家互动,围绕如何从自己开始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进行讨论,纷纷表示要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