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为下一阶段国家的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则进一步明晰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法论”和“路线图”。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作为新时代国家级重大战略平台,如何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是一个重大而现实的课题。
其一,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与前海改革开放的关系,需要在宏观愿景和微观实践这二者之间建立起逻辑关系,需要有理论上和思想上的突破;其二,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成立十余年来,在众多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如何讲好“前海故事”,需要深入解读和反复提炼。面面俱到和有所遗漏都是不合适的,“流水账”式地展示改革“成绩单”或者抽象地讲述改革理念和创新的价值,也是缺乏新意的。我们查阅了大量文件资料,进行了走访调研和实地考察。在此过程中,这项研究的框架体系逐渐明朗,研究逻辑也日渐清晰。我们把自己近年来对中国发展的一些理论思考,以及对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创新的近距离观察,融入了这项研究中。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四十余年的历程,取得的成就无疑是举世瞩目的。改革和开放是推动中国发展的重要动力,这已成为“常识”。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最先解决的就是思想认识问题,即解放思想,回归实事求是,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种易于理解的“大白话”迅速凝聚了改革的共识——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也就是说,能够解除束缚生产力发展阻碍的变化才叫改革。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中国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复杂多变,新的问题不断涌现,社会各界对于什么样的改革才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也日益多元化。党的二十大提出要通过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为理解什么是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2023年和2024年,广东省都召开了高质量发展大会,要求广东省做全国高质量发展的表率。什么是高质量发展?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央擘画了宏伟蓝图,如何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落地,这些基本问题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对新质生产力的研究和对前海改革开放的研究是高度相关的。我们必须说清楚——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作为“特区中的特区”,前海的改革如何体现了高质量发展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
我们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是,前海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最有代表性、最具典型意义的鲜活案例。“前海模式”是高质量发展的“新三大法宝”——改革、开放、创新的生动实践。“新三大法宝”是我们对中国下一阶段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一问题给出的政策建议,并在多个场合进行过阐述。大体而言,在传统意义上,投资(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出口和消费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中国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过程中,这“三驾马车”较好地完成了历史任务,但面临新形势、新问题。中国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即中国经济从总量扩张进入质量提升这一阶段后,我们需要寻求更为根本的内生增长的动力机制。从中国自身的历史经验和国际经验来看,中国需要依靠“改革、开放、创新”这“新三大法宝”,构建起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三大系统或者新“三驾马车”——人才与科教系统、开放的企业系统以及开放的金融系统。这三大系统的构建至关重要,因为这是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技术陷阱”,进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中等技术陷阱”是我提出的一个概念,简单地说,一个经济体从低水平发展到中等收入水平,可以借助从发达经济体扩散而来的技术实现,但很难通过单纯的技术扩散来实现从中等收入到发达经济体的跨越。也就是说,一个经济体如果不具备从0到1的原创性技术创新能力,是无法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的。从供应链、产业链以及价值链等维度看,中国目前的技术大体上正处于中等技术水平。走出“中等技术陷阱”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们认为,只有以“新三大法宝”构建起三大系统,才能够实现这一目标。这就是我们理解“前海模式”的逻辑,即前海的实践都是改革、开放、创新的生动演绎;“前海模式”是用“新三大法宝”创造中国经济发展新模式的探索。
如果说“新三大法宝”是我们理解“前海模式”的理论框架,那么我们研究的主要结论或者说政策建议是什么呢?那就是前海应当联手香港,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中国版的“地域嵌入型世界级经济平台”,进而成为引领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源。这也是我们提出的一个概念,所谓“地域嵌入型世界经济平台”,就是通过营造区域经济、知识和规则一体化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环境,对世界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形成吸引力和向心力,创造虹吸效应,推动区域优势产业完全嵌入全球生产链,从而保持技术持续升级,实现产业链、价值链逐级攀升,形成引领示范的世界级经济平台。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具有数个大规模“地域嵌入型世界级经济平台”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是发达国家保持其经济先进性和竞争力的关键。如美国的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和波士顿湾区,日本的东京湾区等,这些平台通过创造和提供一系列条件,每年都吸引着世界上最优质的资本、顶尖的技术、高端的人才为其所用。前海的开放,其目标应当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具有自身特质、体现中国新质生产力水平的强大产业链,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优质生产要素汇聚于此。为此,我们也对全球主要的“地域嵌入型世界级经济平台”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前海下一阶段改革、开放和创新的战略方向。
为了更好地呈现我们的研究成果,我们借鉴国际通用的政策研究逻辑,提出了“理念—政策—效果—比较—展望”这一研究和叙事思路,分别对应五个章节。具体来看,我们首先对“前海模式”的源起进行了梳理,并在这一章确立了研究的框架,尤其是提出了解读前海的三个基本问题:为什么是前海?前海是什么?以及前海有何启示?旨在开宗明义,点明本研究的目标与意义。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前海改革的政策体系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从“三位一体”的政策架构,到法定机构管理体制机制的演变,再到现代服务业发展、法律事务开放以及城市开发建设等,对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出台的关于前海改革的政策,做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归纳和梳理,为研究前海改革的效果做了铺垫。
此后便是客观地呈现前海改革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前海模式”的意义与价值。这部分是本研究的主体,也是着墨最多之处。我们主要从制度创新驱动发展、中央与地方联动、现代服务业新体系建设、深化深港合作以及前海新城建设等方面出发,力求展现前海十余年来改革、开放与创新的全景。
为了更好地突出“前海模式”的特色,我们还进行了内外两个维度的比较研究:对内,对前海、横琴以及南沙这三大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平台进行对比;对外,将前海与纽约、旧金山以及东京湾区等主要的世界级经济平台的核心发展区域进行比较,以更加全面地展示前海的开发建设成效和今后的发展空间 。
最后,我们阐述了前海未来发展的定位及思路,并将视角重新聚焦在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意义及内外部风险与挑战展开了分析,并就如何用好“新三大法宝”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思考。
如何理解“前海模式”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前海的改革和发展任重道远,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也处于“现在进行时”,我们对“前海模式”及其与中国式现代化关系的理解,也是阶段性的。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关注前海的改革,关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与启示。写好中国高质量发展这篇锦绣文章,由“前海模式”破题,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实现为点睛之笔。我们期待那一天早点到来。
是为序。
*本文为《“前海模式”:改革、开放、创新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序言,本篇序言作者郑永年。
新书推荐
《“前海模式”:改革、开放、创新与中国式现代化》
作者简介
郑永年
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座教授、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学术委员会主席;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政治经济研究院名誉院长。
王达
教授
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院副院长、国家发展与安全研究院副院长、美国研究所副所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美国经济学会副秘书长;美国“百人会”英才奖和德国“联邦总理奖”得主,中美“富布赖特”访问学者。
新书预购
《“前海模式”:改革、开放、创新
与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品
GBA Review 新传媒
排版 | 詹蕴第
初审 | 周宇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