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桐城西南一隅,有一条全长约百米、宽两米的小巷,巷道两端立着石牌坊,一块牌坊上刻着“礼让”二字。
这就是著名的桐城六尺巷。
10月17日,在安徽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六尺巷,重温张吴礼让典故。
在睢宁,
近日也建成了这样一条巷道。
睢宁县李集镇
东圩社区八组民族路西巷,
以前的主道路狭窄,过人过车不方便,
许多居民在翻建新房时自愿退让,
留宽主路与巷道,
演绎了现代版的“六尺巷”故事。
退墙让路
李集镇上演现代版“六尺巷”
“现在生活越来越好,家家户户买了小汽车,原来的道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村民出行需求。道路频繁过车,家门口的路,经常出现拥堵,所以我在翻建的时候退让很多,让亲邻好走,既方便别人,也方便自己,这是好事。”七旬老人李梅告诉记者。
人人礼让,道路文明。
李梅是翻建房屋时自愿退让的村民之一,她告诉记者,她家门前主路以前不到3米,两侧巷道只有2米。翻建新房时,她主动将房前与两侧均收缩约2米,留足了道路的面积,村民走在路面舒服,来往的轿车也不再拥挤。
村庄环境越来越好,
可还是有一些“老大难”问题不好解决,
其中就有民族路西巷的居民
反映主道路窄的问题。
为此,东圩社区动员居民拆除了占用路面的私搭乱建,清理垃圾,3米宽的主道路环境好了,可还是拥挤。正巧第一户紧靠路边居民时荣飞申请翻建房屋,社区两委主动前往动员,居民积极配合,自此主道路两侧居民在翻建房屋的时候,主动效仿,道路逐渐宽敞起来。
“社区给我们打造好的环境,我们也应该作出贡献。”时荣飞说 。据了解,该巷道主动翻建退让的居民有13户。
现在走进民族路西巷,两侧的居民别墅精致,主道路宽敞,仔细观察,地面能看出补修的痕迹。李明之介绍,腾挪出来的路面,社区负责整平,并通过“社区兜一点、居民出一点”的方式筹集道路铺设资金,对道路进行改造。
“为更好地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我们以居民主动退墙让路为契机,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我们社区也曾被授予江苏省‘红石榴家园’荣誉称号。”李明之说。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内容
通讯员 | 赵鹏
记者 | 冯威
编辑 | 葡萄
一审 | 李璇
二审丨丁科
三审丨仝勋
通讯员 | 赵鹏
记者 | 冯威
编辑 | 葡萄
一审 | 李璇
二审丨丁科
三审丨仝勋
监制丨刘砾
总监制丨鲁晓波
监制丨刘砾
总监制丨鲁晓波