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说药丨有一种伤害叫药物性肝损伤

图片

同事小王患有脚癣,医师开具伊曲康唑胶囊进行持续治疗,然而,在一段时间的用药过程中,他开始感到浑身乏力,食欲明显下降,并伴有恶心、厌油等症状。这些症状逐渐加重,引起了他的警觉,他立即进行检查。然而结果显示,小王的肝功能指标明显偏高,特别是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等关键指标显著升高,提示可能存在肝损伤。考虑到小王长期服用伊曲康唑的病史,医师高度怀疑其肝损伤是由该药物引起的。那么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下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DILI)是一种由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伤,是药物不良反应的一种,也被看作是药物的一种特殊“伤害”。这种肝损伤可以发生在无肝病患者中,也可以发生在有肝病基础的患者上。药物性肝损伤的症状和体征可能因损伤的严重程度而异,从轻微的肝功能异常到严重的肝衰竭都有可能。


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机制[1] 

1 药物及其中间代谢产物对肝脏的直接毒性作用

某些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在肝脏内积累,直接对肝细胞造成损害。比如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 这些药物经肝脏代谢后,其代谢产物具有肝毒性,会导致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黄疸等肝损害病症。

2 机体对药物的过敏反应

也称为免疫介导的药物性肝损伤,机体对药物产生异常的免疫反应,导致肝细胞受损。比如抗生素类药物如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四环素类、磺胺类药物、氯霉素、苯唑青霉素、制霉菌素、酮康唑等。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和肝毒性。

3 药物对肝内胆汁流的影响

某些药物可能影响胆汁的排泄,导致胆汁淤积和肝细胞损伤。这类药如常用的口服避孕药,其可影响胆汁的排泄功能,增加肝细胞对脂蛋白的摄取,并促使胆固醇浓度升高,胆盐浓度降低,长期服用此类药物容易引起胆结石和胆汁淤积。

4 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增加肝脏负担,引起肝损伤。比如抗癌药物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等,这些药物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可能对正常肝脏细胞造成损伤。当它们与其他具有肝毒性的药物合用时,可能导致更严重的肝损伤。


能引起肝损伤的药物[2]

图片

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率因地区、人种、药物种类和用药习惯等因素而异。常见的引起肝损伤的药物包括解热镇痛药、抗菌药、内分泌及降糖药、抗肿瘤药、精神类药物以及某些中草药等。以下是根据药物类别,概述了一些常见可能引起肝损伤的药物:

1 解热镇痛药 

小张因感冒退烧心急,过量服用了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的感冒药,导致中毒性肌溶解和肝肾衰竭。对乙酰氨基酚是常用的解热镇痛药,解热镇痛药是一类广泛用于治疗发热、疼痛和炎症的药物。然而,某些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在过量使用或长期使用时,有可能导致肝损伤。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对乙酰氨基酚在成人中正常剂量下通常安全,但超量摄入可引起急性肝损伤,甚至肝衰竭。

2 抗菌药 

女孩小娜因流涕、咳嗽、伴发热,就诊某诊所后被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医师为她开具了包括阿莫西林胶囊、阿奇霉素分散片在内的多种药物。然而,小娜在服药后出现急性肝衰竭,这一不幸可能与抗菌药物的肝损伤作用有关。抗菌药物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但部分药物如抗结核药(异烟肼、利福平)[3]、抗生素(四环素类、磺胺类、红霉素等)及抗真菌药(氟康唑、伊曲康唑)等,可能通过直接毒性作用、免疫反应或胆汁淤积等机制引起肝损伤。抗菌药物的肝损伤风险往往与其剂量、疗程及个体差异有关。

3 内分泌及降糖药 

某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磺脲类降糖药(如格列本脲、格列齐特等),这类药物主要在肝脏代谢。由于个体差异、药物剂量不当或长期使用等原因,患者逐渐出现肝功能异常的症状,如黄疸、乏力、食欲减退等。经检查确诊为药物性肝损伤,停用磺脲类降糖药后,肝功能逐渐恢复。内分泌药物,如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药物(甲状腺素)、抗甲状腺药物(甲巯咪唑)以及降糖药(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等),也可能导致肝损伤,在使用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肝功能变化,以防出现严重肝损害。

4 抗肿瘤药 

抗肿瘤药物由于其强烈的细胞毒性作用,常导致包括肝脏在内的多个器官损伤。化疗药物如烷化剂(环磷酰胺)、抗代谢药(甲氨蝶呤)、生物碱类(长春新碱)以及靶向治疗药物等,均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肝损伤。例:某肿瘤患者术后服用索拉非尼靶向药物,并行卡瑞利珠单抗免疫治疗期间,患者出现肝功能损伤(G3级),考虑为药物引起,遂暂停免疫治疗并进行保肝治疗。保肝治疗后肝功能好转,但重启免疫治疗后再次出现肝功能损伤,表现为ALT和AST显著升高。经RUCAM量表评估,患者药物性肝损伤的因果关系评分为9分,属于“极可能”。抗肿瘤药物的肝损伤通常与药物剂量、治疗方案及患者肝功能基础状况有关,治疗过程中要进行严密监测。

5 精神类药物

精神类药物,包括抗抑郁药(如氟西汀、舍曲林)、抗精神病药(如喹硫平、氯丙嗪、氯氮平)及镇静催眠药(如地西泮、阿普唑仑)等。某患者,长期患有精神分裂症,并因此服用喹硫平进行治疗。患者按照医嘱开始服用喹硫平,初期精神症状有所改善,但随后出现双腿水肿和肝功能异常。经检查,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和碱性磷酸酶(ALP)均显著升高,提示出现肝细胞损伤。医师考虑肝损伤可能与喹硫平的使用有关,遂建议患者停药并进行保肝治疗。停药后,患者的肝功能逐渐恢复,证实了喹硫平与肝损伤之间的因果关系。精神类药物在长期或大量使用时,有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这些药物的肝损伤机制多样,包括直接毒性、免疫反应等,服药过程中要时刻警惕。

6 中草药类 

小玲因某种健康问题在“老中医”处开具中药方剂,并连续服用一个多月。服药期间,小玲逐渐出现胃口变差、皮肤泛黄、眼白发黄以及小便呈浓茶色等症状。就医后,抽血化验结果显示生化指标明显升高,提示肝损伤。经医师询问,发现小玲所服中药中包含几味伤肝药材。停用原中药方剂后,小玲接受保肝降酶等治疗,症状逐渐好转并康复出院。中草药引起肝损伤的例子屡见不鲜。传统中草药在民间广泛应用,但部分中草药因其含有肝毒性成分,或在加工、炮制过程中受到污染,可能导致肝损伤。如雷公藤、何首乌、土三七、菊三七等,均有报道显示其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肝损伤。因此,在使用中草药时,应遵医嘱,避免盲目服用。

7 其他

除了上述几类药物外,还有一些其他药物也可能引起肝损伤,如心血管药物(如胺碘酮)、免疫调节剂(如干扰素)、造影剂等。这些药物在特定情况下或特定人群中,可能通过不同机制对肝脏造成损害。


如何预防药物性肝损伤

图片

1 了解药品说明书
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在服用药物之前,务必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特别是关于药物成分、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部分。识别肝损伤提示:注意说明书中的“不良反应”或“副作用”部分,看是否提及了肝损伤、肝功能异常、黄疸、转氨酶升高等与肝脏相关的内容。特别关注“警告”或“禁忌”部分,看是否有关于肝脏疾病的明确限制。 
2 遵医嘱用药
在医师开具药物时,要详细询问药物的用法用量、疗程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特别是关于肝脏方面的注意事项。不要擅自将多种药物混合使用,因为不同药物之间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增加肝脏负担。如果需要联合用药,必须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3 注意用药剂量和疗程
按剂量服药: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医嘱规定的剂量用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过量使用或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可能增加肝损伤的风险。注意疗程:遵循医嘱完成整个疗程的治疗,不要随意中断或延长用药时间。 
4 定期监测肝功能
对于长期服用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的药物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如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肝损伤。同时服药过程中也要关注身体的反应,如果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师自己的用药情况。 
5 提高警惕,避免使用高风险药物
提高对药物肝毒性的认识,了解哪些药物更容易引起肝损伤(如抗结核药、抗肿瘤药、某些中草药等)。对于已知具有肝毒性的药物,如果可能的话,尽量避免使用或选择肝毒性较小的替代药物。
6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1)均衡饮食:保持饮食均衡,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肝脏的修复和再生。 
(2)适量运动: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力。 
(3)戒烟戒酒:吸烟和饮酒都会加重肝脏负担,增加肝损伤的风险,因此应尽量避免。
7 咨询专业医师
 在用药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或不适,应及时咨询专业医师或药师的建议。总之,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药物种类、剂量、疗程、个体差异及肝脏基础状况等。因此,在使用任何药物时,都应严格遵医嘱,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定期复查肝功能,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药物性肝损伤。
参考文
[1] 李婷婷.药物性肝损伤揭秘:了解药物如何伤害你的肝脏[N].医药养生保健报,2024-05-10(017). 
[2] 王艳.十问十答之药物性肝损伤[J].肝博士,2024,(4):46-47. 
[3] 常明,王莉,杨兴振.抗结核药物引起儿童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J].妇儿健康导刊,2024,3(14):56-59.

图片

作者简介
                   
图片

戎成婷 副主任药师,合肥京东方医院。研究方向:医院药学,药事管理。
吴新安 副主任药师,合肥京东方医院。研究方向:医院药学,临床药学,药事管理。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